日军窝囊废大阪师团,卖武器装备暴富,被美军誉为和平使者
二战时期,日军诞生了一支最窝囊废的大阪师团。为什么会被称为“第一窝囊废军团”,这当然和他们打仗差劲有关系,只能用“屡败屡战”来形容。然而这群日军不仅心态好,还敢蔑视天皇,是一支被美军称为“和平使者”的佛系部队。他们靠着贩卖战争纪念品,赚得盆满钵满,在所有的侵华日军中,堪称奇葩的存在。那么,这支师团究竟有何背景?他们为什么没有受到天皇惩罚呢?
啃玉米的大阪师团
日军首次达成0伤亡的师团
大阪作为一座商业城市,因为在日本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的与众不同,天皇在他们看起来都没有那么重要,他们虽然也有不少人喊着要为天皇效忠,但是他们却还是信奉好死不如赖活着的精神。大阪第四师团还曾制定过3不要原则,第一不要是:不要无谓的牺牲,第二不要是:不要参加不合理的战斗,第三不要是:不要追击身陷穷途之敌。
于是,日军高层一看这哪行啊,为了召唤出这支大阪师团的血性,还特地调来了号称“马来之虎”的著名日军将领山下奉文。在他的调教下,这帮往日游手好闲的大阪人,一个个都被训得生不如死,终于在1939年大阪师团迎来了他们的首秀。日军与苏军在中蒙边界的诺门坎开战,关东军下令,让驻扎在伪满洲国北部的,大阪师团、仙台师团紧急动员增援前线。
山下奉文和麦克阿瑟
仙台师团接到命令后,急行军4天从海拉尔赶到诺门坎投入战斗,结果在参战的第一天,就全部沦为了苏军坦克炮火下的炮灰。接到消息的关东军指挥部先是愤怒不已,但是紧接着一个问题摆在眼前,大阪师团去哪了?原来在他们在接到任务后,部队的疾病患者突然激增,满营都是因为各种原因,要请病假留守的士兵。有的人说自己头疼腰疼,还有痔疮犯了的。俗话说轻伤不下火线,他们能躲得过上战场吗?
联队长山下奉文听到后暴躁的带着切腹刀,一个个亲自为他们“诊断”。全营短短1天全部治愈,堪称医学奇迹。才勉强组织好部队向前线进发,连队长改行当大夫的笑话,也从此在日军中流传开来。等到这群人终于磨磨唧唧上路了,海拉尔到诺门坎一共400里路,他们硬是走了8天才到,并有大量人员途中称走不动了掉队。更令他们高兴的是,等到他们到达诺门坎后,苏日宣布停战了!
啃甘蔗的大阪师团
苏日签署停火协议消息传到后方,那些掉队的生病的日军,立马精神抖擞地赶上了大部队,大阪军团一个个意气风发的返回了关东军大本营,再看看率先到达的仙台师团,一个个残兵败将,对大阪军团恨得咬牙切齿。为了稳定军心,关东军第二天就刊登了一篇《我无伤皇军第四军团威武归来》的报道,消息传回日本,一时间所有人都知道了大阪团队勇猛,日军高层为了嘉奖他们“0伤亡”的战绩,还特地给他们颁发了集体军功,将他们编入了日军的精锐部队。
大阪第四师团成立于1888年,士兵主要由大阪的菜贩商人组成,是日军中资格最老的师团之一。日本投降时几乎满员回到日本国内,被人们公称为“窝囊废师团”,这个师团下辖4个联队,配备了一流的武器装备,然而它成立没多久,诺门坎战役“0伤亡”的名声就传遍了整个日军。然而当他们遇到中国军队,还能逃得了吗?
大阪师团
大阪师团对阵国军部队
经过诺门坎战役后,日军内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有大阪师团参战,本来能赢得仗也会打输”。其实在中国,对大阪军团的名声也早有耳闻。早在1938年徐州会战时期,李宗仁的军队就碰上过他们。当时日本围剿我军形成了一个大包围圈,李宗仁指挥40万大军,从后方绕了大远路躲开了日军,但是我军早已经精疲力尽,然而到达鲁苏皖边境一条公路的时候,李宗仁忽然发现,迎面碰到了一支装备精良的日本部队,大阪第四军团。
国军侦察兵发现,大阪师团正在马路的两旁做饭歇息,李宗仁当即下令隐藏到山上去,过了一天结果发现日军居然毫无动静,由于事态紧急,此地不能久留,李宗仁只能狠下一条心硬闯马路。大部队经过马路离这支日本部队不远,前有拦截,后有追兵,李宗仁给全军下令做好血战一场的准备。但是谁也没想到,40万大军就这么一冲,冲出了日军的封锁线,而且日军眼睁睁没开一枪一炮,放走了40万大军。李宗仁是不是中计了?
丰收的大阪师团
穿越马路后,李宗仁并没有掉以轻心,李宗仁担心中了诡计多端的日军陷阱。于是派侦察兵打探情报,结果令众人大跌眼镜的是,日军不仅没有任何追击的意思,反而还支起了锅,生起了火热热闹闹吃着关东煮唱起了歌。后来日军上级追问,大阪师团为什么不拦截中国军队?第四师团的长官那是煞有介事地说:因为我们没有得到上级的命令。
当时大阪师团官兵,那是眼瞅着中国军队穿过了他们的封锁线,中国军队你们过你们的,我们吃我们的。等到中国军队终于都走了,吃饱喝足的大阪师团也得赶紧走,要不然让上级知道了太尴尬。“打什么仗开什么火,啥事不往心里搁”这是大阪市军队中的一段口头禅。从此大阪师团就留下了不接到命令不打仗的名号,以后只要有大阪师团的战斗,中国军队士气就大增,吵着要和大阪第4军团战斗。这以后还有人敢用大阪师团吗?
大阪师团成了日军的“扫把星”,哪个军都不要它,后来司令让他们当做总部的直辖部队,从地方部队变成了日军总部的亲儿子,不再参与一线作战。但是他们不但不会羞愧,还经常装病,在野战医院混吃混喝,给其他部队宣讲自己的英勇事迹。这支令天皇蒙羞的大阪师团战后命运如何?
大阪军团化身军火贩子
1941年,日本将领阿南惟几偏偏不信邪,决定给大阪师团个机会,参加第二次长沙会战。阿南惟几直接把他们推到一线带头冲锋,结果这群被赶鸭子上街的大阪兵,临上战场冲锋的时候比猴子跑得还快,只要能够保住自己的小命,一波波极限逃生各种手段都用上。在大阪师团的帮助下日军长沙会战全线崩溃,从此大阪师团一战成名无人敢用。
阿南惟几
大战在即,仓库里的大炮却不翼而飞,一仗都没打,但是大阪师团的物资消耗比作战部队都多。要问大阪师团的装备都去了哪?问就是他们来中国不是打仗的,是来做生意的。大阪师团这帮大阪人的骨子里,都有小商贩的基因,他们把武器装备全部卖了出去,换了不少中国的古董、瓷器、手工艺品。由于大阪师团也太窝囊了,最后没办法,只能把这帮大爷放到一个真正无仗可打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泰国首都曼谷。这群人在泰国能消停吗?
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时,日本其他部队那是寻死觅活,有剖腹的有上吊的,反正就是不活了,要和帝国一起陨落。然而大阪师团都把交易所开到了泰国的皇宫,团长跟泰皇打好了关系。直接把从中国换来的货二手高卖,赚了个盆满钵满。当他们得知投降的消息那是欢呼雀跃,为和平万岁干杯,这些年的罪,可算是遭完了。大阪师团的投降与回国进行得异常顺利,和国内面黄肌瘦的日本人一比,他们反而红光满面。
庆祝战败的大阪师团
于是该师团成为了日军南方军中战死人数最少、装备物资保留最完整的部队。回国后不久,这个师团的官兵就跑到美军的兵营前,摆开地摊兜售战争纪念品。美军对这个师团的评价是:爱好和平。在日本最有钱的就是这帮美国大兵,这个师团有的官兵就跑到美军的兵营前,摆开地摊兜售战争纪念品,赚够了美国人的油水。
日本历史学家关幸辅写的《日军第一窝囊废师团》,书的最后,关幸辅做了一个总结,如果日本的军队都像第四师团这样,大概中日之间也就不会发生战争了吧?因为大阪军团的存在,这个世界上多了一群保命要紧的“窝囊废”,就也少了一拨惨无人道的战争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