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可在美国端盘子,也不愿回国当教授”的天才张益唐,现状如何
“我宁可留在美国端盘子洗碗、扫厕所,也不愿意回到中国当教授”,想必不少人听到这句奇葩话语都十分震惊,但是这句话正是出自北大数学天才张益唐的口中。
在2013年时,58岁的华裔科学家张益堂在“孪生素数”研究方面做出了突破性成就,这个新的理论突破,对于数学领域来讲,意义非凡。
然而,就在这位数学家名冠学术圈的时候,他未成名之前说出的那段话被曝光,显得异常扎眼。
尽管他在学术方面的理论成就令人钦佩,但他过去讲的那段话,却令人十分愤慨。很多人都不明白,这样一个颇有才华的人,为何不肯安心留在国内发展,而是要远赴美国,将才华洒落在一片陌生的国土上?
那么,张益唐有着怎样的经历?令他说出这样颇有争议的话语呢?如今,八年已过,他的现状又如何呢?
1、张益唐的身世背景
1955年,张益唐在上海出生,他的家庭是一个典型的书香家庭,父亲是电气工程方面的教授,母亲是机关文员,在这种有着浓厚学者家庭背景长大的张益唐,很快就对理科产生了兴趣,其中,数学最令他感到痴迷。
不久之后,父母由于工作的原因去了北京,此时的张益堂只能跟着没有文化知识的外婆生活,但张益堂自幼聪慧,从小就表现出极高的天赋。
在他5岁的时候,他就能够记住地球仪上面的所有信息。真正令张益唐对数学感兴趣是源于他买了一本《十万个为什么?》之后,在他12岁的时候,他就开始独立钻研《微积分》。
1978年,张益唐高考之后考上了北京大学数学系专业。在早年的学习之中,由于老师的悉心培养,再加上自己刻苦修学,张益唐在数学方面就颇有造诣。后来,张益唐开始师从北京大学潘程彪教授,在数学领域进一步做研究,也是这个时候,开始了解析数论的过程。
2、获得留学机会
后来在80年代,由于得到了北大校长的推荐,他成功地作为公费留学生前往美国,在美国普渡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不过这一次的似乎并不顺利,原本老早就应该毕业的他,这次博士求学经历却足足持续了7年时间,期间,他还与导师莫宗坚之间产生性格不合等冲突。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张益唐仅仅用2年就完成了博士攻读,但无奈的是,他的博士论文一直完不成。他当时挑选的研究课题--亚克比猜想,具有高难度,虽然张益唐在攻读博士期间也下了很大的功夫,但并没有获得多少收获。
后来他将一些不确定的内容写入论文中,导致他的导师莫宗坚颜面扫地。正因为如此,后来在他毕业的时候,他的导师莫宗坚不肯替他开出介绍信。
3、毕业即失业
在当时的美国,如果想要出去找工作,毕业证和导师的介绍信是必备条件。而张益唐因为没有介绍信,就意味着他毕业即失业。
为了维持生活,张益唐不得不在美国开始打工、他被迫在美国一家店里当店员、洗碗工。
后来,母校北京大学教授丁石孙得知张益唐的处境之后,便主动邀请他回到北大担任教授,如此一来,还能继续他的研究。但是张益唐果断拒绝了丁石孙教授的好意。也不排除是他好面子的可能性,因为张益唐当时是公费留学,毕业后却没有拿到博士学位,可能他自己都不好意思。
此后,张益唐前往一家高中担任老师,尽管当时的生活依旧很拮据,但是生活状况已经好了很多。同时,张益唐也收获了爱情,与另外一名华裔结婚,后来,他便加入美国国籍。
4、出现转机
不久以后,张益唐的命运发生了转折,当时的国外数学界正在对一个难题研究,这个难题便是后来让张益唐名冠天下的课题“孪生素数”的问题。在当时,大多数数学家虽然联合进行研究,但依旧没有实质性进展。
然而在2013年4月17日,张益唐在数学年刊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名为《质数间的有界间隔》的论文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张益唐证明了存在无穷多都质数间隙都<7000万。从而在“孪生素数”著名猜想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
而“孪生素数”猜想由希尔伯特在1900年国际数学家大会报告会上提出,已经困扰数学界许久,在张益唐之前,没有哪位数学家能够实质性推动这个问题的研究。
这位名不见经传的研究者,居然单枪匹马就攻克了这一高难度课题,简直令人不可思议。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世人才得以看清,张益唐是一个难得的数学天才。在此之前,张益唐有一个严守准则,那就是一生只将精力放在大课题上,他一直以来默默无闻,直到将一个世界性难题攻克,才成为众人所熟知的数学家。
最有趣的是,这其实还仅仅是张益唐有史以来发表的第3篇论文,很多人肯定会比较惊讶,为何张益唐的论文如此少?
据张益唐说,他虽然有过很多研究成果,但是猜想类型的东西居多,大多数还都没有定论,所以一直在积累经验。而且张益唐一直希望自己研究出来的是有足够份量的研究成果。
他在7年读博士中从未放弃与导师争论,此后的数年中,虽然自己的生活过得很落魄,但是他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还是很满意的。
5、多所学校向他抛出橄榄枝
他的这篇论文迅速引起国际上的轰动,无数国内高校向他抛出了橄榄枝,但是张益唐始终拒绝回国发展,他用各种各样的理由拒绝我国高校的邀请。
或许在张益堂的心中,他的确不想回来,其他的说辞都只是搪塞而已。就像张益唐曾经说过的那样,他宁愿在美国洗碗,也不愿意回国发展,他从一开始或许就已经下定决心要留美工作,去进行更好地研究。毕竟他在此之前能为了研究与导师争辩7年,就足以看出张益唐内心有多坚定。
近年来,我们国家也相继培养出了像宋文清、万瑞雪这样的人才,还吸引了一些国外的科研人员来华,但张益唐当时依旧坚持不肯回国。这或许是因为他早年的经历,导致他对国家没有好印象有关。
2016年时,张益唐接受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校长邀请,成为该学校数学系“终身教授”。
6、回国发展
多年后,张益唐接受采访表示,“国内世俗压力太大,你如果不出论文,结果就会怎样怎样,我可以不要这些东西,但是我的家人会要求,如果在美国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张益唐后来也说“在美国快餐店工作,可以完整地拥有自我,但是我回到中国,我就不是我了。”
直到2018年,张益唐回到中国,并担任山东大学潘承洞数学研究所所长,此后的他在多所高校进行演讲,至今他已经在中国教学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