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饮食娱乐

《小舍得》颜子悠发“疯”:别让父母的逼迫成为压垮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

来源:妈咪读呀 作者: 发布日期:2021-04-29

妈咪读呀

01

以前念哲学课的时候,一直觉得有句话很哲理: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

没错,连叶子都不会相同,人自然也有各自的个性。比如《小舍得》里的3个孩子,米桃、夏欢欢和颜子悠。

这3个孩子生在不同的家庭环境里,米桃自觉懂事、成绩也好;夏欢欢的妈妈很佛系,所以她过得很快乐,虽然成绩不太拔尖,但有唱歌的特长。而颜子悠是里面学习最好的,不过他似乎不太快乐,原因在于他的妈妈:逼得太紧了。

除了成绩、证书和荣誉,似乎没有什么能他妈妈感觉开心。一根永远期盼孩子快点、再快点的小鞭子,无形地抽打在颜子悠的精神上。

剧中有特别多写实的场景,处处直击着当下的教育焦虑现实。比如田雨岚在一次家长聚会里,把小学整个六年级,每阶段的重点都理得条条是道。“新概念英语掌握3000个词汇够吗?在美国够了,在海淀够了。”这样的段子,对应剧中的台词,可以说真实再现了一个“海淀妈妈”的焦虑。

剧中的夏欢欢、颜子悠是非常活泼可爱、招人喜欢的孩子,随之而来的“小升初”,让可爱的孩子也蒙上了升学的压力。

好在夏欢欢的父母比较佛,刚开始并没有特别在意夏欢欢的成绩,直到女儿的成绩渐渐与其他同学拉开距离。“慌了,得赶紧补课吧!”两口子才张罗着也开始寻找补课机会了。

虽然被迫在追赶,好在夏欢欢的父母,依然没有改变内心“孩子健康快乐最重要”的观点,对孩子逼得不狠,“不至于太落后就行”。

反观颜子悠,他的妈妈依然逼着拼命学,上培训班,找最好的老师,眼睛永远盯着“第一名”。

为什么田雨岚这么“虎”?

原来,她的原生家庭比较特殊,她总是活得比别人要努力。从小到大要“争口气”,也促成她要强的好胜心。现在,这种好胜心又再次延伸,她要用孩子证明,自己强、自己的孩子更强。

剧中的田雨岚为了孩子有多能“忍”?当与钟老师闹翻后,为了颜子悠可以继续学习,她不惜低声下气去求钟老师原谅。孩子被老师骂,她也狠狠心忍下。

她是否有想过,这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多大的伤害?她有考虑孩子的感受吗?颜子悠眼里流露出对母亲田雨岚深深的失望,她为何视而不见呢?

任何事情超过一个度,都会崩溃。

终于,颜子悠因为压力过大出现了幻觉,情绪波动较大。在考试中撕掉卷子,推翻桌子跑了出去,在幻觉中,还有朋友叫他去踢足球。他真的好想撒开腿,好好地玩一下啊。

这一幕让人泪目,因为母亲的施压而产生抑郁,导致孩子心理防线被攻破,多么残酷、残忍。

02

纵观社会,教育是每一个家庭的重任。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每一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变得优秀,或者说是比别人优秀,成为他人眼中“别人家的孩子”。

但,时代不同,教育的现状也不同了。

有人说,教育的内卷已经从孩子出生就开始较量了。看,早教机构层出不穷,绝大多数父母在孩子出生几个月后,就寻找一个靠谱的早教中心,尽管花费不菲。

这也说明,很多父母不想让自己孩子输在起跑线的想法,早教机构也正是抓住了父母“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心理,由此发展得越来越好。

有的子女由于种种原因不堪重负,家长或是没有及时发现疏导,出现了心理问题,患上抑郁症或是精神失常。

在我求学之路上,就有这样的同学。

记得是在高二,那时候学习压力较大,我在文科班。家长们常说,文科不好考大学,好专业太少、竞争激烈,只有把成绩提高到年级前60名才有希望。当时,我们班从重点班转过来一个女生,大家传说,她在重点班压力太大,她的妈妈对她要求很高,导致她精神好像出现了问题。

据她之前重点班的同桌说:“有一次她跟我说,班主任一直在后门窗户上看我呢,怎么办?你别往后看。”好奇心驱使同桌往后一看,根本没有她说的班主任,当时吓得一身冷汗。

转班的女生刚开始一切都很正常、勤奋低调。到我们班之后的第一次月考,她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绩,不愧是之前在重点班的尖子生。

可是得了第一名之后,她就失踪了,父母找到学校来,说几天联系不上她。她的父母疯狂地找她。老师们为了我们专心学习,也不让我们多打听。再后来,听说她的父母找到她了,据说找到她的时候整个人状态都不对,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

再后来,她的父母来学校收拾她的东西,退学回家了。我们从此再没有她的消息。

03

面对孩子这么多的压力,父母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缓解孩子的情绪、防止孩子抑郁发生?

1.别再逼孩子啦!

在生活中,父母压力太大。然而漫漫求学之路,孩子的压力一点也不小。面对孩子承受的压力,父母要合理安排其学习时间,在该学习的时候学习,玩的时候好好玩。

允许他们失败,允许他们不完美。其实想明白点,孩子只要不走歪路,幸福快乐健康就好!

2.学会夸奖孩子

我见过很多父母,一直否定自己的孩子,从没见他们夸奖过孩子。久而久之,孩子的心理也会产生变化。他们会问自己:“我真的可以吗?我是不是做什么都不好,妈妈为什么总是不满意?”

适当夸奖孩子,注意夸奖的方法:夸进步、夸努力,哪怕给他们一些小礼物,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的关爱,这样也能促进与孩子的亲子关系。

3.多关注孩子的情绪

作为父母,一定不要让孩子成为满足自己虚荣心的工具,或者让孩子实现自己未实现的理想。

比如有的父母喜欢弹钢琴,就逼孩子去学钢琴,不管孩子是否内心真心喜欢弹钢琴。

有时候换位思考,如果我们的父母逼迫我们学习自己不喜欢的东西,我们愿意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父母把自己未完成的理想交给孩子,有点道德绑架了。

父母一定要跟孩子多沟通,了解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随时关注孩子情绪的变化,如果觉得孩子有抑郁的倾向,需要及时沟通疏导,最后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总之,天底下没有容易的父母,也没有一个孩子的成长是一帆风顺的。但是父母在盼孩子成为栋梁之材的时候,也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才是最最重要的。

13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