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之窗

3个言语技巧,行测至少帮你省出5分钟!

来源:陕西京佳教育 作者: 发布日期:2021-03-10

3个言语技巧,行测至少帮你省出5分钟!

01、中心理解题

要想中心找得好,行文脉络少不了

很多同学做中心理解题的时候总会觉得“头大”,感觉文段字数多,哪里都是重点,找不清作者想强调的语义。这就导致了一部分同学做中心理解题耗时较长。其实,如果能够精准把握文段中心句及分述句的特征,这种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中心句特征:

观点句。其中包括对策句(如何做)、结论句(结论词引导)、评价句(作者认同与否)。

分述句特征:

1.举例子:比如、例如、...就是例证等

2.调查报告、数据资料等

3.正反论证

4.原因解释

5.并列分述:不同的角度、不同主体论证

而在考试中,出现较多的行文结构是分—总结构,也就是观点句出现在句尾,在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文段尾句出现“这、此”等指代词,且能指代前文,往往其引导的也是分—总结构。这时候,抓住文段的总句即中心句,与选项做对比择优即可。

02、逻辑填空题

要想填空做得对,提示信息找到位

相信很多同学在做逻辑填空的时候会掉到“根据语感做题”的陷阱,将选项中的词语带回到文段通读一下,如果感觉读起来较为“通顺”就当作“正确答案”来选择,这也就是逻辑填空错误率高的主要原因。其实,如果你能够抓准文段的对应提示信息,再结合好选项的语义,选中正确答案,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如何找到对应的提示信息?

“解释类对应”就是其中之一。

解释类对应:

题干特点:分句,______,分句

标志词:是、即、因此、可以说、无异于、例如、因为等

标点:冒号(:)、破折号(——)

通过前后分句的内容进行解释说明

需要注意的是:横线处所填词语要与解释说明的词句形成语义对应。

03、语句填空题

要想语句填到位,位置话题必须会

在语句表达方面,省考中语句填空题是必考题型,且近年来有着难度逐年上升的趋势,其实拿下这类题并不难,只需把握好横线处所在的位置以及话题的一致即可。

横线在开头:需概括文段的中心内容,与后文内容紧密衔接

横线在中间:

(1)需要注意与上下文的联系,承上启下

(2)把握好主题词,保证横线处与文段话题一致

横线在结尾:

(1)总结前文

(2)提出对策

13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