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之窗

写在考研后,自我怀疑的时候,如何一招制胜,驱散疑云

来源:红杉留学 作者: 发布日期:2021-03-05

自我怀疑,最近比较常见。有些非常优秀的同学,时常也会面对这样的心理陷阱。

偶尔的挫折,突如其来的坏消息,不该把我们拖入自我怀疑的泥潭。更不能动摇信心。

许多年前,我动不动就想,我能不能把这件事干好?于是裹足不前,于是怨天尤人,于是无所作为。但现在,我已出坑。

介绍一个方法,从一段小故事说起。

好多年前,在大学宿舍。夏日的傍晚,一位同学吹起了笛子。还不错,晚风都不那么燥热了。

我刚好踏着飘散的余音路过,同学便问我,“东方,我吹的好不好听?”

看着他期待的眼神,我当时脱口而出,“你的笛子不太好。”

是的,很多时候便是这样。乐感不错,对曲目的理解很好,能力是有的,对此应该拥有足够的信心。但是你目前掌握的工具,当然技巧也是广义工具的一部分,影响了整体的效果。

尽管如此,千万别自我否定。你的能力和你的工具是两件事。

做了这样的课题分离之后,自我评估就容易多了。

对自己的工具和技巧做一番审视之后,这个时候呢,容易保持客观。前面说的自我肯定,才不会变成廉价的自我安慰和麻醉。只看自己是看不清的,很容易一再证明杜宁-克鲁格效应*。而这样的证明代价巨大。

工具不要连累自我,自己没必要背这个锅。

璞玉天成,有待打磨。如果有一天回过头来,发现取得进步,常常不是偶然的。

进步有土壤,幼苗需要养料。当时的审视,期待还有从此出发的脚踏实地的努力,便是有朝一日枝繁叶茂,直入云霄的开端。

总结一下,今天分享了课题分离:很多时候,不是你不行,而是你用的工具不够好。

自信又谦虚。光芒四射又行动导向。

每一个不曾闪耀和耕耘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现在没有掌握工具,没关系,我一定能学会。试着对自己说说吧!

NOTE

杜宁-克鲁格效应:

杜宁与克鲁格都是康奈尔大学教授,他们研究发现人们对自己的评价和实际情况有较大偏差。另一个广为人知的调研提到,80%的司机相信自己的驾驶技术高于平均水平。与之相对应的是,其中有少数能力很强的人,容易低估自己的水平。

13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