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胸怀,成就事业辉煌——广东欧美泰集团创脱贫攻坚新模式侧记
本网讯 “我们这的千禧果品质佳,地头价10.5元/斤,还供不应求,现在都是限量供应了。”电白区蓝禾千禧果绿色种植基地负责人邵益家一边看着千禧果基地一边笑着说道。“在市场上普通紫果只卖不到10元/斤的时候,基地“芭乐味黄金果”的订单价格能达到20元/斤,有时甚至比普通的紫果百香果贵4至5倍。”欧机黄金百香果种植基地负责人梁波一说起今年的收成就笑的合不拢嘴。走进广东欧美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欧美泰”)旗下各基地,尽显丰收的景象。
在广东茂名,这样脱贫攻坚的案例数不胜数。过去5年,是全国脱贫攻坚战打响的5年,也是欧美泰快速发展、响应省市“万企帮万村”行动、全力助力贫穷乡村脱贫攻坚的5年,辐射带动数万人,直接增收数千万元,在这些幸福生活的背后,尽显欧美泰的社会担当。
欧美泰董事长陈国波(左3)与电白区蓝禾千禧果绿色种植基地相关负责人共享丰收的喜悦
作为一家扎根茂名,以农业服务、农产品种销为发展主线的农业企业,欧美泰几十年如一日,紧跟党的引领,紧贴国家政策,通过“全产业链”和“双共建”两大抓手,成就“万村”脱贫攻坚。因此,企业连续多年获评“广东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董事长陈国波也被评为茂名市“诚实守信道德模范”、“十大新锐民营企业家”、“双创之星”、广东省“新生代文明使者”、“党员标兵”、“广东好人”、“十大杰出新型职业农民”、“岗位学雷锋标兵”、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等称号。“下一个风口是乡村振兴,我们助力数百万茂名农人,夯实乡村产业发展。”陈国波如是说。
做强产业 “闭环全产业链”赋能脱贫攻坚
其实陈国波心中一直怀揣着一个农业初衷。2006年,陈国波返乡创业,开创了欧美泰集团的前身,以植保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农资公司,由于产品品质高、服务技术过硬,一时间“难逢对手”,业务在全国各地开花。可就在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他毅然决定回收茂名地区以外的业务,专心实现让老乡们过上幸福生活的农业情怀,立足茂名,打破农资圈,由平面发展转为深度加宽度发展,做大做强产业,形成闭环产业链,以产业促发展,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
“农村基层发展不平衡,不少村民购买不到优质的种苗,生产出的农产品品质参差不齐,甚至会出现‘颗粒无收’的情况。”陈国波回忆道,所以做强一个产业就先从源头帮老乡解决问题。他就向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的专家请教,寻找优良的种苗。邵益家就是受益人之一,他介绍,之前种植的圣女果是老品种,虽然种植成本低,但是收益也低,自从栽种了欧美泰的“天泰丰广良”牌千禧果种苗后,品种好,种出的千禧果品质上佳,“有北京采购商品尝后就说这就是一直寻找的味道,立马付定金50万。所以,现在地头价在10.5元/斤也不愁销,这不,又有采购商要货,真的供不应求。”
种苗只是开始,要想种好千禧果还要配套科学的种植管理技术,陈国波说,欧美泰会派专门的技术老师到蓝禾基地,根据当地土壤、气候、水源、结合千禧果生长特性,因地制宜制定管理方案,肥料的施用上也倡导多施用“经作”微生物菌肥,做到“良种良法”种植。如此一来,生产出优质的千禧果,不仅价格好,销路也不愁。他说,“按照欧美泰提供的作物种植全程解决方案种出的农产品,我们可找到商超、社区、批发等渠道资源,向农户下订单,确保农产品优质优价,也让老乡们放心种好果。”
位于茂名市茂南区袂花镇宋村的欧机黄金百香果基地负责人梁波也是受益者之一。通过应用欧美泰全程解决方案,选用良种黄金百香果,种植技术相对完善,种出的果品质高、地头价高。梁波说,“在市场上普通紫果只卖不到10元/斤的时候,基地“芭乐味黄金果”的订单价格能达到20元/斤,有时甚至比普通的紫色百香果贵4至5倍。
欧机黄金百香果基地
此外,欧美泰先后在茂南区金塘镇尚垌村开展订单农业,为农民设立“以销订产”的目标计划及优先发展理念,带动农户按季节种植通菜、豆角、辣椒等本地特色产品,以线上电商、线下实体的形式,销售至两广和华北地区,参与生产的农民、社员人均年收益达6万多元。“未来,欧美泰会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以抵抗传统风险。”陈国波说。
其实,每年荔枝、龙眼上市季也是陈国波一年忙碌的时候,一边帮农户找销路,一边将荔枝、龙眼制作成干货等加工产品,他说,“有了深加工这一环节,就可以突破农产品货架期短的瓶颈,还可以将次果充分利用,不断提升农产品价值,可谓是一举多得。”
为了更好的服务闭环的全产业链,陈国波不仅成立合作社,举办农民培训班,与银行等进行惠农合作,帮助农户获得低息助农贷款,还创办“三农传媒”,及时向农户传播最新的三农咨询,以便农户掌握最新的行情动态适价销售,并且还进行品牌营销,“这样不仅可以更好的为产业服务,还能为老乡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助力农户增收。”陈国波说。
来到茂名市高州分界镇谢霄村,看到60多岁的村民谢善西为欧美泰的柑橘园浇水,据中共谢霄村总支部委员会第一书记兼扶贫驻村干部何剑说,“这么大年纪每个月还有3000多的保底收入,生活幸福有盼头。”据了解,欧美泰还带动茂南区近855户农户,直接带动农户增收400多万元,联动服务整个茂名地区近百万亩果蔬园,助力脱贫攻坚。
谢善西为欧美泰的柑橘园浇水
抗疫保供 “双共建”助力新农村建设
此外,陈国波积极以党的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及“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要求为指导,探索新形势下企业参与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模式。2017年与茂名市茂南区金塘镇尚垌村委会实行“村企共建”,欧美泰将村民种植的空心菜等回收再运到广西玉林等销售。2019年与高州市分界镇谢宵村委会实行“村企共建”的同时,为了进一步做到党建共促,深化党建工作内涵,增加“党建共建”,便首创并试点“党建共建”和“村企共建”的“双共建”模式,不断为新农村建设注入强劲活力。
欧美泰的“农企+合作社+基地+农户+教育+金融+品牌+互联网+”式“全产业链”发展新模式也成为了“双共建”的压舱石。在谢宵村,陈国波与当地村民深度合作,解决产销两方面难题,甚至直接出资帮助村民种植管理,他说,“希望村民把种出高品质农产品当成自己的事业,而不是简单的打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陈国波(左)与中共谢霄村总支部委员会第一书记兼扶贫驻村干部何剑(右)
何剑表示,试点“双共建”以后,党员带头建设美丽新农村,不仅在街边宣传,而且还组织村民进行培训,从思想上提升高度,“我们村的效果显著,有个七旬老人也在路边帮忙清理街道,吃饭时就回家,做工时再出门,后来为了给政府省钱,连喝水都自带,只是为了建设自己的家乡。”疫情期间,陈国波除了号召党员第一时间回到岗位,保障农资供应和稳定农资价格外,为了防止农产品出现无人采摘的情况,陈国波还带头和党员一起进入到果园摘果,保障农产品顺利出村,千方百计、全力以赴为地方政府抗疫稳供,防止疫情对村民进行“第二次”伤害。
“你看这个村委会,现在变得整齐干净,村子里的道路也修好,村子里干净卫生,邻里和睦友爱,从村风、民风到行政方面的办事效率,都发生了重要的改变。”何剑说,这几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谢宵村短时间内一下子成为高州市488条自然村学习的典范。陈国波认为,在推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企业要有所担当,欧美泰集团将依靠“双共建”,加强与农业大村的密切合作,大力发展产业,努力做强产业,为村民造福。
陈国波表示,未来,欧美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围绕产业兴旺,培育更多的企业高级人才和乡村实用型人才,以及新型农民,将电商直播直接开在田间地头,将“大学”直接建在村子里,继续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利用全网打造农产品品牌,与村民形成利益共同体,解决更多村民的就业问题,为村民创造更多的效益,他说,“脱贫攻坚的使命完成,接下来就是争当乡村振兴的排头兵。”(徐岩 苏伟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