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饮食娱乐

《追光吧!哥哥》油腻的背后,是一档选秀节目的急功近利

来源:娱理 作者: 发布日期:2021-01-19

《追光吧!哥哥》没有想明白一个问题:为什么大家会这么喜欢“姐姐”?

想过《乘风破浪的姐姐》会被其它节目拿去借鉴,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快。

12月5日,由优酷联合东方卫视、灿星制作打造的《追光吧!哥哥》正式上线,官方定位是“一档打造混龄男团竞演真人秀”,邀请21位来自不同领域的哥哥们同台竞技,最终选拔出7人男团。

导演金磊在此前的采访中并不避讳大众对于“男版浪姐”的联想,坦言节目启发于“姐姐”,已经做好了被比较的准备。

《追光吧!哥哥》嘉宾阵容

从首期收视率来看,“哥哥”确实也受到了许多关注,CSM59城首播收视破2%,全国综艺同时段排名第一,相关话题也接连不断登上微博热搜。只是从口碑和舆情来看,目前“哥哥”与“姐姐”还相差甚远,甚至讨论的范畴也不在同一语境。

两期播后,节目的豆瓣评分依然处于“暂无评分”的灰色状态,除参演艺人自身的陈年旧事、娱乐话题、舞台表演被网友拿来八卦戏谑之外,还没有看到选秀综艺常见的安利与打投。更为明显的是,与当初金莎、李斯丹妮、张含韵、郑希怡、海陆等多位沉寂许久的女艺人“一夜翻红”相比,“哥哥”们却没等来这样的正向破圈。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很多,节目组和艺人双方都难辞其咎。急匆匆端上来的“男版浪姐”,因为各个环节存在偏差,使其丢掉了最为重要的核心立意与社会情绪的共鸣,呈现出来的是模糊的梦想、混乱的标准,和多位男艺人略显“油腻”又好笑的舞台。

最终准确触达给观众的,只有身处其中的每个人,和他们想要急切红起来的心。

《追光吧!哥哥》首期开播出现的相关热搜

所谓“追光”

很多人至今都还记得《乘风破浪的姐姐》首期开播时的文案:“三十而励、三十而立、三十而骊。”一段话点明了节目所坚持和追寻的女性价值,也告诉了所有人——这些女艺人为什么要来参加这档节目。

反观《追光吧!哥哥》,节目以20岁、30岁、40岁三种维度总结不同年龄阶段的境遇和状态,却很难让观众从这21位艺人身上产生共鸣,特别是找不到除想红之外、大家来参加这档男团选秀的原因。

是因为每个人都有男团梦想吗?曾经是一代人偶像的飞轮海成员汪东城,在韩国以UNIQ成员出道、又通过《青春有你》成为UNINE队长的李汶翰,还有身处现役组合乐华七子NEXT的丁泽仁,显然都不需要再来这里逐梦男团。

还是每个人都渴望拥有舞台?实际上大家想追求的东西各不相同。陈志朋觉得自己被脸谱化了,希望在节目里做全新的自己;陈晓东感叹的是自己近十年没有和同期歌手交流过了,想要与大家沟通;杜淳非常真诚,坦言自己需要的是热度,因为有热度才能挑到想要的剧本和角色……

如果更加直白地说,就连“过气艺人”这个标签都难以覆盖到所有人。

演员李泽锋刚刚凭借《三十而已》的许幻山被观众熟知,剧集播出期间频繁登上微博热搜,和他搭档对手戏的张月已经在《演员请就位2》被市场评级为S级,角色的影响力和热度可见一斑。

获得《快乐男声》2013年总决赛第十名的于朦胧,近年来正处于演艺事业的上升期,自去年开始接连在《新白娘子传奇》《两世欢》《明月曾照江东寒》等多部古装剧里担任男主角。

而刘维、烧饼、艾福杰尼、李汶翰等人,更是当下综艺市场的常客,频繁出现在多个平台的不同节目中。

金磊曾在群访时透露,经过几番沟通选择,这21位艺人直到11月10日晚才最终确认,距离开播不足一个月。“因为很多人都想来参加。”于是,节目变成了当下非一线男艺人的“大锅烩”。

而立意的模糊、共通性的缺失,也使得节目赛制和评判标准走入了怪区。

21位“哥哥”来到节目中,先要全部对着镜头三连拍开始“魅力测评”,有人及格有人不及格,至于原因是什么、这些结果又有什么影响,全都没有下文。

作为节目的“教导主任”和嘉宾,金星和郑爽在后台对“哥哥”们的点评也完全与男团业务无关,聊的是五官、绯闻、红还是不红,为节目贡献出许多微博热搜。

《追光吧!哥哥》开播后,和金星、郑爽相关的该节目热搜

最后终于登台表演,打分的又换了一群人,变成了场下80后、90后、00后的女观众们,金星没有投票权,只发表点评作为专业意见的补充。在给出的意见中,最让观众影响深刻的是她催促陈志朋减肥:

“你要加强体力训练了。”

“这一定要,这是我进来(节目)最大的目的。”

所以也不难理解为何当第二期初舞台全部播完,表现尚可的舞台无人问津,#去油吧哥哥#却直接冲上了微博热搜前五。

《追光吧!哥哥》剧照,陈志朋

何为“哥哥”

如今回头来看,是先有“姐学”还是先有《乘风破浪的姐姐》,似乎很难从时间维度上给出客观答案。但可以确定的是,自“姐姐”走红之后,关于“姐学”的讨论迎来了新的制高点。

节目中“姐姐”们对于未知领域的勇敢、对于评委点评的质疑、对于自我的坚持也同样为团队做出妥协,以及最后在决赛现场那些太过真实的感言等等,都让“姐姐”一词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称谓或性别符号,而是寄托着当下的社会情绪,以及对女性某种特质的暗示与希冀。这是一档爆款综艺所带来的舆论影响。

既然想做“男版浪姐”,那么“哥哥”又指代着什么?寄托着怎样的情感象征?至少在目前播出的两期节目中,实在让人找不到答案。

看《追光吧!哥哥》嘉宾现场表现的金星

最让人惊讶的是,两年前刚参加完《偶像练习生》、年仅21岁的丁泽仁也过来当“哥哥”了。

与“姐姐”的“三十而励/立/骊”相比,由于缺乏核心立意,“哥哥”们的年龄跨度更大,似乎是要展现更多圈层的男艺人写照,但与此同时也解构和弱化了“哥哥”的含义,使之空有其名而无其实,与其它在播的《我就是演员3》《我们的歌2》等竞演类节目没什么不同。

于是,两期播完之后,观众和网友讨论最多的一个词,还是“油腻”。

虽然节目没能抓住“姐学”的核心,赛制环节都存在一些问题,但被指“油腻”的这个锅,大部分还是应该由艺人自己来背。

《追光吧!哥哥》舞台上的檀健次、杜淳

同为小虎队成员,苏有朋在接受《创造营2019》的邀约之后,为了节目几分钟的导师舞台训练、健身了三个月,最后呈现出的是能唱能跳、毫不逊色现役偶像的《青苹果乐园》。而陈志朋来到《追光吧!哥哥》却没有做基本的身材管理,导致体力跟不上,舞蹈动作也伸展不开,再加上突如其来的Wink,成为节目中第一个“油哥”。

《追光吧!哥哥》舞台上的陈志朋

“油腻”的另一面,也是众多“哥哥”所呈现出来的舞台、态度、精神还未能打动观众,难以收获更多人的喜爱与支持的原因。

“姐姐”录制期间,女艺人们为了公演不眠不休地训练,宁静甚至几个月没有离开长沙、也没接任何一个商务,身边的工作人员都“抱怨”像剥了一层皮。而“哥哥”开始录制后却少能听到这些讯息,反而是在《我就是演员3》的现场,评委于正看完李汶翰版“韦小宝”的表演,劝说他要“专心做好一件事”。

没有背水一战的决绝,没有披荆斩棘的决心,“追光”变成了吃瓜和搞笑,追梦也嗅出了走穴的味道。这样的男团选秀,谁能真情实感?

于正在《我就是演员3》点评李汶翰

《乘风破浪的姐姐》之后

正如一位网友点评:“真的不是简单地把嘉宾换成男性,就能复刻出另一个乘风破浪。”

《追光吧!哥哥》没有想明白一个问题:为什么大家会这么喜欢“姐姐”?

首先,好的综艺节目要踩住当下的社会情绪。近年来随着新一代女性意识的觉醒,女性话题、女性视角逐渐占据舆论场主要位置,剧集和综艺市场也开始迎来“她时代”,因此“姐姐”的诞生和走红有一定的社会背景和大众氛围。

其次,综艺节目的成功需要节目与艺人一起努力。既然要追梦,要乘风破浪,至少拿出合理的赛制和放手一搏的精神,让观众看到大家都在认真对待这件事,而不是“我来了”就代表突破了、努力了。

《追光吧!哥哥》至今仍未出分,而有争议的《乘风破浪的姐姐》仍有7分

当下综艺市场,一档原创节目的成功极为可贵,但随之而来的复制、借鉴、延伸,几乎无法避免。如果能做出自己的新意,或许能帮助同类节目扩散影响力,但大部分节目还停留在依葫芦画瓢的“简单复刻”阶段。

未来,想要乘“姐姐”之风收获关注的节目还会出现,《追光吧!哥哥》不会是最后一个。

如果想做一档“男版浪姐”,或者“青年版浪姐”、“老年版浪姐”等等,在未能想清楚这些问题之前,恳请行业内外不要对像“姐姐”这样难得的成功原创模式进行无谓的消耗。低劣的复制损伤的不仅是自己,也会伤害整个综艺市场,那么多例子告诉我们,同质化兴起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加速观众的审美疲劳,缩短节目各自的寿命。

如果对一档节目真的喜爱,请不要肆意伤害。也请放过那些或许真的努力了、却还是被笑到了热搜上的艺人们。

13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