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饮食娱乐

陈凯歌,你真不简单啊

来源:一个美国人在巴黎 作者: 发布日期:2020-10-19

最近大火综艺《演员请就位2》大家看了吗?

曹骏在和唐一菲表演完《三十而已》之后,两人的表演受到了导师的严厉批评。

郭敬明:混乱到不行!what‘s that?

尔冬升:这个戏对我来说是不达标的!反正我是看得入不了戏。

面对导师的评论,曹骏从头到尾一句话都没说,下场之前,他问了一个心中的疑惑:我到底还适不适合做演员?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对于演员来说,这句话意味着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陈凯歌的回答是“我从来没把你看成第四十名,什么S级A级B级,在我眼中都不作数,没什么价值和意义。

“我们只是遵守这个游戏规则,但并不意味着我们真的看重它。”(被凯歌导演这句话圈粉了~)

“我们看重的是你们怎么样在这个舞台上能够真正地心满意足得到发挥,能够有真正的进步。”

不得不说,这句话听得我都心里暖暖的。

凯歌导演太会鼓励后辈了。

看过《演员请就位》系列综艺的朋友们都知道,陈凯歌导演最厉害的点不是鼓励人。

而是给演员讲戏。

两位年轻演员张逸杰、何昶希表演了《陈情令》中名场面,魏婴与蓝湛在穷奇道决裂。

原著作的这场戏,可是赚了粉丝们不少眼泪,但是在《演员请就位》里,两人的表演尴尬到窒息。

硬着头皮看完,我只能说,这场雨下得真好。

面对这样“惊人”的演技,尔冬升导演直接说:演戏是需要天分的。

李诚儒老师点评一针见血:宝剑扎胸口,像是扎在一块死肉上,一点痛苦都没有。

轮到陈凯歌点评,他没有一上来就否定演员,而是指出了问题关键:

你们把这个本来原剧中间,一句非常重要的台词给拿掉了。

接着,他念出这句漏掉的台词:

蓝湛,你还记不记得我们一起许下的诺言。

你许我一生锄奸扶弱,而如今你告诉我,孰强孰弱,孰黑孰白。

一下子就把观众带回了那个痛心的雨夜,台词功底令人佩服。

紧接着,他一句一句的指导两人“把你最好的状态拿出来,看着我说”、“用自言自语的方式说一遍”、“说慢一点再来一遍”、“说的柔情一点”。

陈导的一番点拨指导之后,两个人的台词进步了很多。

讲真的,陈导出手之后,真的有种拨开云开见月明的感觉。

就像章子怡说的:好的导演对于演员来说,如同一把带有刻度的尺子。对于没有经验的演员更是如此。

讲这话,并不是没有依据的。在上一季《演员》舞台上,两个年轻的小演员胡先煦和徐娇去重现《卧虎藏龙》中玉娇龙和罗小虎相遇的片段。

两人只是在一味地模仿,明明也是一场很精彩的对手戏,结果却搞得场面一度尴尬笑场。

演完后,现场三位导师这么点评:章子怡说俩孩子没吃透角色,吴秀波说你应该是用自己的方式去演,徐峥说他们动作失控了。

全部都是蜻蜓点水。

这时候,陈导的讲戏功力一下就凸显出来,他通过三个问题一针见血地点醒了演员

一问胡先煦:你什么时候喜欢上她的?

再问胡先煦:你是土匪,看一个人饿死很正常,为什么要给她鸡吃?

三问徐娇:玉娇龙是九门提督之女,碧眼狐狸的徒弟,是天之骄女,一个土匪靠近,为什么要后退,你怕他什么?

帮学生发现了问题还不够,陈凯歌直接上台现场调教。

领着演员看到正确的是什么样,真正带着演员去了解这个角色。

徐娇按照陈凯歌的建议演到第二遍的时候,状态就明显放开了。

正向网友的评价,陈凯歌是真正帮演员解决问题来了。

陈导不仅在《演员》综艺上讲戏,剧组片场里也经常给演员讲戏。

《霸王别姬》的时候,陈导给演员甚至整个剧组讲戏。

有个采访视频,专门回忆了拍《霸王别姬》时陈凯歌跟他讲戏。

因为《霸王别姬》涉及同性恋题材,张国荣有些担心,但陈凯歌让他放开演。

张国荣回忆,当时陈凯歌跟他讲:现在是92年,不是29年,要相信时代的接受度。

这才让张国荣放下了压力。

很多人都说,是张国荣成就了《霸王别姬》。

其实,张国荣的背后,支撑他的是一个真正懂戏的导演陈凯歌。

几乎每个接触陈凯歌的演员,在他身边工作,都处于一种学生听课的状态。

因为陈凯歌对电影是有自己的感悟和表达的。

每句话都能说到点子上,不是瞎掰硬扯,让人心悦诚服的。

2“ 浪漫文人导演”

陈凯歌如此痴迷讲戏,也很会给演员讲戏,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他强大的知识储备和表达欲望。

文人有才华。

一本自传《少年凯歌》,豆瓣9.2分,因太过真实一度被禁,文采斐然至今是圈中美谈。

张艺谋曾评价他是同届学生中最有文化的一个。

上世纪80年代,陈凯歌曾与张艺谋亲密共事,为他写下了一篇文章《秦国人——记张艺谋》。

随便摘几句,就能感受到陈导的才思。

西望长安绣成堆。张艺谋是从那里走出来的后生。不是因为名字,而是他打了实在的主意,为艺谋,不为稻梁谋。

为这,他拿着用血换来的相机去物华天宝的秦地,阿房弃石,兴庆断瓦,去病陵前石雕,始皇穴中兵马。

凡此风物种种、感受浸润足以涤胸怀,壮怀抱,识兴亡,举志向。

文人心气儿高。

从《黄土地》的横空出世,到《霸王别姬》登峰造极,陈导在拍电影的时候,更像是一个艺术家,而不仅仅是导演。

陈凯歌当时正当年轻,满脑子都是意识流的天才想法,再加上张艺谋的镜头语言和陕北那种荒凉又蓬勃的生命力——炸了。

在审核了整整一年的时间里,陈凯歌被问到的最多的话便是:

“为什么拍一部这样的电影?”

陈凯歌回答:“想拍!”

简简单单的两个字之中,陈凯歌身上那种艺术家不被人理解的孤傲跃然纸上。

随后,《孩子王》出世,讲的是一个在云南的知青老杆在当地做乡村教师的一段经历。

陈导对自己电影的美学要求更高了。

在他的作品中,人总是缩在小小的一角,弱小但却没那么容易被抹掉。

就连被骂的《无极》,如今15年后再去看,还是会被这张剧照惊艳到。

还有这个场景;

把所有想说的话,都化在镜头中,寥寥几笔,表达克制,可以说很“陈凯歌”了。

陈导的浪漫气质放在电影上是很高级的。

但有时候这种心境放在工作上,就有点让人哭笑不得。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导演竞标,陈凯歌以一己之力,成功落选。

彼时,张艺谋团队面对大屏幕侃侃而谈,面对预算问题应答如流。

而李安也邀请到林徽因的侄女,美籍华人建筑设计师林樱作为自己的陈述人。

而陈凯歌“单枪匹马”独自应标,当时陈导信心满满,手写创意方案,一身西装,戴着墨镜霸气出场。

到激动处,心血来潮当场背下了一首杜甫的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背完一首,自己嗨了,结果在第1轮就被淘汰。

组委会内心OS:可以!但没必要!我们不要诗人。

陈凯歌就是这样,他骨子里的文人浪漫气质从来没有变过。

这份浪漫成就过他,但同时也让他陷入了很长时间的困扰中。

3“不完美的导演”

在陈凯歌导演的作品中,《霸王别姬》无疑是最璀璨的存在。

以至于此后的作品,观众们都很难买账。

1999年,陈凯歌野心勃勃,推出极具颠覆性的作品《荆轲刺秦王》。但是等待他的不是鲜花和掌声,而是舆论的一片挞伐。

再之后,就是被网友们誉为“史诗级烂片”的《无极》。

针对《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一向以“体面人”自居的陈凯歌,第一次在机场破口大骂。

陈凯歌当众甩下的那句「做人不可以无耻到如此地步」,这句话让他的风评急转而下。

陈凯歌的这10来年,算不上顺利。

从2005年的《无极》开始,他的作品争议四起。《赵氏孤儿》、《道士下山》都被说成“江郎才尽”。

斥巨资、大制作,每一部观众们都满心期待陈导能再现当年《霸王别姬》的辉煌,但最后的结果却常常事与愿违。

只留下一座座空荡荡的城。

拍《风月》的片场后来被扩建成为上海车墩基地。

《荆轲刺秦王》建造了横店秦王宫。

为《赵氏孤儿》重建的春秋战国城。

最夸张的是在《妖猫传》,他们在襄阳花了六年时间建造的唐长安,一树一花都是等到郁郁葱葱才开始拍。

据说当时陈凯歌邀请原作者梦枕貘来片场参观时候,以为自己真的到了大唐,感动哭了。

毫不夸张的说,小半个中国的影视基地,或多或少都是在陈凯歌的影片中出现、扩张。

后来更有无数的电影、电视剧借用了这些场地拍摄。

陈凯歌在经历的无数次的冷嘲热讽之后,并没有放弃自己的坚持。

2019年,陈凯歌导演了浪漫至上的《白昼流星》,这一次他还是没有向观众妥协。

把飞船当流星,两个少年在荒漠里骑马追“流星”,完全就是陈凯歌式的浪漫。

陈导解释了这个被很多人吐槽“离谱”的设计。

为什么要让这两个少年纵马狂奔?

因为他们实际上是在追赶逝去的时间,追赶这个高科技的时代。

骑马追“流星”,追得上吗?答案几乎是否定的。

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明知经典之后再难超越,他还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去尝试,去坚持。

他老婆陈红曾说陈凯歌常常有一种顽童心理:

“这个东西我没试过,我一定要试一下,不管付出什么代价我都要试一下。”

陈导今年68岁了,而《霸王别姬》也已经站在国内电影的巅峰近38年。

作为《霸王别姬》的死忠粉,我曾经希望陈导别拍了,至少别再搞那些让人看不懂的东西了。

明明一战封神,非要让自己陷入不完美的境地。

但当我们了解了他这个人,他的才华和执念、文人式的浪漫和完美之后,我反而希望他继续下去。

或许像他自己所说,十年,二十年后,会有人看懂我的作品。

冯小刚曾说过这么一句话:

“每个民族,都会有这么两三位爷,国家再穷也得养着。任务单纯,只有一项,要拍就得拍对本民族极具认识价值的史诗。凯爷就是这样的人。”

到了这个年纪,还能保有这一份浪漫和坚持,非常幸运,也非常难得。

不被资本裹挟,有一颗浪漫纯粹的少年心,是陈导的幸运,是观众的幸运,更是这个时代的幸运。

13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