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南粤

结束“最长”寒假返校,广东高校如何做到开学防疫“两不误”

来源:南方新闻网 作者: 发布日期:2020-08-27

进入8月下旬,广东多所高校陆续迎来学生返校,校园又洋溢着青春的气息。与往年不同的是,学生们在久别重逢之前都经历了一个“最长”寒假。

各个高校也出台实施了分批错峰返校、封闭式网格化管理、校园无死角消毒等一系列严格的常态化防控措施,保障开学和防疫“两不误”,确保学生返校之后学习和健康“双保险”。

广东医科大学学生返校

分批错峰返校:严格监控学生身体状况

近日,暨南大学下发通知,明确从9月8日起,该校2020-2021学年秋季学期全日制本科课程将恢复正常课堂教学形式,并要求学生做好上课期间的个人安全防护。

“稳妥、审慎、有序”,是华南师范大学组织学生返校遵循的原则。从8月20日起至9月初,该校将依据学科、专业特点,分6个批次组织学生分期、错峰、安全返校,学生要至少提前3天提出返校申请,填写并上传“穗康码”(或“粤康码”)“返校交通方式”等材料。

8月27日起,华南农业大学将分8期组织学生错时错峰返校。该校特别指出,身在国(境)外、14天内有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以及被评估确定为重点人群的学生暂缓返校,并要求学生做好返校旅途卫生安全和个人防护。学生返校后,该校将对学生进行封闭管理和社区网格化管理,学生返校后在校园内应坚持佩戴一周时间的口罩,此后学生出入饭堂、超市、菜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仍需佩戴口罩。

近日,广东医科大学非2020级学生已经于8月23日、24日、25日分三批错峰完成返校。学生抵校消毒后走专门的学生通道办理报到手续,在返校接待处接受体温检测并出示身份证、学生证、健康码,提交健康卡等,体温及“证”“码”“卡”均通过审核后方能正式回校。

东莞理工学院则计划在9月2日、4日、5日分3个批次分别依次组织2019级学生、2018级学生,以及2017级本科生(五年制2016级本科生)和研究生返校,2020级本科生、研究生于9月12日报到。学生返校前14天内应密切观察自身身体状况,并根据每天打卡信息确认是否能正常返校。中高风险重点地区的学生,在返校当天必须向学校出示返校一周内的核酸检测阴性报告。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学生返校

从校门到寝室:全程无死角防疫

今年的新学期的开学显得尤为特殊,各个高校制定并实施了从校门到寝室的全程无死角疫情防控措施,充分做到“以生为本”。

8月26日,在阔别校园7个月后,岭南师范学院迎来了2020年秋季学期首批学生返校。据悉,校园将继续实施封闭式管理,学生没有特殊情况原则上不得离开校园,校外人员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校园,所有进校人员须核验身份和测量体温,学生需核验相关审批手续。

岭南师范学院学生返校

华南师范大学要求学生返校入宿时,要在宿管人员处登记个人信息,并再次测量体温。每次出入宿舍大门时,都需要在宿管处测量体温并进行记录。师生们寄送和收取快递,均在菜鸟驿站内完成。进校参观、探访、送外卖、快递、送报、送水等外来人员均不能进入校园。

此外,该校在食堂入口设置体温检测点,进入食堂的人员须戴好口罩、自觉测量体温。同时,食堂规划指引就餐路线,实行出入口分离,实现人员单向流动。就餐方式上,食堂提供堂食和打包两种服务,堂食则需遵守“一人一桌”原则。

据了解,疫情期间,华南师范大学实行封闭式管理。学生返校后,无特殊情况不得离开校园,不得组织和参与聚集性活动。如确实有急需离开校园,要办理请假销假手续,报告出行路线和出行方式。

广东医科大学在学生宿舍专门配置了免洗消毒液等防疫用品、设置独立观察区等,并充分考虑到校园生活的实际需求,实行人性化管理,物流经审批后可以进校园,学生原则上不出校园。

广东医科大学学生返校

该校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上也做了充分的准备和防疫措施,同学们既可在食堂打包、又可按规就坐堂食。该校教学楼已经全面消毒,座椅整齐、地面干净,教学楼入口地面醒目标注距离提醒。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本次共有2200余名同学返校,为减少学生返校途中与外界人群的接触,该校安排校巴到珠海唐家湾城轨站接送学生和运送行李。

由于疫情期间,该校的全人教育部分体验式学习课程无法通过网课展开,这部分课程将集中在8月24日至9月18日补课。同学们“宅家”数月后,可以再次“动起来”,进行体育文化、体验拓展、情绪智能、艺术体验等课程的学习。

13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