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之窗

探访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8年培养171位院士,立下丰功伟绩

来源:心随景动 作者: 发布日期:2020-07-30

每一年的高考结束到填报志愿之前,关于国内大学排名都是大众在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问题,说起中国最有实力的大学,很多人想到的都是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这两所大学不仅是国内顶尖学府,更是在国际中享有非常高的学术地位,可谓是实力与名气并存,是数以千万学子们心中的理想之所。

但是你知道吗?在我国曾经有这样一所大学,她因为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高度,被称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她在存在的8年时间里立下丰功伟绩,学术地位评价非常之高,她就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可能很多人会想,为什么现在这样一所找不到的学校能被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不是被神化了?就这样从她的身世来源讲起,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成立于1937年长沙市,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很多大学都开始了迁移或者是合并,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就是由当时的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迁移合并的一所“临时大学”。

虽然开始的时候准备将这所联合大学建立在长沙,但是长沙也不那么安生,于是在1938年师生们又将大学搬迁至云南省昆明市,并取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虽然只存在了8年多的时间,但是它无疑是我国“最牛”的大学,没有之一,接下来我就带大家看看她的学术地位和丰功伟绩。

在8年多的时间里,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共培养了3882名学生,其中有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4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171位两院院士以及超过100名人文大师,师生有我们熟悉的沈从文、华罗庚、闻一多、朱自清、梅贻琦、梁思成、李政道、邓稼先等等,知名人士太多,完全数不过来,就不一一列举了。

等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北返之后,“国立昆明师范学院”开始在旧址办学,到1984年改名为“云南师范大学”。现在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已经成为了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在云南师范大学的校内,可以免费参观。

走进云南师范大学,沿着指示牌就可以找到这所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但是映入眼帘的并不是国民时期华丽的建筑,而是用泥土墙搭建的茅草屋,留下了刚毅坚卓的精神。要知道在建校最开始,大部分的经费被用来购买图书和设备,学校没有校舍,师生们只能借助周围的民宅、中学和会馆。而梁思成和林徽因设计的“高大上”学校,也因为学校拿不出经费一改再改,从高楼变矮楼,矮楼变平房,最后平房变土墙草房。到最后也只有图书馆是青瓦,教室和实验室是铁皮,剩下的所有建筑都是茅草房。

时光荏苒,留不住的是过往的匆匆,留下的是刚毅坚卓和家国情怀。思北大,拓“学术自由、兼容并包”之胸怀;思清华,树“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之品格;思南开,展“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之境界。承前贤“刚毅坚卓”之精神,后学之人,当三思之!笃行之!

13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