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资讯

复旦退休教授王德峰讲座时抽烟遭投诉,举报者被嘲太矫情

来源:狐度 作者: 发布日期:2023-10-12

原标题:复旦退休教授王德峰讲座时抽烟遭投诉,举报者被嘲太矫情

文| 杜 虎

复旦大学教授王德峰讲哲学讲得好,烟也抽得凶,抽烟时侃侃而谈已经成为他的标志性符号。日前,王教授在深圳出席一个内部讲座时,被投诉抽烟,深圳控烟办对场所单位罚款3500元,还说要对王德峰本人加以调查。

10月10日,处在网络争议中的王德峰拒绝回应,他的支持者说“支持王老师拒绝回应”。

王德峰教授已经于2021年10月退休,他目前是退休教授的身份,接受讲座邀请比从前更加自由。有意思的是,在深圳讲座留下一片争议,已经不是第一次,王教授在上海、在复旦大学都曾以讲课时手不离烟而著名,上海也有场所因他被罚3500元,缴纳吸烟罚款似乎成了邀请机构的固定支出。

在复旦大学授课时,王德峰被学校特批可以上课抽烟,他有这个“特权”,并且在学校的环境下,学生因为尊师不好直说,更因为王教授的课讲得太好,太难得,学生将吸他的二手烟作为听课的合理代价。

但是,当王德峰教授搞直播、办讲座,这种不宽容已经逐渐显现,怎么演变还是个未知数。

王教授直播授课时也曾抽烟,视频中,烟头被P成棒棒糖

吸烟有害健康,公共场所倡导禁烟,也不得发布任何形式的烟草广告。这些都是应该了解并支持的控烟手段,沪深控烟办紧随王德峰之后开出罚单,也没问题。从长远看,烟瘾太大的王德峰教授也会深受尼古丁的伤害,但他戒不了,或者说没有足够的戒烟压力,在这种情况下,还要不要宽容他抽烟?

宽容或者不宽容都有理由,宽容是爱屋及乌,钦佩王德峰的哲学成就,情愿吸点二手烟也无所谓。不宽容的人,或许也认同他的精彩的哲学演讲,但是不愿意妥协,正如有人说,王教授哲学讲得好是一回事,在公共场所违法吸烟又是另一回事,要拎得清。

理论上,禁烟是原则,室内公共场所不能吸烟,人人都需遵守,王德峰很难成为那个例外。但新闻底下很多网友齐声谴责举报者,为王教授鸣不平,他们有另一番考量。

与复旦特批王教授在课堂上吸烟不同,师生权力天然不对等,学生没有选择的空间,若有人反感教授搞特权,很好理解。但参加私下讲座不比上课,你情我愿,来去自由。

从王教授的抽烟习惯甚至是成瘾状况看,不到肺癌这种最危险的时候,他是难以主动戒烟的。而他的学术活动必定要伴随二手烟危害。有人就说了,反对他抽烟的人,其实可以不去参加他的线下讲座,为了健康尽量远离他,这个无可厚非。

若认为王德峰教授可以边讲课边抽烟的,那就听凭教授云山雾罩,尽可能地搞内部讲座。

假如看不惯王教授抽烟,又要去听他讲课,这个不仅为难王教授,其实也为难自个。

资料图

实际上,王德峰教授在深圳讲座的场合,到底是公共场所,还是私下场所,还是可以商榷的。如果罚款王德峰可以成立,那控烟办也应该在酒店包间多多行动才好。当然,并不是说管不住饭店抽烟的,王教授抽烟就合理。

不排除将来有一天,王德峰成为全国控烟办的“头号对手”,成为控烟举报的头号标靶,他因为某种一致的抵制潜规则无法举办现场讲座,那他就只能在线上课堂发表他的哲学见解,隔着屏幕与追随者见面,这多少也是一种遗憾。

但更大的遗憾在于,王德峰与听众的互动主题,不是哲学思辨,而是控烟与否。

自杀是哲学的终极命题,抽烟则是慢性自杀,王德峰教授亲身实践这个哲学命题,就算是求仁得仁。王德峰注定无法成为戒烟大使那样的人物,也很难成为禁烟宣传员,举报者是矫情还是自私,仁智互见。

但反对他抽烟的人竟然不愿意在汲取哲学经验时,付出任何代价,这同样是值得省思的问题。

13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