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一中学要家长“众筹”购置教室空调引质疑,教育局回应:自愿原则
开学季是一个学期中家长与学校、老师接触最为紧密的一段时间,也是家长挑老师、学校毛病最多的时候,特别是关乎家长们“钱包”的问题,这段时间家长和老师、学校之间没少爆发矛盾。
广西钦州,就爆出了这样一则消息,浦北一中学发出倡议书,称天气炎热,孩子们坐在教室里上课闷热难耐,难以专心学习,倡议家长们捐款给教室安装空调,标准为七年级学生每人捐款300元,范围外(没被录取)的学生则应捐款600元;八年级学生应捐款200元;九年级学生应捐款100元。
这一做法引起了很多家长的质疑和不满,于是在网上曝光。
对此,当地教育局工作人员回应称,一般这种行为都是学习的个人行为,采取自愿原则,不会强制要求,已将此事反馈上级领导。
但民众对教育局的回应并不满意。有网友表示,这种做法表面上是自愿的,实际上就是强制的,如果学生不捐钱,学生可能会被老师赶出教室或者“穿小鞋”,你愿意捐也得捐、不愿意捐也得捐。也有网友质疑,教室安装风扇、空调应该是地方财政拨款的,如果确实有必要,难得不应该是学校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吗,为什么要向家长们“众筹”?
这种装修是否需要由学生家长承担费用,是自愿的,一般不会强制要求。然而这似是威胁,如果不捐款,可能会被老师赶出教室,被迫不得已。对于是否捐款,家长们却十分为难,毕竟这关系到孩子的课堂环境和学习效果。
给教室安装空调,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这本来是好事一桩,但安装空调的费用需要学生家长“众筹”,事情就变味了。
按理说,教室空调作为基础硬件设施,应该由学校配备,即使原先没有,如果想要加装也应该是学校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拨款,等经费下来后再统一安装,不能依赖家长。这种做法本质上是把原本属于学校以及主管部门的责任转移到了学生和家长的头上,实在说不上合理,或许这就是为什么当地教育局回应是“自愿原则”的原因吧。
实际上,现在“自愿原则”在一些学校运用得可谓是炉火纯青,自愿购买校服、自愿购买被褥、自愿购买教辅资料……但其实“自愿”从来不自愿。不购买校服?不让你进学校,扣分;不购买指定被褥?检查宿舍给你差评;不买值得的教辅资料?老师给你“穿小鞋”、布置的作业全是那些资料里的……总之就是让你没有好果子吃,还不如乖乖就范,权当破财消灾。
所以说,学校这类“自愿原则”的事情还是少一些为好,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学校。主管部门和学校应该尽可能为学生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减轻学生的家庭经济负担。
当然,关于如何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等方面的事情,可以多要求家长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