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协为何不杀曹操夺回权力?权臣与皇帝是如何相处的?
关于东汉末年的历史,很多人看到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时候,或多或少都有可以感觉到东汉末年的这位傀儡皇帝也并非是一个昏君。
那为什么在曹操做丞相13年,进魏王12年,共计25年的权臣生涯中,有一定政治能力的汉献帝不能除掉曹操夺回权利呢。
这个过程中,汉献帝是否真的有机会再衣带诏事件中重掌大权?要向你了解这个历史,我们得先分别从汉献帝和曹操两个角度去写入。
曹操的发家史
曹操,世人称之为“奸雄”,讨伐董卓时于初平三年,组建青州军占据了兖州。又于建安元年看到了被忽略的汉献帝,迎汉献帝至许县。
至此,便开始以汉献帝的名义发号施令,在此后,站在封建社会道德制高点的曹操斩吕布,败刘备,破袁绍,统一了北方。
我们不难看出曹操的“发家史”中,汉献帝只是个图腾般的存在,曹操的政治班底和其军事班底都与汉献帝没有直接关系。
又或者说,汉献帝只是曹操掌握话语权的一枚棋子。
因此,对于曹操而言,这枚花瓶般的棋子,能折腾出“衣带诏”已是极限中的极限了,真要他把自己杀了,那他恐怕就成了笑柄了。
汉献帝的无奈
如果把中国历史上494位皇帝排一下名次,刘协或许不是最惨的,但一定是最无奈的。
汉献帝是董卓废了汉少帝刘辩之后所立,等于说汉献帝在登基的时候就是一个傀儡皇帝。
刘协登基后,董卓自封丞相,然后加封太师,控制中央政权,纵容军队,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于是乎有了天下诸侯讨伐董卓。东汉末年彻底的天下大乱也从此开始。
董卓在受到联军威胁后,就挟持刘协迁至长安。
这个过程中,司徒王允离间了吕布,刺死了董卓。但刘协的日子并没有好过起来。董卓死后,王允吕布主持国政。
但此二人毕竟能力有限,只一个多月的时间,就被董卓的旧部李傕郭汜杀了个回马枪。吕布兵败逃亡,王允满门被杀。
于是乎,刘协又成为了李傕郭汜的笼中鸟。但李傕郭汜也并非铁板一块,二人进入长安之后就开始内斗,争抢起了刘协的“所有权”。
而主人公刘协反倒是在两人打得不可开交之际,与一众大臣一路东躲西藏,历时一年,回到了洛阳。
而当时的洛阳,已是断壁残垣,不见丝毫辉煌,甚至连吃饭都成问题,更何况他自己是逃出来的,李傕郭汜还在满世界抓他。
此刻的刘协真的就是又惊又饿又怕。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那个关键人物——曹操,带着一锅鸡汤,出现在了刘协的面前。
从这里来说,曹操确实救了刘协,至少对刘协来说,没有了温饱和人身安全上的忧虑。
刘协的反抗
曹操在挟天子以令诸侯后就开始了各种征战讨伐,一路丞相,魏公,魏王晋升,离至尊之位也就半步。
而刘协也终究不愿就这样被取代,于是开始了自己的反抗。公元200年,衣带诏事件,刘协血书衣带诏送至董承的手里,命其诛杀曹操。而后董承秘密找到了刘备、吴子兰等人,但这个过程中走漏了风声,事情终究是传到了曹操的耳朵里。
于是乎不可天下人负我的曹老板就将董承及董贵人绞杀,连带汉献帝身边的人也杀了个七七八八。
这之后,刘协的皇后伏氏也尝试联系自己的父亲伏完刺杀曹操,依旧失败。而汉献帝作为傀儡自然也无法保住伏氏。
这之后,曹操干脆将自己的女儿曹节嫁给汉献帝当皇后。而汉献帝在此之后也在没有过激烈的反抗。
曹操是权臣吗
历史上的曹操其实已经不能真的称之为权臣,因为他已经基本不是“臣”,他是一个诸侯,而“臣”这个身份不过是他发家的手段而已。
历史上典型的权臣,如吕不韦,其与嬴政前期也相处融洽,但在嬴政的绝对政治手腕之下,没有急流勇退的吕不韦,自是下场凄惨。
但也有如同时期的诸葛亮刘禅,刘备托孤于诸葛亮,此后虽军政皆出于相府,但始终以臣子身份侍奉,并无不臣之行为,也传为一段佳话。
因此,对于刘协而言,不是他不想杀曹操,也不是他没有杀过曹操,他想而且动手了,但是没有成功。
事实上,刘协的反抗不可能成功,就算成功了,也无法达到他想要的收回权力的效果。
因为他本身就没有权力,那些军队和底盘本身就是曹操自己打下来的,不是从刘协那里偷来的。
不像吕不韦和嬴政,吕不韦只是秦国和嬴政之间的中间商,去掉中间商就可以直接掌权。
刘协和曹操之间,刘协不过是曹操的请的一个代言人,本身并没有权力,自然也谈不上杀了曹操夺回权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