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学子聆听新疆历史文化,新疆文物精品展将在黄埔展出
2023年4月27日, “史证·见证·交融:在广州聆听新疆的历史文化故事”讲座活动在广州市玉岩中学开展,黄埔区师生八百余人现场聆听,活动邀请了新疆文博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自治区博物馆馆长于志勇,进行“史证·见证:讲好中国新疆历史文化故事”专题讲座,并通过录播组织全区13万中小学生收看。该活动由黄埔区教育局和黄埔区文化广电旅游局共同举办。
同时,“西出阳关——新疆文物精品展”将于 4 月 29 日启动,由广州海事博物馆携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共同举办。
认识“海丝文化”与“陆丝文化”
新疆是古代陆地丝绸之路的要冲,是今日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域,从古至今均是多种文化交融荟萃之地。黄埔南海神庙是古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而广州作为古代丝绸之路海上贸易的重要地点,是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亚欧各国文化在此交集融汇,绵延不断形成岭南多元的文化体系。
新疆文博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于志勇给学生讲述新疆历史文化故事。 马强摄
于志勇将陆丝文化从驼铃阵阵的西域新疆,带到惊涛拍岸的千年古港——黄埔,让师生认识和了解新疆灿烂的历史文化,了解海陆丝融合发展波澜壮阔的历史,见证开放包容、平等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
据悉,“西出阳关——新疆文物精品展”将于 4 月 29 日启动,由广州海事博物馆携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共同举办。汇聚了自先秦至宋元时期新疆各地区的144 件(组)精美文物,涵盖了多种文字的简牍文书资料、奢华的锦绣、精美的石窟壁画(摹本)、瑰丽的金器、生动的彩绘俑等,以“丝路雏形”“丝路华章”“丝路梵音”三个章节,呈现西域文化与中原文明交融下千年不辍的繁盛与壮阔。
玉岩中学13年培养了400多名新疆毕业生
玉岩中学新疆班从2010年开办至今,在实施教学和管理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融合教育”理念,在教学和管理形式上进行了很多探索。 13年来,共有540名新疆学生来玉岩中学新疆班就读,培养了400余名毕业生,多名学生考上浙江大学、上海交大等名校。
玉岩中学学生认真聆听讲座。 马强摄
“来到玉岩中学,学校实行混班制,我们和汉族同学交朋友非常融洽,交流过程中会分享很多有趣的传统文化,我会好好地珍惜在玉岩新疆班的学习机会!”高一(3)班学生热比艳·依斯毛说。
“从新疆来到黄埔,在玉岩中学,虽然会有饮食方面的差异,但是学校会安排结对子活动,我与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师结对。比如说我喜欢吃辣,老师说可以适当吃姜,南方湿热的气候适合,又不会伤害身体。我在这里也交了好多汉族学生朋友,我们共同的爱好是都爱学习,也很多学习方面的交流,也经常相互推荐书籍阅读,不断丰富和开阔自己的视野。”高二(16)班学生巴力根· 赛力克哈孜告诉记者。
科技赋能,助力“大思政课”建设
黄埔和新疆,两种文化的交汇,不同民族优秀文化的展示与融合,创造了黄埔教育和玉岩中学别样的校园风景。黄埔区利用“教育+文化+科技”赋能“大思政课”建设,通过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新技术新应用,助力构建大思政课育人格局,让新疆班学生广泛参与到现代科技中来。
每到节假日,区主要领导都会到新疆班慰问,向新疆班师生致以诚挚的节日问候和美好的祝福。区教育局和学校组织新疆班孩子开展共建“民族和谐林”“同读一本书、同看一部电影、共唱一首红色革命歌曲、共绘一幅民族团结图画、共办一份手抄报”、开展“走访高新企业、社区服务、勤工俭学”等8大主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