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史海寻踪

中美大豆战争,四大粮商企图合伙做空中国,为何却“兵败”中储粮

来源:绣虎读书 作者: 发布日期:2023-01-19

都说民以食为天,如果没有石油煤炭,可能大家的日子会艰苦一点,倒也没有到过不下去的地步。但是一旦没有了粮食,那等待人类社会的只有混乱与灭亡。

作为一个人口大国,粮食问题一直是自古以来的各个政府都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也经常有一些敌对势力想对我们的粮食下手,从而搞垮我们。

尤其是经济全球化后,国际上有些不怀好意的超级粮商就惦记上了我国。这些粮商究竟是什么来头?他们对中国的阴谋得逞了吗?

1954年,美国人搞出了一个便利国内粮商进入国外粮食市场的相关法案。凭借着美元霸权,以及美军的威慑力,美国人用粮食攻陷了一个又一个国家。通过粮食,美国人获得了极多利润。但是资本的天性决定着他们永远不会得到满足,所以美国人在尝到甜头后,野心越来越大,就把目光放到了中国身上。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粮食需求量极大。一旦能够攻陷中国市场,美国人能够收获数不清的财富。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美国人就有野心了。只不过当时的中国是配给粮制度,粮食长期都是比较稳定的。

为了布局,美国人也顾不上当时正在和中国搞关系正常化,大肆宣传中国粮食不够了。但是当时美国人很难进入中国的粮食市场,所以一时间无计可施。

到了2001年后,中国为了扩大改革开放的成果,经过艰难谈判加入WTO。而美国人就抓住中国加入WTO的机会,让中国农业出现了一个漏洞。当时美国人表示,要让我同意你加入WTO,那没问题,只要你们签署了中美农业合作协议就行。

当时迫于形势,我国签订了这份协议。在这份协议上,有两个主要内容,一个是取消大豆配额制,另一个就是放开对美国小麦的进口。

美国作为农业出口大国,小麦与大豆就是他们的当打产品,而集约化大规模机械生产,更是让其农产品在其他国家面前,有难以比拟的价格优势。可以说,这个中美农业合作协议的签订,对于我国农业,尤其是小麦与大豆种植,是一次巨大的灾难。

美国人处心积虑已久的农业战争终于打响了。

在小麦种植上,美国人将一种患病小麦送到了中国,导致我国小麦严重减产、虽然这种外来病患最终被克服,但是却增加了我国小麦的生产成本,使之在面对国外小麦时,缺少相应竞争力。

如果说美国人在小麦上做的文章,中国挺挺还能接受的话。那么美国对于中国大豆的进攻,对于我国来说近乎是灾难性的。

在协议签订后,美国仗着自己转基因大豆的高产便宜,大量出口到我国,大量挤压我国大豆市场,不仅抢占了大量市场份额,还让我国豆农不得不放弃国内的豆种。在2003年,准备充分的美国人开始了进攻。

首先便是舆论造势,美国官方声称有天灾,国际大豆大量减产,美国转基因大豆也减产不少。再加上西方四大粮商的插手,国际市场的大豆不断涨价。大豆价格不断攀升,国内的油商也上当了,纷纷购买囤积大量大豆。

源源不断中国的豆农与油商的金钱,流入美国人的腰包后。美国人宣布自己的大豆储量多得很,而且四大粮商也不断放出自己手中的大豆储量,大豆价格暴跌。这让国内豆农彻底崩溃,高价囤积大豆的油商也血本无归。

此外,因为没有钱来买大豆,国内油商还缴纳了60多亿的违约金,这导致很多企业都直接破产。四大粮商也就乘虚而入,控制了我国大部分的油商企业。

没有经历过国际粮食之战的中国,在这一年吃了大亏,中国似乎是一夜之间从大豆出口大国,变成了进口大国。

多年以后,人们再提起那件事,纷纷都表示。从那时开始,中国大豆已经死了。中国豆农油商血本无归的时候,西方的四大粮商却赚得盆满钵满,并在盘算着下一次玩把大的,不过他们却没想到,下一次的对手,却不好对付。

所谓的国际四大粮商,就是指ADM、邦吉、嘉吉、路易达孚四个公司。

其中,ADM公司在1902年,成立于美国明尼苏达州。当时公司创始人就俩人,一直到80年代的时候,都还是一个家族企业。

在最开始的时候,他们的产业,主要是以亚麻籽为主。到了二十一世纪后,这家企业靠着自己手上的钱,已经将手上的业务扩展到了生物油料开发和食品生产。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已经成为国际粮食市场的一大巨头。

到2009年的时候,这个员工总人数不足三万人的企业,创造了七百亿美元的营业收入,在全世界六十多个国家与地区有分支机构。靠着自己手上的粮食霸主地位,ADM围绕“金融+农业”,搞出了一整套金融体系。

其次,邦吉公司则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大粮商。1818年的时候,当时清朝还在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的时候,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诞生了邦吉公司。与ADM生来就做粮食的不同,当时荷兰作为黄金时期,邦吉最开始的生意就是做进出口贸易。

随着生意越做越大,以及荷兰的衰落,邦吉公司多次搬家,从荷兰到比利时,再到阿根廷,最后落户纽约,邦吉公司的生意也从进出口到了粮食上。由于特殊的发展历史,邦吉的基本盘主要在南美洲,与ADM啥都干一点不同,邦吉公司可以说十分专一了,只干肥料、农业、食品业三个买卖。

在ADM成立的几十年前,就在同一座城市里,已经诞生了一家粮食公司,并已经成长为如今世界第一粮商。1865年,嘉吉公司成立了,公司从最初的储运业务起家,逐渐成长为了一个农业巨头。

公司人数近二十万,遍布数十个国家与地区。在2015年,其销售收入就高达1204亿美元,算得上是美国第一大私有资本公司。在我国农业相关领域的很多地方,都能看到这个农业巨头的影子,甚至在金融、运输业,也少不了他们的参与。

除了上面那三个巨头,还有一个叫路易达孚的公司。听这个名字,估计大家都已经猜出来,这是一家起源于法国的公司。在1851年,路易达孚公司成立。这个公司如今是世界第三大粮商。

与ADM相似,路易达孚公司野心很大,并不满足于在农业领域做成就,而是随着自身实力增强,将手伸到了大宗商品国际贸易与金融业中。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订的贸易协定,路易达孚在1973年就开始和中国做生意,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中国出口棉花的国际企业。

在改革开放后,路易达孚在1994年于上海自贸区设立第一家中国子公司,并在两年后在北京建立的代表处。可以说,路易达孚很早就将手伸到了中国农业上。

这四大粮商靠着自己手上的国际粮食垄断,早就成为了美国粮食霸权的工具,帮着美国在农业上,割全世界的韭菜。不仅在中国,像当年大刀阔斧搞改革的智利,和美国冷战的超级大国苏联等,都是在美国的粮食战下吃了大亏,其中苏联更是因此加速了解体进程。

在这些并不光彩的粮食战役中,都少不了这四个大粮商的身影。

2003年,中美之间的大豆战争,美国就是在这四大粮商的帮衬下大获全胜。仅仅几年之后,美国和四大粮商想在此卷土重来,这次他们的目标是整个中国粮食市场,胃口不可谓不大。

不过这一次,中国已经有了经验,并且中国应战的选手已经做好了准备,它的名字叫中储粮。

在取得与中国的大豆战争胜利两年后,四大粮商再一次出手了。在尝到甜头后,他们这一次想要彻底击溃中国的粮食市场,彻底把中国的粮食,变成他们这些跨国公司盘中的蛋糕。

而当时美国虽然需要中国帮忙打反恐战争,但是对于能够把中国粮食命脉把在手上这件事,也是十分热心。于是2006年,四大粮商又来了。这一次,中国是如何应对过去的呢?

和上一次大豆战争一样,在粮食战开始前,同样是舆论造势。在2006年的时候,国际自然环境不太好,一些重要产粮国都爆发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其实,因为错过农业时期,以及农业技术的帮助下,对国际粮食产量影响并不大。

然而历经一两个世纪摸爬滚打的国际粮商,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他们手上有资本,而且还有美国政府撑腰,他们很快就实现了舆论造势。一时间,全世界都流传起了小麦与玉米减产的消息。

在舆论造势下,国际粮价是水涨船高。四大粮商不仅在手中囤积了大量的粮食,还狠狠割了全世界的韭菜。

在准备充足后,他们对中国下手了。当时中国政府强力稳定粮价,虽然小麦和玉米有所涨价,但是涨幅相比于国际上几倍几倍地涨,还并不算激烈。

但是在国内公知,以及国外粮价暴涨的多重作用下,随着国内小麦玉米价格有所上涨,国内粮食市场开始陷入恐慌。

与大豆不同,小麦与玉米在我国可以称得上主食了,而且受这两个农产品的价格上涨影响,水稻的价格也在开始上浮。如果中国没能处理好这一次的粮食战,那我国的小麦与玉米恐怕也将和大豆一个下场。

那将意味着我国粮食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制于西方国家,这对于国家安全来说,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承受的。因此,这场粮食战争,是我国不能输掉的战争。

为了稳定市场,我国中储粮亲自下场参战了。

多年来的储备粮食,被中储粮源源不断送入市场。为了拉低粮食价格,中储粮抛售的粮食基本和涨价前的市场价没有差别。其实当时国内粮食市场的粮食,完全够吃。中储粮不断放量,粮价就开始放缓涨价,甚至有降低的趋势了。

四大粮商这一次也是铁了心要和中国一较高低,因为他们知道,只要这一次打垮了中国,那么以后,中国的粮食命脉都将把握在他们手上。

于是四大粮商联起手来,还勾结了国际金融炒家一起,拿出了巨额资金开始收购中储粮抛售出来的粮食。在最开始的时候,四大粮商心里一点不慌。因为曾经也有国家,想要用国家的储备粮和他们硬刚,但最后只不过是延缓了粮价崩溃的时间。

而且粮价崩溃之后,这个国家的国家储备粮也被完全掏空了,可以说是血本无归。

所以当时四大粮商觉得,他们联起手来应该能干过中储粮。于是每次粮食一到市场,粮商就高价抢购了中储粮的粮食。一方面阻止中储粮稳定国内粮食市场,一方面制造出一种虚假供需关系,以此来维持粮食的高价位。

不过他们还是低估了中储粮的本事。相比于国际粮商的动作不断,中储粮却显得淡定得多,只是不断重复着放粮这一举动,而且还越放越勤快。从最开始十天放粮一次,到后来,已经两天就放粮一次了。

国际粮商手中囤积的粮食越来越多,钱也砸进去不少,已经没有多少后续资金了。之所以坚持,是想看看到底是谁先没气。

就在这节骨眼上,中储粮放出了口风。中储粮还有一亿吨的储备粮,已经够全中国人吃一年了。消息一出,国际粮商也傻了眼。虽然他们不能确定这是不是真消息,但是他们已经吃不下任何粮食了,再吃下去的资金与野心都已经消耗殆尽。

看着中储粮还在不断放出粮食,四大粮商绷不住了,他们终于爆仓了。面对国际粮价不断下跌,他们不得不降价抛售出手中的粮食回本,而中储粮在从市场上收回了之前,被国际粮商高价买去的粮食。

一来一往之间,中储粮不仅仅打赢了这场事关国家安全的粮食战,还赚了一笔。并且在这次胜利之后,中储粮乘胜追击,大量买入大豆作为储备。

再加上我国水稻品种革新,越来越多的土地也被解放出来种植大豆,中国大豆在被打压了多年之后,再次回到了中国粮食市场。而被西方资本强势占去的外资占比也不断被稀释,中国人逐步拿回了自己餐桌上的主动权。

四大粮商成立到现在,战胜了数不清的国家,还间接搞垮了苏联。他们却在中储粮面前栽了这样一个大跟头。损失惨重的他们,至少很长时间内不敢再到中国胡作非为,而随着我国农业不断发展,未来又怎么会有他们兴风作浪的舞台?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如今的我们,不用担心那些垄断的国际粮商,在国内粮食市场胡作非为,不得不感谢始终将人民放在心中的党和国家,不得不感谢我国高瞻远瞩设立的中储粮制度。

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中国人的餐桌,永远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上!当然提及中国粮食,也离不开袁隆平院士的付出。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院士的离世,对中国乃至世界都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也谨以此文,致敬伟大的袁隆平院士!

13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