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庭最可怕的,不是没钱而是没眼界
经常听到有人说:一个家庭最可怕的不是没钱,而是父母没眼界。真相是这样么?看看生活中的若干例子吧。
历经四次高考,大姑姐终于跳出农门
我先生的爷爷是很有文化的老人家,他的儿子们却秉性迥异,公公继承了老人家的衣钵做了教书育人的老教师,大爷却成长为地道的农民,两家孩子的前途也完全不一样。
七八十年代教师地位不高工资也不高,先生一家生活得很窘迫:公公在外县教书,家里地里的活儿都得婆婆自己干,供养孩子读书非常辛苦,婆婆咬紧牙根坚持着。
同时期,当村干部的大爷家日子要好过得多,四个儿子没念完初中都回家务农了,如虎添翼一般使得家里的光景比一般人家要好些。
每当春种秋收最农忙时,大爷都要说婆婆的风凉话。笑话公婆累死累活供孩子上学地里活没人帮衬,日子过得太艰难是自己找累受,觉得自己特别英明。
最让大爷笑话的是三姐,三年都没考上大学又去复读。大爷觉得公公婆婆的脑袋肯定都是叫驴踢了,一个丫头片子根本不该费那么大的功夫供她读书,不如早说个婆婆家,还能换点儿彩礼,他家三个女孩都是小学没毕业。
三姐还算争气,第四年考上了师范学校,如今在市重点高中教学,职称很高收入可观,与婆婆村里的农村妇女相比可谓是云泥之别。
婆婆家的五个孩子,全部都凭借自己的努力跳出农门,在那个村里是唯一的一户人家,可谓苦尽甘来。大爷家的孩子们全部还在那个村里生活,都是最底层的农民,彼此为蝇头小利勾心斗角。
七十岁时,大爷摔断了腿,儿女们彼此推诿没有人主张治疗,自己在小黑屋里苦苦的熬着,排班送饭都经常脱节,最终因为不被赡养而自尽。
婆婆早就被儿女接到了城里享福,七八十岁时坐着飞机游遍了中国。90岁时摔断了腿,医生因为其脑梗心梗而不建议手术,儿女们还是积极创造条件成功手术,术后更是24小时小心呵护。
小孩子是踩在父母的肩膀上看世界的
中国诗词大会主持人董卿是家喻户晓的才女,她的成功就离不开她父亲小时候的教导,因诗词大会而走红的武亦姝也是这样的,有眼界的父母让孩子的世界更宽广。
武亦姝可是个妙语连珠叫人不得不叹服的姑娘,是才女加学霸,甚至秒杀诗刊编辑彭敏。不仅诗词储备量惊人,更以高分考取清华大学,叫人叹为观止。
这个饱读诗书的姑娘,她的成功绝非偶然,可以说也是她的家庭成长环境造就了她。在大上海身为大律师的父亲,不可能不忙,却能够每天四点半就关掉手机专心陪孩子,这一点有多少家长能做到呢?
杨绛先生也曾说过:“好的教育榜样作用很重要。”杨绛先生的父亲,并没有怎样去刻意要求女儿读书,而是通过行为去影响她,使得杨绛先生自小爱上读书。
等到杨绛先生做了母亲以后,很自然的,她又以身作则的影响着自己的女儿,这就是榜样的作用。教育其实不用言语不用鞭责,好的言行潜移默化就影响着孩子。
境界高的父母都会努力提升自己的眼界,扩大人生格局。让孩子站在自己的肩上,更早得看到他们想要的东西,让孩子长出飞翔的翅膀,真正的赢在起跑线上。
要强的母亲,培养出优秀的女儿
这个是远亲家的一个姑娘,90年的,自小漂亮可人,是爸爸妈妈的心头肉。爸爸非常惯孩子,不愿女儿吃一点苦,妈妈疼孩子更有远见。
小城里钢琴还是稀罕物的时候,妈妈就咬咬牙花几万块钱买了钢琴让孩子学,妈妈对孩子的文化课要求也很高,爸爸总是在各方面悄悄的给孩子松绑,幸亏妈妈盯得紧,孩子成长的路上都是比较出色的。
大学毕业后,爸爸就想让孩子早点回到家乡工作,妈妈鼓励孩子考研。研究生毕业后,爸爸希望孩子能考个老师稳稳当当的工作,妈妈先是陪孩子报了一个选调生的考试,考取了当地的乡镇干部。
同时妈妈在网上广撒网搜集招聘信息,孩子学的是土木工程,恰巧当年中央军委某部门招此专业的文职干部,妈妈鼓励女儿报了名,还真就过关斩将考中了。放榜时,女儿已做了一个月的乡镇干部。
家里因此有了巨大的分歧:妈妈支持女儿去北京谋求更大的发展,爸爸希望女儿留在家乡,他能天天看得见。最终,爸爸向母女俩妥协了。
新的工作单位里,都是些朴素的学霸型理科女。这姑娘不仅模样俏,琴棋书画样样通,像一颗耀眼的明珠惹人爱,很快就接到了若干爱情的橄榄枝,妈妈却不着急,让她慢慢来。
一年后,某重要部门的某位才俊发现了她,一见倾心魂不守舍,执着追求。至此,远方的妈妈终于让她点头接受,一年后喜结连理,房与车都不在话下,在北京城她不用做房奴,爱情事业双丰收,而且是大丰收。
这结局也和眼界有关系吧?所以才会有人说,父母的眼界和格局,藏着孩子20年后的样子。愿我们都能成为眼界宽格局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