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半夜给老师发信息,第二天发现被拉黑,如何和老师正确交流?
孩子是每对父母的心头肉,等孩子上了学之后,一天有大半的时间看不到,很多父母生怕孩子在学校受到委屈。
为此有很多家长明着暗着送老师礼物,希望老师能对自己的孩子好一点。现在又是个通讯发达的时代,很多家长在有了老师的微信之后更是积极沟通,生怕孩子受了怠慢。
朋友的幼儿园最近在选小标兵,目的是鼓励孩子养成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家长也都很支持。
活动进行了三周了,李老师班上有个男生还没有评上,没想到孩子妈妈却在半夜给李老师发来了微信“质问”,并对老师的工作给予了“指导”。
当时已经12点多了,李老师看完后内容后,气得她当即就把学生家长拉黑了,静音、睡觉。
结果第二天起来就看到那个家长把截图发到了朋友圈,结果,这回家长都是站老师这边的,因为这位家长半夜发微信的行为,还有这位微信的语气都让人无法忍受。
老师拉黑学生家长微信的行为这里并不鼓励,但是半夜骚扰老师的行为,更恶劣。
家长和老师经常联系是好事,但是老师并不是24小时工作,他也有生活,而且老师并不只有一个学生,作为老师更重要的是一视同仁。
像文中这位妈妈为孩子寻求特殊照顾以求公平的行为,已经妨碍了老师“一碗水端平”。
家长爱自己的孩子对孩子特别关爱无可厚非,和老师联系亲密也是为了老师照顾孩子,其家长没有错,只是渠道变了,也更透明了。
其实老师也想多了解学生,但是现在一些家长的行为也令老师不堪其扰,本该是促进有效沟通的微信却成了彼此的隐形负担。
家长如何和老师正确交流?
1.尊重老师
人和人之间说话本来就应该有基本的礼貌,在过去,老师是像父母一样的存在,所以家长更应该尊重老师,也能更好地给孩子树立尊师重道的榜样。
除了平时说话,网络聊天也要讲究社交礼仪,不能有事没事半夜打扰人家休息,也不能私下说老师的坏话,更不能和孩子说老师不好。
如果对老师的行为有什么不满的地方可以私下解决,不能背后说别人的坏话,对自己的影响也不好。
2.注意语言
有的家长平时很冷静,但是在遇到孩子的问题上往往失去理智,容易情绪激动,这种情况下容易对老师说一些不敬的话。
无论老师对错与否,家长们都要言辞恰当,尽量心平气和的陈述事实,更不能骂人说脏话,除了让老师和听者反感,对孩子影响也不好。
3.要理解老师,相信老师的专业
老师能在学校教书也是经历了刻苦的学习和学校的审核的,大部分在教学上都是非常专业的。家长们千万不要读了几本育儿书,看了一些育儿的视频就质疑老师的工作能力。
尤其不能出现质问的语气,和老师在教学和育儿上的交流要以探讨为主,即使觉得老师的做法不好,也不能对老师的工作指手画脚。
老师和家长都是普通人,也是陌生人,但是因为孩子链接到了一起,也是一种缘分,大家都有一个目的,就是希望孩子能够身心健康的成长,从这一点来看,家长和老师是统一战线的战友,这才是对孩子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