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史海寻踪

刘娥:从二婚歌女到太后,龙袍都穿了,为何没称帝?

来源:寒叔说史 作者: 发布日期:2022-11-24

01 灰姑娘翻身

公元969年刘娥出生在四川,有一种说法说刘娥父亲的家族并不是普通人家,祖父曾经做过将军,父亲也做过刺史。不过后世也有人质疑这个家世是刘娥入宫后伪造的,目的是掩盖自己“卑贱的出身”。

章献明肃刘皇后,其先家太原,后徙益州,为华阳人。祖延庆,在晋、汉间为右骁卫大将军;父通,虎捷都指挥使、嘉州刺史,从征太原,道卒。后,通第二女也。

刘娥身世真假我们暂且不论,但是刘娥出生后父母双亡被寄养在外婆家却是不争的事实。刘娥的外婆史书上没有记载,其家境想来应该不是太好,否则刘娥也不会成为一个歌女。歌女刘娥歌声动听,还善于播鼗(一种类似拨浪鼓的乐器)。刘娥后来嫁给了一个叫龚美的银匠,成亲之后夫妻二人来到汴梁谋生。

大城市的生活不容易,夫妻二人生活毫无起色,越来越艰难。龚美就准备卖掉刘娥,好换一笔钱继续生活下去。只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次交易会给刘娥的人生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

龚美将刘娥卖给了一个叫张耆的人,这个张耆是宋真宗第三子赵恒(时名赵元休,本文统一称为赵恒)身边的指挥使。他将刘娥推荐给了赵恒。赵恒见了刘娥之后,非常喜爱,对刘娥特别宠爱。两人如漆似胶,常常黏在一起。

宋太宗见赵恒憔悴消瘦,就问赵恒的乳母,皇子身边最近有什么人?赵恒的乳母本来就看不起出身民间的歌女刘娥,就把刘娥的情况添油加醋地告诉了太宗。宋太宗听到皇子居然和来历不明的民女整日厮混,非常生气。盛怒之下,宋太宗命令赵恒立刻把刘娥赶出王府,随后又把大臣潘美的女儿赐婚给了赵恒。赵恒见父亲盛怒,也只得遵从。

但是不知道是刘娥的魅力太大,还是赵恒真的有情有义,刘娥虽然搬出了王府,但是赵恒却把他安置在张耆的家中居住。

就这样,刘娥成了赵恒的地下情人。

公元997年,宋太宗去世,赵恒继承了大统,是为宋真宗。赵恒登基之后,就将刘娥招入宫中。

公元1004年,刘娥被封为四品美人。这之后,刘娥又接连晋升为修仪、德妃。她的前夫龚美改姓刘,摇身一变成了她的兄长。

至此,当年的“灰姑娘”——歌女刘娥完成了自己人生的逆袭,从社会的底层跃升到了上层社会。

02 “狸猫换太子”当上皇后

公元1007年,郭皇后去世。宋真宗终于等来了扶正刘娥的机会,他要册封刘娥为皇后。但宋真宗的这个想法,遭到了寇准等重臣的强烈反对。他们反对的理由有两个:一是刘娥出身低微“以为出于侧微,不可”;二是刘娥没有生下皇子。在朝臣的反对之下,刘娥封后就暂时搁置了下来,而这也给后来刘娥当权后贬斥寇准等人埋下了伏笔。

图片来自于《忘川风华录》手游

公元1010年,刘娥的侍女李氏受真宗宠幸,为宋真宗生下了当时唯一的皇子。刘娥便将这个孩子当做自己的儿子这也是日后演艺小说里“狸猫换太子”的原型。而这个孩子就是日后的宋仁宗。宋真宗借此旧事重提,要册封刘娥为皇后,无奈大臣们还是反对,又搁置了两年。

公元1012年,刘娥终于成为皇后。这一年,刘娥43岁。她的大部分年华都给了宋真宗,人到中年终于登上皇后宝座,也算是对得起她多年的苦熬。

当了皇后之后,刘娥处理后宫的事情总是有理有据,把后宫管理得妥妥帖帖。真宗退朝批改奏章时,刘娥常常陪伴左右,有时也会给真宗出主意。刘娥的言行“谨恭密,益为帝所倚信”,宋真宗也越发信任她。照理说刘娥所受的教育是不足以支撑她做这些事的,唯一的解释就是刘娥在那些等待的岁月里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在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并最终达到了史书上记载的“晓书史,闻朝廷事,能记其本末”的能力

后来宋真宗病重无法上朝,刘娥担负起了处理国事的重任。公元1022年,宋真宗驾崩。刘娥的“儿子”宋仁宗即位,但是此时新帝还年幼,刘娥顺理成章地成了大宋皇朝的实际话事人“ 军国大事权取皇太后(刘娥)处置”,这个话事人刘娥一当就是11年。

03 主动放弃称帝

在刘娥掌权的11年里,她已经成为北宋事实上的君主。

公元1024年,刘娥甚至已经身穿帝王龙袍接受宋仁宗和群臣所上尊号:应元崇德仁寿慈圣皇太后。公元1033年,刘娥还穿着帝王衮服,在太庙祭祀宋太祖等宋朝历代帝王。只是刘娥对帝王衮服做了删减,并且没有佩剑。

凡此种种,我们很难说刘娥没有称帝的野心,毕竟武则天的事迹就在眼前。刘娥离皇帝宝座也只有一步之遥,只要再往前一步,刘娥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女皇。

图片来自于《忘川风华录》手游

而朝臣也分作两派,一派自然是拼命反对,另一派就拼命劝进,想做从龙之臣。殿中丞方仲弓上书,请刘娥“行武后故事”;宰相程琳亦献上《武后临朝图》,均暗示刘娥称帝。

尽管有朝臣的劝进,刘娥自身也有不小的企图,但是为什么终刘娥一生,她都没有称帝呢?

有一种说法是认为刘娥和宋真宗感情深厚,她自认为如果称帝就对不起宋真宗对不起赵氏家族,于情于理都跨不过自己心理最后一道关。这一派的依据大多是鲁宗道和刘娥的一番对话:

刘娥问:唐之武后是什么样的女主
鲁宗道回答:唐之罪人

史书上的记载刘娥听了之后“默然”。

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我认为不然,或者说在最终影响刘娥是否称帝的因素中,刘娥对宋真宗的感情只是其中一个很小的因素。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刘娥不具备真正称帝的实力。

武则天能够称帝是因为她背后有整个武氏利益集团在支持她,希望从武则天的称帝中把利益最大化;而刘娥呢,她本身是一个孤女,没有家人,身后并没有所谓武则天那样庞大的利益集团;缺乏得力支持,刘娥如何能称帝?

而另一方面,尽管刘娥清洗了寇准、丁谓等政敌,但是整个朝臣班子都是宋真宗留下来的。没有人是刘娥真正意义上的心腹。群臣接受你临朝听政,是因为你代表了宋真宗,是因为宋仁宗还小,而不是认可你当皇帝。宋朝的士大夫们效忠的是赵家,而不是刘氏——何况刘氏没有根基,甚至没有自己的亲生儿子,刘娥就算称帝百年之后皇位还是赵家人的。到时这些支持刘娥登基的人会不会被新君清算呢?这笔账相信那些大臣们算得比谁都清楚。

当皇帝要掌握军权,而军方同样不买刘娥的帐。加上北宋吸取了唐和五代的教训,分散了权力。重文轻武,武将地位大幅下降,因此刘娥即使获得了个别军方人士的支持,也难以成气候。

综上所述,笔者更倾向于刘娥是深知自己没有实力没有能力真正登基称帝,所以才主动放弃称帝,将自己定格在北宋的皇太后,而不是北宋的女皇。

图片来自于《忘川风华录》手游

公元1033年3月,刘娥病逝。从民间孤女到垂帘听政,再到几乎称帝而又主动放弃,大宋历史上最传奇的女人就此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她最终没有效法武则天,迈出实质性称帝的那一步。刘娥死后,谥号“章献明肃”皇后。后人对刘娥都给予了较为正面的评价,《宋史》评价刘娥“当天圣、明道间,天子富于春秋,母后称制,而内外肃然,纪纲具举”;司马光说她“保护圣躬,纲纪四方,进贤退奸,镇抚中外,于赵氏实有大功”

13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