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打扫了3年,还是可以捡到将士的尸骨...
李自成
01
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十九日,闯王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在煤山上吊自尽,立国276年的大明王朝终于走到了末路。
李自成作为崇祯“遗产”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已经把长江以北的绝大部分地区收入囊中。
虽然李自成还没打过长江去,不过南边很好解决:
1、东南部的明朝诸臣一盘散沙,又都是地方驻军,能野战的部队之前基本被扫光了,大顺军可以轻易扫平他们;
2、西南部的张献忠,拿下也很简单,因为张献忠的实控区域比李自成小太多,光算体量都可以轻松碾压。
至于关外的大清,李自成之前没交过手,不过也不担心,女真人和明朝互相打了二十多年,也就占了辽东一块巴掌大的地方,论推进速度比李自成慢多了。
只要守好山海关等几个据点,他们且进不来呢。
因此,李自成给山海关守将吴三桂寄去了一封由他父亲吴襄写的招降书。
02
按一般人的想法,只要吴三桂不傻,肯定会立刻开门投降的。
为什么呢?
应该说,当时吴三桂的内心是万分挣扎的。
他有三条路可以选择:
1、投降李自成;
2、投靠关外的大清;
3、谁也不投,守住山海关这座孤城为大明流尽最后一滴血。
其实这里面的第3条是没有意义的,李自成进京之路一路高歌,各地投降的明军多如牛毛,爱国情怀在现实情况对比下,多少显得有些苍白无力。
投靠大清?此时也不是最优选。
如果贸然跟清廷接洽投降事宜,肯定卖不上一个好价钱,还会被人戳着脊梁骨骂到死。
而李自成对吴三桂还算客气,先送吴三桂本人黄金一千两、白银一万两、锦缎一千匹,另赏关宁军全军四万两犒赏银;
只要吴三桂投降,北京方面将一次性拨给关宁军四个月口粮,吴襄和吴三桂都有侯爵爵位(大顺军没有封过公,连李自成手下第一武将刘宗敏都是汝侯)。
当然,如果吴三桂不投降,那他老子吴襄和全家35口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将会得不到保证。
因此,吴三桂其实也不用反复考虑,进京拜见李自成才是唯一正确的道路。
03
于是他把山海关兵权交给了原蓟镇总兵、现大顺降官老同事唐通,再次踏上了去北京的路。
可刚走到半路,吴三桂收到了不愉快的消息:北京城里的农民军正在搞拷掠索饷,把他爹吴襄都给抓了!
吴三桂觉得奇怪,现在他手握重兵,李自成用的着他,为什么会把自己的爹抓起来呢?
这里面肯定有什么误会,算了,见了李自成解释一番就会好的吧?
走了没多远,又一个坏消息传来:他的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的好兄弟刘宗敏强X了!
我艹!还当我是男人吗?
不忍了!
于是,吴三桂立刻调转马头东返,对唐通发起了突然袭击。
唐通一脸懵逼,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唐通不属于辽东系的人,在关宁军中毫无威信,自然不是吴三桂的对手。
吴三桂占据了山海关,唐通逃回北京。
陈圆圆
04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这件事情,因为大诗人吴伟业的《圆圆曲》的出世,在几百年之后还被人所熟知。
虽然后来吴三桂在给父亲吴襄的家书中亲自坦言,降而复叛的原因就是:
“前日因探报刘宗敏掠去陈妾......呜呼哀哉,今生不能复见,所以起兵杀贼殆尽......”
不过,我们细究其中深层次的原因:
在明末那个互相给人送小妾见怪不怪的大环境下,陈圆圆名列“秦淮八妓”,自小迎来送往,和各大名士也都闹过“绯闻”,也不是什么清纯女人。
陈圆圆本身就是外戚田弘遇送给吴三桂的一件“商品”。
吴三桂有多喜欢陈圆圆?此处要打一个疑问号。
那为什么吴三桂会如此的两面三刀呢?
很简单,这一切都是吴三桂自导自演的一出戏。
吴三桂很明白,以自己目前的实力,无论单独面对的是农民军还是清军,都是扛不住的,投降也是会泯然众人,不出挑;
所以只能单等农民军和清军在山海关下打一仗,自己乘利取便,将自身优势最大化。
而他之前之所以要向李自成投降,其实是在关外的多尔衮打提前量:
你的动作再不快点,我就要投向李自成的怀抱了!
05
四月五日,吴三桂发布著名的“与父决裂书”:
“吾父督理御营,势非小弱,巍巍百雉,何致一、二日内便已失坠?使儿卷甲赴关,事己后期,可悲可恨!......父既不能为忠臣,儿亦安能为孝子乎?儿与父诀,请自今日。父不早图,贼虽置父鼎俎之旁以诱三桂不顾也。”
消息传到北京的时候,李自成在干什么呢?
答:计划登基称帝。
虽然李自成在年初的时候,已经在西安称过一次皇帝,但在天下人看来,那次只是个草台班子,不足以正式宣告大顺朝廷定鼎天下。
顺治,先在沈阳登基,后来入关又在北京祭告天地再来一次,一样的道理。
在了解完吴三桂降而复叛的原因,李自成把刘宗敏叫到身边训了一顿。
但刘宗敏并不认为自己犯了多大的错误,跟着大哥打了那么多年天下,玩个把女人又算个啥?
李自成也不可能因为这个事就跟刘宗敏翻脸。
他做了两手准备:
一边继续让吴襄给儿子写信;
一边集结兵马,储存粮草,准备亲征山海关,时间定在了四月十三日。
虽然李自成并没有把吴三桂看得太重,但登基大典前的好心情都让这家伙败完了,你既然不投降,我就自己去接收。
就在李自成出发的前一天,北京忽然接到蓟镇方向传来的情报,清军从沈阳起兵,意图继续从蒙古绕道走居庸关入关。
虽然李自成从来没跟清军交过手,不知道对方的斤两,但最基本的“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道理他是懂的。
所以李自成改变了踏平山海关的主意,希望再次劝降吴三桂,为此还特意带上了前明太子朱慈烺、定王朱慈炯,还有吴襄、陈圆圆一起随军。
06
按照正常的行军速度,从北京到山海关,最多五天。
但大顺军却走了整整八天。
之所以这么慢,是因为路上出了一点小状况。
李自成在三河遇到了吴三桂派来的使者,来人是这么说的:
吴军门冷静下来,深感自己一时糊涂,经过慎重考虑,还是觉得投降大顺皇帝靠谱。
但吴军门手下的一些兵士怕被找后账,所以现在内部意见很不统一。
恳请大顺军放缓行军速度,容吴军门做做大头兵们的思想工作,以免产生不愉快。
这番话恰好打在了李自成的七寸上。
于是李自成又派出降官去跟吴三桂接触,给了吴三桂三天时间。
后来的事实证明,正是这平平无奇的三天,改变了整个历史的进程。
如果李自成可以以快打快击败吴三桂,接手山海关,那后面也就没多尔衮什么事了。
吴三桂按下了李自成,转头就催关外的多尔衮火速进兵。
吴三桂明面上还不想给满人当狗腿子,他找多尔衮谈的也是借兵击败李自成,以求收复北京。
但多尔衮不让他占便宜:你是什么身份?跟我借兵?直接投降算了。
多尔衮
就这样,吴三桂和多尔衮磨嘴皮子,一直磨到四月二十号,李自成已经逼近山海关了。
多尔衮再不来,山海关万一被攻破,吴三桂就彻底没戏唱了。
吴三桂不得不放下身段,直接请求多尔衮“幸王速整虎旅,直入山海,首尾夹攻,逆贼可擒”。
多尔衮果断下令,所有骑兵一律轻装,全速前进。
仅用一昼夜,长途奔袭240多里地,于四月二十一日早晨,就抵达了距离山海关城仅15里的欢喜岭。
多尔衮才下令全军休息。
李自成和多尔衮都就位了,接下来就轮到吴三桂表演了。
07
来到山海关下,面对吴三桂的欢迎方式(明晃晃的大刀列阵以待),他终于明白自己被算计了,下令猛攻。
这里要特地说明一下——
山海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修的固若金汤,指的是山海关东门,为了防备清军,特地搞成了高15米厚7米的铁王八壳子,一般大炮轰不开。
但对内地的西门,防御能力基本没有。
所以,面对李自成,吴军与其婴城自守,还不如玩骑兵对冲的胜算来的大。
关宁军作为明军第一野战力量,名头也不是吹出来的,和占据人数优势、士气正旺的农民军打得难解难分,“连杀数十余阵”。
李自成见状,一边放弃正面强攻山海关,转而调集兵马进攻山海关旁边的几个卫星城堡,分散吴军的注意力;
一边派唐通率领本部人马,从山海关以北三十公里的九门口长城绕道,以期实现两面夹击。
可当唐通带着人绕到山海关以北的一片石时,却遭到了清军的攻击。
唐通还是一如既往的懵逼,被清军冲得七零八落,死伤大半。
和大众的固有印象不同的是,一片石战役,其实是大顺农民军和清军的前哨遭遇战。
农民军虽然输了,但并没有伤筋动骨,但它促使李自成重新考虑起了他和吴三桂之间的关系。
李自成觉得,如果他再和吴三桂火并下去,最终收益最大的是多尔衮。
所以他再一次决定以战迫和,跟吴三桂订立盟约,山海关我不要了,我也承认你的割据状态。
吴三桂也就坡下驴,双方签下了城下之盟,罢兵停战:
李自成交还吴三桂亲眷和朱慈烺;
吴三桂答应以后帮着大顺朝打大清。
李岳瑞《春冰室野乘》载:
闯又为誓书与三桂云:‘大明朝义兴皇帝,使监国大学士平南王吴三桂,尚义伯总兵官唐通;大顺朝永昌皇帝,使兵政府尚书王则尧、张若麒,于甲申四月廿二日立誓于山海关。自誓之后,各守本有疆土,不相侵越。......如北兵侵掠,合力攻击,休戚相共。有渝此盟,天地殛之。’
注:这个“义兴皇帝”即为崇祯太子朱慈烺。
订立完盟约之后,李自成即准备撤兵返回北京。
接下来,吴三桂的骚操作就来了——
他直接拿着还没干透的盟约去找了多尔衮!
那意思很明显,你的offer我早收到了,你看对面给我开出的条件,你自己掂量着办。
多尔衮也不含糊,直接给了吴三桂一顶平西王的帽子,地位和比他早投降十几年的尚可喜、耿仲明、孔有德相差无几。
08
吴三桂和清军合流,李自成毫无准备,后果可想而知。
四月二十三日,有了清军撑腰的吴三桂,顿觉神清气爽,出城向农民军挑战。
李自成气疯了,双方都搬出了家底,在山海关外的石河排兵列阵。
农民军自恃人数占优,率先发起攻击。
李自成祭出了自己的必胜法宝“三堵墙”战术——三排重甲骑兵冲向吴军阵内,有进无退!
双方一直从辰时(7-9点)杀到午时(11-13点),吴军阵上防线开始松动,显露出颓势。
而就在李自成认为自己赢定了的时候,清军从吴军右翼绕到阵前,接力开始冲杀。
更吊诡的是,此时战场上突然刮起一阵大风,风向正冲着农民军!吹的他们连眼睛都睁不开。
趁你病,要你命!
数万清军精锐朝农民撞了过去,战场形势一瞬间发生了逆转。
《甲申传信录》载:
“待三桂将败,即挥英王、豫王分左右翼以进。时逆成(李自成)亦挟太子登高督战,贼众三面围三桂,势危急,忽有白标兵二队,使出其后,如发风涌潮,所到之处,无不披靡。逆成顿足叹曰:‘此必北兵也,三桂真挟北兵来矣!’”
数万农民军被杀,精锐尽失。
事后,战场打扫了将近三年,老百姓还是可以拾到阵亡将士的尸骨。
李自成
09
李自成狼狈逃回北京,仅用了三日夜。
如果他来时有这个行军速度,一定不是这种结果。
至此,李自成已经丧失了争夺天下的主动权。
四月二十九日,李自成在紫禁城武英殿即皇帝位,怎么看怎么像哄着自己玩儿。
随后,他放火烧宫,撤退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