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几点上课才能保证睡眠?家长说出真心话,早自习真的没必要
随着人们对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很多人发现,现在的中小学生,每天课业压力太大,明明“豆丁”大的孩子,却要背上几斤甚至十几斤的书包。
前一天做功课到深夜,第二天又要早早爬起去上学,长期以往,严重地影响到了中小学生的健康发育。
面对这样的现状,教育部终于出手了,针对中小学生睡眠问题,教育部做出要求,学生上课时间被延后,不少学生听见消息后,纷纷表示:终于可以睡到自然了。
中小学生迎来好消息,教育部调整:中小学生“上课时间”
在过去,中小学上学的时间,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尤其是一些“重点学校”,为提升学生的升学率,会为学生开设“早自习”。
明明是8点才正式上课,可学生为了赶早自习,必须7:20以前就到校,这就意味着学生必须6:30半之前就起床,这样才有洗漱、吃饭和通勤的时间。
当然,如果学生家住得比较远,早上5点多钟起床,也是常事。
对此教育部作出新规定:中小学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
其中,小学上午上课的时间,应该不早于8:20;中学不早于8:00。
通知一出,各地学校都开始纷纷执行,部分地区更是增设的“午休课”,只为保证中小学生的睡眠时间。
没有了早自习不说,上课时间也被延后了,面对突如其来的幸福,很多学生都非常兴奋。
学生几点上课才能保证睡眠?家长说出真心话,早自习真的没必要
面对中小学上课时间的延后,开心的不只是学生,还有老师们。在以前,学生需要早起上早自习或早操,老师也要跟着早到,尤其是班主任,很多都是每天7点就要到校。
学生上课时间被调整以后,老师们也能睡一个好觉了。当然这并不是老师们最关注的点。
真正让老师们开心的是,他们发现学生的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老师反映:自从上课时间被调整到8点以后,学生上课明显更专注了。
再也没有学生,因为睡眠不足,而在上午一二节课上“打瞌睡”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明显提升了很多。
从学习角度来看,延后上课时间并没有影响到孩子的成绩,反而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不少家长也表示,早自习真的没必要。
家长提出不同意见:上课被延迟,孩子的接送该怎么办?
不过,也有一部分家长提出了不同意见,这部分家长并不赞成,学校延后学生上课时间。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考虑到学生们接送的问题,很多家长的上班时间都在8点钟左右,如果选择送孩子上学,那么家长势必要耽误自己的上班时间。
学校延后学生上课时间以后,部分家长不得不让学生自己上下学。
其实家长对此无需感到焦虑,无论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都应该尽早学会独立。
小学和初中多是按片区划分,学校距离家里其实并不算远,即使学生真的住得比较远,也可以申请乘坐学校的校车,还是比较方便的。
想要保证学生睡眠,还需家长们的配合
保证学生的睡眠,不但是从孩子的身体考虑,更是从学生的学习出发,研究表明:缺乏睡眠的孩子,计算能力、记忆力等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让学生睡好了,他们的大脑才能得到休息,成绩才能得到大幅提高。
· 提高写作业的效率
我们不难发现,同一个班级的学生,有的孩子每天都能按时完成作业,可有的学生却要写到深夜。
明明都是同样的作业量,为什么造成了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呢?
其实很多时候,学生之所以会晚睡,并不是因为老师留了太多作业,而是学生们太磨蹭,家长应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业的效率。
· 课外练习要适量
另外,一部分家长可能会为学生,布置课外作业,这里并不建议家长,给学生布置太多课外作业。
尤其是在学生,校内课业压力已经很大的前提下,家长应该帮学生减压,并不是再给学生找更多作业。
当然也有一部分学生,睡眠不足是因为自控力不足,家长一定要严格把控好各种电子设备,尤其是手机。
除学习需要外,家长一定要保管好这些电子设备,帮助学生养成自律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