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之窗

《小欢喜》热播,这对父母的处理方式最值得我们学习

来源:哎T有 作者: 发布日期:2022-09-06

相信在这八月份,有一部关于教育的电视剧你一定听过,甚至看过:那就是《小欢喜》。六月高考,七月八月等待录取通知书,九月开启大学人生,这是我们今年夏天的节奏。在八月过渡的过程中,我们迎来了小欢喜。小欢喜讲的是什么呢?讲述了要高考的三组家庭的喜怒哀乐的故事。关于这部和教育有关的电视剧,大家最多的感受就是,真实。真实到什么地步?妈妈怎么训孩子的,基本上是和现实中我们的父母一字不落的相同。既然真实,那么这其实是一部反映了当下典型的中国式家长的一部良心剧,我们从这三组家庭中,可以反思出什么,哪一对父母的处理方式最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一一来看。

第一组家庭:离异单亲。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很常见的家庭。陶虹饰演的宋倩和沙溢饰演的乔卫东感情破裂离婚了,女儿乔英子跟着妈妈生活。由于婚姻失败,宋倩寄托在女儿乔英子身上的希望比一般人要厚重的多。因为她想要争口气。那么这样沉重的寄托带来的必然是压迫性的行为,比如,她与女儿的亲子关系,被大家戏称为“中国恋爱式母女”。为什么呢,简单来说,宋倩的生活,除了工作,就都是女儿。每天不厌其烦的给女儿熬药汤,补脑补血补营养,因为女儿是学霸,女儿得一直学习好,在女儿的房间装上了隔音墙,和用来监视的玻璃,只是为了让自己无时不刻的可以知道女儿的动态。

很可怕,对吗?这样的母爱如同一天要360个连环call的女朋友一样,让人窒息。身为女儿,乔英子深

深地知道母亲的不如意,但是母亲的行为她并不喜欢,她心疼母亲,又反感母亲,这让她的性格变得拧巴,辛苦。因为离婚了,宋倩对前夫乔卫东一直不待见。这让乔英子失去了很多的父爱。后来乔英子能够接受父亲的新欢,并不是真的在接受,而是在妥协,她需要,需要父亲的爱,所以她妥协。其实乔英子比母亲更懂得爱,但是乔英子在母亲的高压下,生活的并不快乐。

像这样的单身家庭然后给予孩子十分重的压力的,在我们生活真的太常见。家长孩子都生活得辛苦而拧巴。要解决问题,首先我们要从根本出发。单身母亲为什么压力大,为什么对孩子要时时刻刻监控?因为她在害怕。害怕自己会像被丈夫抛弃一样,再被孩子抛弃。孩子当然是不会抛弃她的,但是从她的内心出发, 她没有安全感,孩子一旦不听话,不受她控制,她就感觉自己脱轨了,生活不受控制了。所以如果你也有同样的亲子关系,首先要找到自己的安全感。让自己除了工作和孩子之外,还有其他让你保持自我与欢乐的方式。不要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孩子身上,爱太沉重,会让人窒息。

第二组家庭:虎妈猫爸。典型的中国式父母家庭。海清饰演的童文洁和黄磊饰演的方圆是一对夫妻,文洁在家中凶悍,强势,方圆则是随和,中庸。两个人算是中产家庭。文洁的口头禅是要死了,文洁的标志动作是上手打。文洁最让人共鸣的是这段话:你不要叫我妈,我不是你妈,你没错,我错了,我为什么要生下你,我就不该生你,你脑子里天天在想什么,你是不是真的不知道现在高几了,你现在高三了,学习学习不灵,打架打架门清。看起来是不是文洁一心想要孩子好好学习?其实也不是得,当有一天在谈心,孩子问她,学习重要还是真本事重要,她的问答首先是真本事重要,但是紧跟着说了一句,但是你要用你的真本事给妈妈对付个学历。

可见,文洁这样的家长,并不是只知道分数。但是文洁们为什么还天天强调成绩?因为文洁们也怕。在谈心的时候文洁对儿子吐露了自己的心声:我们家没有背景,只能靠自己。文洁怕,文洁们很多都是自己白手起家一步一步拼起来的, 其中的心酸苦楚只有自己知道,他们怕,怕孩子以后没有好的未来,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现在想要出人头地也越来越难。针对文洁这样的家长,首先我们要收起自己的怕,其实现在有很多路径可以让自己成为一个成功人士,自媒体的兴起让很多有想法的年轻人可以获得你所不能想象的成功。下一代又下一代的生活方式,他们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废柴。

第三组家庭:高干家庭。王硕辉饰演的季胜利,和咏梅饰演的刘静,在和上面的两队比起来,是比较和睦的。在处理孩子的问题的方式上也是最合理的,他们的问题是儿子季杨杨,小的时候是跟着姥爷长大的,隔代亲妈,孩子被宠溺得不行,现在正处于叛逆期。虽然平时看起来叛逆,但是我们分析一下叛逆的原因:其实无非是想让爸爸妈妈多关注自己一点,其实内心谁不希望全家可以好好团聚呢?

与孩子相处,其实最需要的是好好平等的沟通,而不是像文洁一样,一味的打骂,或者像宋茜一样,一味的施压。我们来看看季胜利是怎么处理和孩子的关系的。他知道自己与孩子的观念有所差异,所以他愿意主动接近孩子的爱好,孩子的爱好是赛车,所以,前一秒,他还是一个西装笔挺的干部,后一秒,他就挺着大肚子,把自己塞进明显太小的赛车服里,钻进赛车里,感受孩子的速度与激情。妈妈也一向温柔体贴,用爱感化孩子。但是,这组家庭为什么会出现孩子叛逆的情况,根本原因是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太少。在孩子小的时候没能好好地陪伴在身边,所以这组家庭当然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多给予陪伴。

三组家庭看下来,各有各的难念的经,也各有各的处理方式。编者今天从根本上分析了各个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最后,想用纪伯伦的诗作为结尾送给大家: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的子女。是生命自身的渴望,他们经你而生,但非出自于你,他们虽然和你在一起,却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他们爱,但别把你的思想也给他们,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的房子可以供他们安身,但无法让他们的灵魂安住,因为他们的灵魂,住在明日之屋,那里你去不了,哪怕是在梦中。

13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