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个时间节点召开家长会应该是最佳,班主任不妨试一下
以往召开家长会时,往往是在期中和期末考试后,说白了就是向家长通报孩子的考试成绩,以期引起家长的注意,其实这是我们班主任的一厢情愿。考试成绩都出来了,孩子成败已定,家长还能有什么想法?再就是一看自己的孩子考那个死烂成绩,家长本身就满腔怒火了或者是无地自容了,他还有心思听老师说吗?
教历史的初中班主任认为,这三个时间节点开家长会,家长的关注度和配合度,应该比期中和期末考试后更高,大家不妨试一下。第一个节点:开学前一两周内。班主任和家长通报的主要内容有:自己的班级工作理念,班主任工作计划,要求家长配合的具体措施,以及成立家委会等。也就是说,先让家长明白本学期班主任要干什么活,把孩子引向何方以及家长该配合老师干什么。
第一开家长会,其实就是让家长了解班主任的工作思路,大力配合班主任的工作。第二个节点:第一次月考成绩公布后。月考不是正轨考试,老师自己出题,题目很简单,但也能暴露学生的真实水平,并且距期中考试还有1个月的时间。此时开家长,班主任可以通报最近孩子在校的表现,学习上存在哪些问题,家长怎么配合老师补救。这样的家长会,既让家长紧张又让家长着急。他们会根据孩子的各科月考成绩,对孩子提出不同的要求,同时也乐意配合老师,想法把孩子的成绩提上去。
第三个节点:期末考试前的3—4周。月考和期中考试成绩都知道了,有的家长就很想让孩子期末考试考好。此时召开家长会,其实就是和家长一起,帮孩子制定期末计划,在学校由家长监督,在家由家长监督。一部分孩子成绩不是很理想的家长很乐意听从班主任的安排,极力配合管好孩子。另外,如果班里有几个孩子在某一阶段出现类似的问题,建议随时召开小型家长会,及时和家长沟通,共同想法设法教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