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之窗

孩子性格太敏感,家长应该怎么做?

来源:全球教育网 作者: 发布日期:2022-08-15

爱哭、“玻璃心”的孩子非常敏感。敏感作为一种先天的气质特征,往往是与生俱来的。在幼儿阶段通常表现为爱哭、过分在意他人评价、自尊水平过高等。

面对这类幼儿,很多家长只是在口头上一味要求孩子不能哭,或是告诉他“你是男孩子,哭哭啼啼像个什么样!”但是,这些做法难以起到任何积极作用,反而在无形中放大了孩子性格上的弱点,让他觉得自己的性格不像男孩,从而进一步降低其自尊水平。

既然先天气质难以改变,家长需要做的是帮助幼儿将其性格中的敏感成分降至最低。

首先,接纳与关爱幼儿。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敏感性格过于在意,甚至会给孩子贴标签,当着孩子的面在他人面前宣布“我的孩子很敏感,特别爱哭”。殊不知,幼儿可能会将这个标签贴进自己的内心,甚至会认为“爸爸妈妈不喜欢我的敏感,敏感是不好的”。然而,幼儿的敏感只是露出冰山的那一角,其背后正是因缺少父母接纳而导致的安全感的欠缺。家长需要明白,接纳与关爱孩子意味着不仅要爱孩子性格中的优点,还要爱孩子不够完美的地方,只有这种来自原生家庭、无条件的爱才会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

其次,引导幼儿关注自身感受,学会自我接纳。敏感的幼儿通常过度注重外界评价,甚至会曲解别人的无心之言,觉得别人是在说自己不好,从而退缩不前。针对这一问题,一方面,家长需要引导幼儿关注并表达自己的感受,并对其感受和想法表示关心和认可,这有利于幼儿的关注点从别人的评价转移到自己的感受上来,形成自信感和安全感。另一方面,家长需要帮助幼儿学会正确认识他人的评价,比如与孩子一起还原当时的情境,请当事人解释说这句话或某种行为的本意,同孩子一起分析沟通,纠正其错误认知,从而慢慢引导他们客观认知情境或事件,平复情绪,接纳自我。

最后,父亲尽量参与到幼儿的日常教育中。父亲在养育过程中的参与在降低幼儿性格敏感度中的作用明显,对于男孩来说尤其如此。具体而言,父亲在家庭中对孩子具有模范作用,男性坚毅、果敢的特质会为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因此,希望父亲尽量参与到幼儿的日常教育中,与妻子共同养育孩子。

13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