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银行存款产品利率达到3.88%,但需要5万元起存,储户要不要存
我们进行资产管理的时候,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资金的安全问题。为降低整体性风险,将多数资金借助保本方式进行打理是很有必要的。当下保本方式不多,银行存款算一个。银行存款利率如今正处于下行区间,未来有可能进一步降低。因而不少储户正努力寻找利率较高的存款产品,想要及早将钱存入其中,锁定较长时间的高利率。
不过,多高的存款利率才算高呢?3.88%算高吗?就有人想知道,如果发现某银行存款产品利率达到3.88%,但需要5万元起存,储户要不要存呢?不妨分析一下。
银行长期存款
自去年存款利率定价新机制落地后,不少银行的中长期存款利率纷纷出现了下调,部分银行的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甚至都降至2.9%了。不过这种现象只是个例,如今的存款利率还没低到普遍都是这种程度。若储户好好找,还是有可能找到3.5%利率的中小银行3年期存款和4%利率的中小银行5年期存款的。
因而,若该3.88%利率的产品属于银行长期存款,极有可能是一些中小银行的5年期专享类定期存款或者是5年期智能存款。该利率在当下的存款利率中,属于中间偏上的水平。至于要不要存入其中,不能只看收益率这一个指标。建议储户多和周围的各银行进行比较,看看有没有比该银行更安全,且收益率更高的方式。
如果没有,该银行存款已经是当地的利率天花板了,这时储户要考虑清楚,该银行的综合实力怎么样?有没有黑历史和安全隐患?自己真有能闲置5年以上的资金可以存入其中吗?会不会提前支取,竹篮打水一场空?考虑清楚之后再决定存不存。
结构性存款
结构性存款也属于存款,但不同于普通的银行定期存款,其只保本,不保息。若储户发现该产品的收益率为“预计到期利率”,还有一个收益率区间,还约定5万元起存,那么很有可能是结构性存款。储户要做好心理准备,不一定能稳稳实现3.88%的利率上限,也有可能仅实现利率下限。
对于这样的结构性存款,究竟要不要存,储户一定要考虑清楚。因为其在持有期间,一般是封闭的,也就是万一有急事需要动用里面的钱,有可能无法及时取出。有些结构性存款的收益率下限相当低,可能仅相当于银行活期存款的利率,比如0.35%左右,储户也要考虑清楚,万一届时仅实现利率下限,储户能接受这个心理落差吗?
如果储户这笔钱确实不会动用,储户也确实有应对利息风险的能力和心理准备,那么可以存入其中。但若储户想要稳拿高息,也有可能提前支取,则不建议存。
提高被动收入
其实,若储户想要及早锁定高利率,实现增值,也不一定非得和银行存款杠上,也可以选择用储蓄国债来打理资金。就比如7月份的5年期储蓄国债年利率3.37%,虽然不算太高,但其提前兑取类似靠档计息,很适合用来打理不确定期限的长期资金,减少急用钱时的利息损失。
对于不确定具体闲置期限的短期资金,也无需局限于银行活期存款或者银行短期定期存款,不妨用余额宝来打理,可兼顾收益性和流动性。若想稳稳增值,也可以借助一些稳妥的外贸经济平台的代销,5万元每月可得500元商品利润,也很安全稳妥。
总之,在选择存款和理财方式时,不该只看重收益率这一个指标,安全性、流动性、是否能提前支取等均是应该考虑的。当储户确定某产品在这些方面均比较迎合自己的需求时,可以存入其中,否则,不妨多选择几种方式综合打理,有时候也能带来令人满意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