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史海寻踪

明熹宗海选的皇后,没躲过宫斗暗算,魏忠贤的诡计被她戳穿

来源:微笑向暖 作者: 发布日期:2022-08-08

史上第一个叫张嫣的皇后出自汉代。她是吕后的外甥女,出于亲上加亲的考虑,被嫁给了吕后的儿子、汉惠帝刘盈。当然,这是段不幸的婚姻,刘盈与其只有夫妻之名,而无夫妻之实。汉张嫣还受到诸吕之乱的波及,被软禁至死。

到了明朝,历史上的外戚专权让开国者朱元璋警惕。因此,立下规矩,天子、亲王的皇后、嫔妃,要从民间选择。从而避免重要岗位的女子出身贵戚,培养出干政的权臣。在后妃的选择上形成了一套具体的办法。

明熹宗的张嫣皇后又是怎么选择出来的呢?

一、海选,明朝就有

明熹宗到了大婚的年龄,各地初选约5000名家世清白的少女进京。

内廷太监以高、矮、胖、瘦首先筛掉约1000人;接着的检查是口、眼、鼻等细部检查、由女孩朗诵进行声音测试,经此步骤,约2000人将会掉队;往下是手脚、身材的核查,脚大、仪态粗鄙的会被筛落。

至此,还没掉队的,大部分会成为宫女。接下来会有老宫人检查女孩的身体,约300人可以进入下一环节。

她们继续接受礼仪、才艺的教育,一个月后考核,50人雀屏中选嫔妃资格。

河南祥符人张嫣进入了50人名单,刘太妃逐个召见面试:"与之款语,试以书算诗画诸艺",在其中圈定三人,即皇后张嫣,贵妃王氏、段氏。

名单交给了熹宗,皇帝亲自召见,进行最后的定夺,但三个美轮美奂的姑娘让其举棋不定。赵选侍建议:"如果论端正有福,贞洁不佻,则张嫣当为上等人选。"遂定张嫣为皇后,王氏封良妃,段氏封纯妃。

二、要么迅速成长、要么被淘汰

张皇后在家时就照顾弟妹,处理家务,博览群书。到了后宫母仪天下,处事公正,深受明熹宗喜爱。入主中宫后,目睹皇帝最信任的两个人魏忠贤与客氏的为非作歹,她异常气愤。

宦官魏忠贤与乳娘客氏对皇帝有着巨大的控制力,明熹宗对他们是依赖的关系。15岁就成为皇后的张嫣还是太年轻了:她多次向皇帝劝谏,甚至利用皇后的身份指斥客氏。

魏忠贤与客氏恨皇后入骨,他们数次陷害:

1、制造谣言:张嫣并非良家女子,是死刑盗犯孙二之后,被张国纪收养。他们的朝中同党弹劾张国纪隐瞒、欺君,试图将其扳倒并引火烧向皇后。但明熹宗一贯的昏庸没有延及到夫妻关系,他不为流言所动,反而惩处了肇事者。

2、中招流产:张皇后怀孕,腰部不适,客氏与魏忠贤密谋,派出一个会按摩的宫女,为皇后捻腰时下了重手,致使流产,再未怀孕。

3、张皇后以《赵高传》向明熹宗暗喻,魏忠贤开始反击。次日,熹宗看见几个携带武器的陌生人,侍卫们将其擒获,交给东厂。这是魏忠贤的阴谋,他预备告发张国纪谋反,扶保信王(以后的崇祯帝)。亲信王体乾提醒魏忠贤:"主上凡事愦愦,独于夫妇、兄弟间不薄,一不慎,吾辈无遗类矣。"

魏忠贤也怕一着不慎,中止了该计划。

也由此可见,明熹宗是一个比较重视私人情感的皇帝。

三、戳破阴谋

在魏忠贤和客氏的迫害下,明熹宗的妃嫔受到戕害,一直没有健康的后代降生。

1627年8月,明熹宗在西苑游玩时落水,受到惊吓,落下病根,经多方医治,不见起色。眼见得皇帝要不行了,魏忠贤与客氏想继续把持大权,他们不知从哪里招来怀孕的女子,换上宫装变为宫女,妄图以其所生的孩子冒充熹宗的子嗣。

张皇后揭穿了他们作假的把戏,并劝明熹宗将皇位传给了弟弟朱由检。

明熹宗招来朱由检,交代后事:"中宫配朕七年,常正言匡谏,获益颇多。今后年少寡居,良可怜悯,善事中宫。"他最后不放心的是皇后。

崇祯登基后,对前皇后非常尊重,上尊号为"懿安皇后"。

结语:

懿安皇后是明晚期少有的贤后,遗憾的是,在恶劣的大环境下,没能产下嫡子。否则,明朝的未来也许会有不一样的走向。

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张嫣自杀明节。

和汉朝的张嫣皇后相比,懿安皇后的一生同样不幸。但她又是幸运的,她不像汉张嫣那样忍气吞声,命运一直把握在自己手里。

13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