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说话的语气,决定了孩子的智商和情商,家长必看!
信任孩子的语气
被父母信任的孩子,是最有底气的孩子,无论外界有多大的误解和风暴,只要想想父母信任的眼神,都会瞬间觉得安心温暖。
前段时间,马伊琍做客《朗读者》,她说的一件事让慧姐印象深刻。
高一时,成绩很好的马伊琍思想品德得了“差”,老师说,因为她“跟多个男生有早恋”。
她的爸爸并没有羞愧或大怒,而是平静的让老师写出“男生们”的名字,最终老师只写出来一个。
爸爸对老师说,“你不是说多个吗?我女儿我最了解她,我还是找校长去说吧。”
爸爸和老师的“刚”,以及对女儿无条件的信任,让马伊琍感动的泪流满面。
在以后的演员生涯和婚姻生活里,即使有再多的困难,她都能做到坚强而体面,就是因为她有一颗强大的内心,而这颗心的强大则是以父母的信任作支撑。
被父母信任的孩子,会加倍的自律和努力,给父母更多的回馈,让父母知道,自己是真的绝对可以信任的。
肯定孩子的口气
有一句话说的好:父母需要肯定的是孩子的努力和成长,而不是孩子的能力和成功。
一味觉得自己孩子不够聪明不够成功,其实是父母被虚荣西和攀比心蒙蔽住了双眼,对孩子的努力和进步视而不见。
前段时间很火的综艺《少年说》中,有一幕让慧姐感到很气愤。
站在告白台上的小女孩,鼓足勇气哭着大声控诉自己的妈妈:
“你怎么总是拿我跟其他同学比较,为什么我的努力,你从来都看不到?”
结果,她妈妈冷冷地回应说:“其实我一直在不断打击你,以你的性格,不打击会飘。”
说实话,这样的妈妈永远都不会培养出来她心里想要的那种优秀的女儿,因为在她的眼里,孩子永远不够优秀。
所以请家长们放下执念和幻想,既然自己的孩子不是天才,那么为何不去用一颗平常的心去肯定和鼓励孩子?
赞美孩子的语气
前几天慧姐抽空看了一部电影《垫底辣妹》,里面的女主沙耶加从学渣变学霸,就是因为田坪老师不停的表扬和赞美。
女主的学习水平在爸爸的眼里,根本考不上大学,从来没有赞美夸奖过沙耶加,甚至会在女儿努力的时候冷言冷语讽刺。
“像你这样的吊儿郎当,庆应什么的考不上的。”
但是只有田坪老师对她的每一个细小的变化做出很大的积极反应,不停的赞美不停的夸奖。
沙耶加看到老师的反应,她真的相信自己一定能考上庆应大学。
而最终事实,也正是如此,她如愿考上了“遥远”梦想的大学!
其实这些赞美的暗示就是“罗斯塔尔效应”,罗森塔尔效应,也叫期待效应,热切的期望与赞美能够产生奇迹:
期望者通过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使被期望者的行为达到他的预期要求。
赞美的力量是巨大的,父母的每一句赞美都像是阳光和雨露,轻轻洒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为孩子自信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尊重孩子的语气
很多父母习惯摆出大家长的姿态,喊着“这都是为你好”的口号,行使着自私的特权,甚至强行左右孩子的人生。
这种不懂得尊重孩子的行为,终将会付出代价。
《垫底辣妹》电影中女主沙耶加的爸爸和弟弟之间的矛盾冲突也让人印象深刻。
影片中,沙耶加的家里一共有三个孩子,沙耶加底下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
自打弟弟出生以后,家里两个女孩就交给妈妈一人拉扯大,而爸爸则负责把弟弟培养成一位出色的职业棒球选手。
弟弟的人生,在一开始就被定格被安排,一定要做一个出色的棒球手,其他什么都不用管。
看到最后才发现,原来这只是父亲为了完成自己未竟的梦想,转而把所有的压力和期待都放在儿子身上。
长大后的弟弟深知自己没有那份成为职业运动员的能力,与父亲闹翻,通过和父亲争吵打架,将自己心里堆积已久的愤怒全部发泄出来。
其实,现在的中国家庭有太多这样的父母,给孩子报了一堆课外补习班,却从没蹲下来用商量的口气问问孩子愿不愿意,从没用尊重的口气问问问孩子真正喜欢的是什么。
强迫和命令的语气让孩子长期在高压之下,将自己的心包裹的密不透风,谁都不知他会哪天突然爆发,而一旦爆发,没人知道要如何收场。
不要小看每一句话的力量,更不要小看每一句话的伤害,我们说过的每一句话都深深的印在孩子的心上,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
所以,想要一个家庭有温度,想要孩子身心健康想要孩子成功成才,想要孩子长大是一个智商情商都在线的人,那就从今天开始改变自己。
改变自己和孩子说话的口气,改变自己对待孩子的态度,相信每一个家长最终都能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