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上大学后,学生除了要生活费很少主动联系父母?心酸却是常态
在孩子上大学后,很多家长都能感受到有一些明显的变化,比如家长心里会感觉空落落的,觉得孩子不在自己身边,非常惦念,尤其是有的同学报考的大学离家里特别远。
还有的家长会感觉到很欣慰,觉得学生终于长大成人,将来大学毕业后会步入社会,实现真正的独立。
不过,有时候家长也会感觉失望,因为家长满心惦念着学生,却换不来他们的一个电话、一句问候,甚至自己找他们的时候他们也都很匆忙。
很多家长都发现孩子上大学后,除了要生活费的时候,很少会去主动联系父母,心酸却是常态,很多家长对此都表示深深地不理解。
现在的年轻人一刻都不离开手机,那怎么会连打一个电话的时间都没有?是学生根本没把父母放在心上,还是他们学业真的有那么忙。
其实,大学生上大学不给家里打电话,也许也有他们的原因,家长是不是也应该换个角度想想,别总把学生们想得那么“白眼狼”。
如果学生真的很久都不主动联系父母,父母也要采取一些方法了,毕竟得了解他们的现状,重要的事情还需要家长把握。
那么大学生很少联系父母的原因都有哪些?
有些家长见不到学生的问候,就经常抱怨自己家孩子是个“白眼狼”,自己白辛辛苦苦供他们读书这么多年,结果刚一翅膀硬了就不知道和父母沟通了。
但实际上学生们并没有家长说的那么有问题,而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也有一些不得已的苦衷,为了不让家长担心,学生不愿意和父母联系的情况也是有的。
很多大学生都习惯上大学后报喜不报忧,出门在外上大学一定会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大大小小的烦心事,但是这些细小的事情一般同学们都不会和家里的父母说。
他们不想让父母担心,有些事情自己就解决了。其实,这也是学生懂事的表现,看到了父母为自己操心和付出,不忍心为父母增添忧愁。
再有,学生上大学以后,又有了属于自己的新圈子,结交到新的朋友,而同龄人之间更容易产生共鸣,他们的想法接近,包括一些“笑点”、流行的“梗”,都能够聊到一起去。
有些事情首选的分享人大概率就是周围和自己好的同学,而不是家长了,这也是自然的事情。就算学生愿意和家长分享,家长们不懂这些反而让气氛更尴尬了。
还有就是有的学生是真的在忙,有些自律的学生虽然在大学空闲时间比较多,但他们都利用这些空闲时间来提升自己了,压根没空玩手机,也就忽略了父母。
所以真不是学生们不想,而是会容易因为其他事情分心,这些家长们也应该多体谅体谅,体谅一下他们的难处。
学生不主动沟通,父母可以点拨他们
如果学生上大学后不主动联系父母,那就请父母主动一些,父母可以给孩子分享一下新鲜的事情,和大学生或者是和孩子相关的,找一些话题,增进和孩子之间的感情。
年龄上的代沟也不影响亲子感情,对于孩子的一些想法和家长不同,也应该多去和他们沟通,尝试去理解。
家长们也可以和学生建立一个规矩,比如每个周末或者半个月左右要和父母通一次话,并且告知父母自己的情况,让家长们知道就好。
家长想和学生联系有时候不是因为别的,只是想知道学生过得好不好,有没有遇到什么麻烦,只要当他们知道学生过得很好,他们也就放心了。
大学生也要理解父母的用心良苦,主动去关心父母,避免让父母担心,可怜天下父母心。现在的通讯设备如此地发达,平时和父母聊天、发视频都很方便。
通过聊天慢慢大家就能发现,真心希望大家好、惦记自己的永远还是父母,同时大家还可以用好的学习成绩去回报父母,父母一定会感到欣慰的。
最后总结
大学生上大学后除了要生活费,很少和父母联系,这种现象是当下很正常的一种情况,但是最好打破这种局面,学生在外不容易,家长也惦记,平时多沟通交流很有必要。
另外,大学生的生活费家长也要控制一下,合理就好,太多会养成不良的消费观,太少也影响生活。
同学们要养成多和父母沟通交流的习惯,人越是老了就会越依赖子女,而同学们在成长过程中也慢慢长成了大人,长成可以依靠的人,就更应该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