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之窗

“5+2课后延时”有变动,预计秋季学期启动,或能解决家长的难题

来源:雅儿教育 作者: 发布日期:2022-06-28
俗话说“国家发展教育先行”,自从恢复高考以来,家长对于教育越来越重视,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加,教育“内卷”也越发严重,很多学生都被各种补课班压得喘不过气来。

遥想小的时候作业也不多,放了学没一会就写完了,也没有那么多的课外辅导班,但是现在很多孩子却失去了应有的快乐童年,对此教育部推行了“双减”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和家长的压力。

但是现实问题依然有,家长工作繁忙无法接送孩子,还有的家长在写作业和学习上力不从心,于是就有了“课后延时服务”,尽量让孩子在校完成任务,减少家长辅导功课的压力。

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行后,很多家长却对“5+2课后延时”有了不同的看法,并没有实际解决家长的难题,还让孩子苦不堪言,对此教育部门又做出了新的调整,并预计在秋季学期启动。

现在生活压力增加,家长双方都是工薪阶层的占了多数,那么工作时间与学校上下学时间基本一致,很多家长根本来不及接送孩子,只能寄希望于家里的老人或者是托管班。

因此在“双减”之后推行了课后延时服务,也就是说在原本的放学基础上再延长2个小时,开展一些自习、素质课程等内容,让家长能够安排好时间接送孩子。

但就算是延时也最多到5点半或者是6点,依然有很多家长来不及接送,于是教育部门做出新的调整,表示课后服务要与下班时间进行衔接,也就是说不再固定时间,而是弹性放学,做到真正与家长的下班时间对接。

除此之外还强调了家长担忧的课后辅导问题,表示不再是单科老师留校辅导,而是要建立专门的课后辅导保障机制,让更多的老师参与进来,也让学生能够提升学习的效率。

与此同时要丰富可有延时服务的内容,在完成校内作业的基础上,开展一些文体、阅读、兴趣小组以及社团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后服务活动,提升学生的兴趣。

其实课后延时虽然暴露出来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但确实解决一部分家长的难题,但是制度的转变依然是任重而道远的,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才能让制度更加完善。

课后延时本意是好的,但却也隐藏了很多的弊端,因此才会备受诟病

之所以会出现课后延时服务,目的是解决家长的接送难题,但是对学生而言却是压力巨大的,尤其是中小学生活泼好动,在学校学习一天还要继续延时,很多学生都身心疲惫。

由于值班老师一人看管很多孩子,没办法面面俱到,自制力差的孩子很难完成作业,回了家反而要再去写作业,并没有真正地达到学习的效果。

而且孩子正在长身体,一天学习下来体力消耗殆尽,很少有学校会准备晚餐,学生饥肠辘辘地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回家后还要再吃个饭、完成剩下的作业,时间长了身心压力会很大。

不仅是学生压力比较大,老师也是苦不堪言,虽然课后延时是轮班制,但是老师也会因此增加工作量,对于家庭的照顾就会有所疏忽,毕竟老师也是有家有室的,所以老师也有些不乐意。

其实这些都是暴露出来的问题,但是一项新的制度刚开始都会有各种问题,只要能够去积极调整解决问题,势必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但是这个过程就需要耐心等待,不管家长还是老师,都要以平常心看待此事,尽职尽责地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就可以,剩下的就交给时间。

制度的转变需要过渡期,想要完善教育制度,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首先要解决学生的压力问题,老师严格控制作业量以及作业难度,在延时期间可以建立学习小组,同学之间相互帮助解决难题,而老师也在一旁指导,尽可能在校期间完成课后作业。

其次老师的值班安排要合理,让老师轮流进行课后延时,并给予老师相应的补贴,这样能够提升教师的参与性和积极性。

最后任何制度都不能“一刀切”,采取自愿原则而非强制,让真正有需要的学生参与其中,同时针对家长的意见反馈要及时记录并进行解决,这样才能够让家长放心,也能让快速完善教育制度。

【笔者寄语】俗话说“众口难调”,教育制度的提出不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只能说尽可能照顾到多数家庭的需求,那么家长就要保持理性客观地去看待问题,有想法可以提出来并合理地解决,当然作为教育部门也要听取家长和学生的心声,从心出发做好教育工作。

13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