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史海寻踪

从通房丫头到皇贵妃:乾隆的白月光,从未入宫却被葬入帝陵

来源:清宫史话 作者: 发布日期:2022-06-08

一说起乾隆的白月光,大多数人会想到他的原配孝贤皇后,殊不知,孝贤并不是乾隆最早的女人,乾隆在成婚之前,身边已经有了服侍的使女,这些使女中,有一位极其特殊,堪称是乾隆的初恋,又是乾隆最早的女人,她才是乾隆心中的白月光:哲悯皇贵妃。

01皇子的格格们

格格,一般情况下我们会认为是对清朝皇帝或贵族之女的称呼,确实,清朝时期,皇帝或王公宗室的女儿称为格格,但是,还有一类群体也被称为格格,她们就是皇子的侍妾。

我们都知道,皇子从小是在皇宫中长大的,在他们逐渐长大后,到成婚前,身边需要有人伺候,所以,皇帝会将一些宫女赏赐给皇子们,让这些宫女伺候皇子,照顾生活起居。

少男少女们经常在一起,肯定会产生一定的情愫,再者,这些宫女也会在男女之事方面给予皇子一定的指引,所以,这些宫女反而是最早与皇子发生关系的人,她们大多数会被皇子收入房中,纳为妾室,有些生育儿女甚至还会被请封为侧福晋。

大家可以发现,这些宫女与民间的通房丫头大致相同,她们被皇子收入房中后,会有一个新的称呼:格格。

估计有人要问了,如果这位皇子继承了皇位,这些格格怎么办?

这好办,如果这些格格在皇子继承皇位时还活着,她们会按照在皇子府上地位高低进行册封,成为皇妃,比如说纯惠皇贵妃、淑嘉皇贵妃,这俩就都是乾隆做皇子时期身边的侍妾,也就是格格。

还有人可能要问,如果这些格格在皇子继承皇位之前就去世了,那该怎么办?

其实也有一定的规章制度,如果格格生有儿女,一般会被追封为皇妃,比如我们所讲的哲悯皇贵妃,在乾隆即位前就已经去世了,但她是大阿哥永璜的生母,所以被追封为哲妃和哲悯皇贵妃。

但那些没有生育过子女的格格,就没那么幸运了,她们不会获得追封,所以我们看到在雍正的泰陵妃园寝中,有很多名号为格格的妃子,她们也被葬在了妃园寝,就是因为她们在雍正继位前就去世了,且没有生育过儿女。

能够葬入妃园寝的,还是好的,有些在皇子即位前死去的格格,甚至不能葬入妃园寝,只能葬在六股道或地坛的坟茔区。

02辛者库的小包衣

对于哲悯皇贵妃的出身,有两种说法:

《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记载哲悯皇贵妃的家族为“正黄旗满洲”,但《钦定八旗通志》却记载哲悯的父亲翁果图为包衣佐领,并且在任包衣佐领前曾任包衣大,这说明哲悯是来自内务府的包衣管领下人,也就是辛者库人。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据记载,哲悯皇贵妃的八世祖名叫尼雅唐鄂,因世代居住于噶哈里地方,称为噶哈里富察氏,到了尼雅唐鄂的孙辈时,这一支噶哈里富察氏被编入八旗,属于满洲正黄旗。

随着清军入关,许多家族面临着分旗的问题,比如说哲悯皇贵妃这一支富察氏,来到京师后成为京旗,因族人较少被编入内务府包衣管领,也就是辛者库。大多数留在东北的族人仍属于正黄旗满洲,所以,才会出现对哲悯皇贵妃这支富察氏旗籍的两种记载。

既然从龙入关的这支富察氏成为内务府的包衣管领,那么,哲悯注定要参加宫女选秀。

雍正初年,哲悯在内务府的宫女选秀中脱颖而出,随后奉雍正帝的命令服侍还未成年的皇四子弘历,我们都知道,从雍正继位开始,便视弘历为最佳继承人,能够被分派到弘历身边,哲悯还是非常幸运的。

当时弘历还未成婚,哲悯成为最早与他接触的女人,两个年轻人产生了某种情愫,或许这就是初恋的感觉吧。

03生儿育女的潜邸格格

雍正五年七月十八日,皇四子弘历与镶黄旗的富察氏奉旨成婚,几乎差不多时间,哲悯就怀上了身孕,到第二年的五月二十八日,哲悯为弘历生下第一个孩子,是一个小阿哥,取名为永璜。

我们都知道,乾隆一直对原配孝贤皇后(富察氏)非常宠爱,当时也不遗余力地与她生儿育女,但这时的哲悯仍然能够分得一杯羹,获得乾隆宠爱,实属难得。

雍正九年四月二十七日,哲悯又为弘历生下第二女。

清朝时期,如果皇子身边的格格(侍妾)生下了儿女,有很大概率会被请封为侧福晋,尤其是哲悯,还是生下了长子,所以可能性要更大一些。

但不得不说,有一个好的出身真的非常重要,哲悯没有好的出身,所以,侧福晋就不是她的,而是另外一个女人的,这个女人便是弘历身边的格格高氏,也就是后来的慧贤皇贵妃。

慧贤虽然也是包衣出身,但人家的父亲高斌可是雍正的宠臣高斌,堪称治河能臣,受宠正荣,所以,雍正帝在雍正十二年三月初一一纸令下,将高氏超拔为弘历侧福晋,原本想等着高氏为弘历生下儿女,再进行赐封,谁知这高氏生不了,只得进行超拔了。

就这样,哲悯的侧福晋之位,就被高氏夺去了。

有人可能要问了,不是说,封了王的皇子可以有两位侧福晋吗?

弘历当时封了宝亲王,可以有两位侧福晋,抱歉,第二侧福晋也不是哲悯的,而是另外一个女人,她就是镶蓝旗的讷尔布之女那拉氏,也就是后来的继后。

那拉氏是在雍正十二年年初的八旗选秀中,被雍正选中的,随即便以侧福晋的身份指给了宝亲王弘历,像这种出身八旗的侧福晋是要明媒正娶的,与娶正室的程序大致相同。

04葬入帝陵的皇贵妃

我们可以看到,哲悯在潜邸时期是非常得宠的,生下长子和次女的她在弘历妻妾中的地位也是比较高的,但即便如此,她仍然与侧福晋无缘,只因出身太低了,她心中充满了苦闷,加上两次生育给身体带来的损耗,哲悯终究还是支撑不住了,她病倒了。

雍正十三年七月初三,哲悯病逝于西二所,她怎么也不会想到,就在她死去两个月后,她的丈夫弘历便继承了皇位,成了大清帝国新的掌舵者。

乾隆继位后,对潜邸妻妾进行了册封,但也没有忘记为他生下长子的哲悯,于是下令追封哲悯为哲妃,与原潜邸侧福晋那拉氏(娴妃)平级。

可见,假如哲悯没有早逝的话,她也会成为足以影响乾隆后宫格局的重要人物。

当时,由于乾隆裕陵还未修建,哲悯的棺木只得暂时存放于六股道殡宫,也就是静安庄殡宫。

乾隆十年正月二十三日,乾隆下旨将病重的贵妃高氏晋封为皇贵妃,同时将皇长子永璜的母亲富察氏追晋为哲悯皇贵妃,就这样,哲悯终于得到了应该属于她的名分:皇贵妃。

乾隆十七年十月,乾隆带着继后、嘉贵妃等妃嫔一起参加了孝贤皇后、慧贤皇贵妃与哲悯皇贵妃的奉安典礼,故去十八年后,哲悯终于入土为安,得以入葬帝陵。

参考资料:《清史稿》《八旗满洲氏族通谱》《钦定八旗通志》

13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