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史海寻踪

王近山夜晚查哨,忽听脚步声,战场直觉:敌人摸上来了!

来源:温柔又任性 作者: 发布日期:2022-05-23

作者:老街巷口

开国中将王近山外号“王疯子”,他的“疯”也是有来头的。

16岁那年,他被任命为红4军10师30团1营的连长。有资料说,王近山当上连长的那天晚上,他朝家乡的方向跪下,连磕三个响头,嘴里还不停地喃喃自语,应是祈求先人的庇佑。

年轻的王近山渴望打仗,荣立战功。

1931年秋的一个雨天,红10师奉命冒雨挺进,在穿过泼皮河镇后与前来“围剿”的蒋军隔河对峙。根据部署,30团的任务是攻下北山头。防守此地的,是刘峙部的12师。敌人不仅居高临下,更配备了强有力的火力。30团多次发起冲锋,都被蒋军的机枪、手榴弹赶了回来,为此也付出不小的损失。

眼看战局僵持不下,16岁的王近山主动向团长王宏坤请命,要带自己的连队去拿下山头。王宏坤挥了挥手,批准了他的请求。战斗中,王近山冲在最前。他杀红了眼,找准一个大个子敌人,冲上去与他厮打起来。打着打着,二人一脚踩空,跌下了山崖。王近山感觉有什么坚硬的东西在自己的脑袋上戳了下,接着就有温热的液体流了下来。

原来,是大个子敌兵抓起尖石,对着王近山就是一通乱敲。王近山本能反应,拔出配枪结果了他。王近山负伤后,因失血过多,两眼发黑,他嘟囔着“没当成烈士”,昏了过去。

等他再醒过来时,已经躺在后方医院的病床上了。这是王近山人生中第一次负伤,除了在他头上留下一道深深的伤疤外,“王疯子”这个名号,从此伴随他一生。

【王宏坤(1909-1993),湖北麻城人,开国上将】

王近山的智,同样也是值得称赞的。

1933年秋,已是红4军10师28团团长的王近山,率部抗击刘湘的“六路围攻”。28团自黄中堡一带出击,在突破敌军阵地后,成功歼敌一部,随即继续向敌纵深猛插,一路拼杀下来,成功推进至距达县仅40多里。

就在红军成功对敌实施迂回包围,将敌第五、第六路成功击溃时,红4军高层却因向东向西的问题发生了争执。因为这一插曲,导致红军未能歼灭刘湘主力。但王近山却借此机会,成功创下了一个军事奇迹。

总指挥徐向前认为,刘湘的王牌部队第1、2、3师尚未从东面万源方向撤下,但已受重创,红4军应当向东迂回,在切断这三个师的退路后可将其一举吃掉。可张某却坚决反对。他提出,范绍增的第4师距红军很近,应该向西,先对范部发起进攻。徐向前对此并不认同,理由是范的部队已开始回撤,此时红军倘若放弃向东进攻,很有可能会落个两手空——后来的事实,证明了徐帅的远见。

表决会上,政委陈昌浩也赞成徐向前的部署。可张某却不听,下令:“向西进军!”

红28团收到上级下达的西进命令后,随即向西疾行。夜幕降临时,王近山下令宿营。连日来,红28团各级官兵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战士们既要与敌军作战,也要随时保养枪械,根本没什么时间休息。所以,当宿营的命令传下后,众人就纷纷进入了梦乡。

可王近山不一样。他知道,红28团此时士气虽高,但也因多日的征战缺编不小。没睡多久,他就起身查哨。转着转着,王近山忽然听见山林间传来了脚步声。凭着多年的直觉,他猛然意识到敌人可能摸上来了!然而四周一片漆黑,根本无法确认敌人,怎么办?

【指挥作战的徐向前元帅】

王近山高呼:“大家快起来,敌人要逃跑了,快去抓俘虏!”

敌人本来是趁夜搞偷袭的。可王近山这么一喊,把敌我双方的心态完全喊颠倒了。不少红军战士一听说有俘虏抓,迷迷糊糊地从营帐里冲了出来。

敌军见红军似乎有防备,偷袭不成,乱成一团。先头部队向后逃窜,而后方的队伍又堵住了去路。而28团的战士则趁夜发起反攻,趁胜连续追击。

天亮后打扫战场,各部队清点汇总后才发现,敌人的兵力足足有一个旅!王近山也由此创下了用一个团歼敌一个旅的光辉战绩。得知此事,徐帅十分高兴,对这个年仅18岁的团长说:“你那命令喊得是真漂亮,被敌人包围了还高呼缴枪不杀,锐气不减啊!”王近山笑着挠头说:“我也只是灵机一动,活人总不能叫尿憋死吧!”

13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