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史海寻踪

为什么赵国开国疲弱却能一步步成为山东六国抗秦的巍巍屏障

来源:袋鼠师妹 作者: 发布日期:2022-05-16

赵国(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2年),开端于韩、赵、魏的正式三家分晋。赵国国君,赢姓,赵氏。便有秦赵本一家的说法

开国疲弱

开国国君赵烈侯苦于中山国的骑兵进攻,一度联合魏文侯打击中山。而又被多个强国包围,国势很弱,曾一度向秦魏等割地求和,并不断被林胡,楼烦等胡人骚扰。

直至赵肃侯之子赵武灵王赵雍继位。由于赵国长期与匈奴对峙,且匈奴的骑兵凶悍强壮,特别是机动性与灵活性。于是赵武灵王就在赵国推行(胡服骑射)的改革,学习效仿胡人军队的装备,穿胡服(短衣窄袖长裤服饰),喝马子奶。赵国的军力逐渐开始强大,后灭中山国,打败林胡、楼烦二族,辟云中、雁门、代三郡,并修筑了“赵长城”。

秦赵争霸至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参战双好兵力赵国约45万人,秦军50万)前对峙双方将领白起和廉颇,后秦国用反间计使赵国换掉了名将廉颇而启用了纸上谈兵的赵括为帅,又以诈饭诱敌深入包围赵军历时6个月后坑杀全部赵军,单强大的秦国军队也死伤过半。

赵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此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围歼战。

而公元前258年,秦昭襄王不顾白起的反对,先后派王陵,王龁前后投入60万人进攻赵国首都邯郸,赵国联合魏,楚援军击败秦军,使秦过元气大伤,也给了山东大国的喘息之机。

直到秦王嬴政时期开始了灭六国的战争,公元233先是派遣桓齮攻打赵国,赵国派李牧大胜之,史称:肥之战,李牧因功被封为武安君。

又于公元232年派南路军与北路军进攻赵国李牧回师邯郸与司马尚合军攻击南路秦军。秦南路军知北路军已被击退后,料难获胜,稍一接触,即撤军退走。李牧击破秦军的同时,南距韩、魏。史称:番吾之战

至到秦王政十八年夏末,秦国以王翦为统帅,分三路大军压向赵国,王翦于李牧于井陉关大军相持。王翦知道李牧不除,秦军在战场上不能速胜,于是让秦王再行反间故计,派奸细入赵国都城邯郸,用重金收买了那个诬陷过廉颇的赵王迁近臣郭开,让郭开散布流言蜚语,说什么李牧、司马尚勾结秦军,准备背叛赵国。昏聩的赵王迁一听到这些谣言,不加调查证实,立即委派宗室赵葱和齐人投奔过来的颜聚去取代李牧和司马尚。赵王暗中布置圈套捕获李牧并斩杀了他,司马尚则被废弃不用。只过了三个月,到了公元前228年,王翦乘势急攻,大败赵军,平定东阳地区,赵葱战死,颜聚逃亡。秦军攻下邯郸后,俘赵王迁,赵国公子嘉逃代(今河北蔚县东北)称王。

公元前222年,秦灭代,俘虏公子嘉,赵国最终灭亡。

赵国的灭亡,是战国末期最为重大的历史事件,也正真改变了战国末期的天下格局。

赵国灭亡的真正因素有很多,而最为重要的是赵人之族性传统,勇而气躁,烈而尚乱,内乱妄杀频繁,大起大落。赵氏立国十二代中竟有十一代内乱之多,(重点讲一下赵武灵王废黜原长子太子赵章,改立赵何为太子,退王位自称主父,单不忍赵章废黜,复封赵章为安阳君,其后赵章发动兵变,与赵何争位。权臣大将赵成支持赵何,击杀赵章,而后再度政变,包围沙丘行宫三月余,活活饿死赵武灵王)还有其后赵迁即位,郭开当道,诛杀李牧(此前陷害廉颇),而

郭开最后的下场是被人杀死了,惩罚太轻太轻……

赵国的灭亡是多么可惜,纵然在长平大战一举葬送五十余万精锐,依然能恢复元气。假若赵国后两代国君依旧如惠文王,孝成王那样清明政局,而能使廉颇回归赵国,李牧庞煖不死,司马尚被废,秦赵对抗结局如何该是多么的精彩,亦未可知也。

13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