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何非要厚葬关羽?他把关羽的头颅,送给刘备不更好吗?
关羽之死,堪称是三国时期最有影响力的事件之一,因为关羽的身后站着刘备。此刻的刘备,已非昔日落魄的左将军,而是占据着西川的汉中王。所以,孙权杀掉关羽后,就有些后悔了,这明摆着是引火烧身。
故而,孙权听从手下的建议,急慌慌地把关羽的头颅,送到了曹操那里。意思非常简单,想用这种办法告知刘备:我孙权杀关羽,完全是听命于曹操。冤有头债有主,刘老大你要报仇,请找曹操。随着关羽的头颅,摆在曹操面前,如何处理?曹操有三个方案可以选择。
第一个方案:宣布关羽罪有应得,如今被孙权正法,是咎由自取。但这样一来,却正中了孙权的诡计——等于告知了刘备,曹操才是杀害关羽的真凶,显然,这个方案是最不可取的。
第二个方案:曹操礼葬关羽。以此来表白:关羽是我曹操最喜爱的将领,虽生不能得之,用之,甚至还把我他吓得要迁都。但就如当年我默许关羽亡归刘备一样,宁肯关羽负我曹操,曹操也绝不负关羽。这种姿态一摆,一则显得曹操厚道仁德,二则也就顺势击穿了孙权的鬼心思。
曹操果不其然,就是采用的这第二种方案。所以至今虽谁都明白,曹操这人奸诈,有心眼,但却奸诈的让人服气。毕竟一个人,能“奸诈”到曹操的这种胸襟气度,实属难得了。
除了这两个方案外,其实还有第三个方案。那就是,曹操干脆好人做到底,把关羽的头颅,反手送给刘备。这个方案,其实有两大好处,都是显而易见的。
第一个好处:
能彻底拆散孙刘联盟,甚至促成东吴的灭亡!
因为,只要曹操把关羽的头颅送到西川刘备手中,那么刘备就必然会对曹操有所感谢。自然,刘备也就彻底明白了,杀关羽完全是孙权所为,不关曹操的事。
甚至以此为契机,还能来个“联曹灭吴”。后来事实也证明了此点,在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时,曹丕就曾蠢蠢欲动过,也曾想出兵两面夹击灭掉东吴,但最终却放弃了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时机。
所以,倘若当时曹操能把关羽的头颅送来,这就等于送来了封邀请信,是曹刘联盟的契机,只要运作得当,那么应该会形成一种决议。即,一旦刘备伐吴,曹魏便相应出兵,共同灭掉东吴。
只要有了这个决议,无论曹操是活着,还是死去了,他的继承者曹丕,也就不会在“趁机伐吴或趁机灭蜀”间摇摆不定,以至于最终决定,作壁上观。
第二个好处:
对刘备是一种打击或鞭策,使曹魏更加安全
。须知,刘备和关羽的关系异常亲密,如今关羽人头送到,刘备必会厚葬在蜀地。如此一来,就等于成了“关羽就在刘备身边”了,这既是一种压力,更是一种动力。
其实,无论压力还是动力,都堪称是对刘备的打击!因为,刘备必然要去关羽墓前祭奠,而关羽的后代也必然会拿着“无躯体的关羽墓”为理由,恳请刘备报仇。这会使得刘备如坐针毡,加快报仇的步伐。
所以,关羽的头颅被曹操厚葬和被刘备厚葬,产生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既然好处这么巨大,那么曹操为何没有把关羽的头颅,送给刘备呢?理由大致有如下三点。
其一、曹操不愿意!
之前的汉中之战中,夏侯渊被杀后,刘备并未返还夏侯渊的遗骸,而是由张飞的夫人(夏侯渊的侄女)厚葬了!有夏侯渊这个先例,曹操自然不愿意让刘备得以“兄弟相见”。因为曹操跟夏侯渊的私交和感情,不比刘备跟关羽差!
且曹操若这么做了,也容易让自己的手下人,尤其是夏侯家族的人不高兴,甚至愤怒!故而,曹操有点得不偿失的感觉。
其二、曹魏的重心已改!
曹操送关羽头颅给刘备,是建立他“争夺天下”的基础上,可如今的曹操已是晚年,曹魏的重心已从“争夺天下”,变成了关注内政上,比如接班人等,这才是曹操最紧迫的事情。
其三、曹操对刘备的戒心太重!
曹操曾有恩于刘备,但刘备却几次三番跟曹操为敌。所以,曹操对刘备的戒心是非常重的。所以,把关羽头颅送给刘备,曹操不敢确定刘备,会因此跟自己联合起来,万一刘备玩什么花样呢?
所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既然已经达到了击穿孙权嫁祸于自己的阴谋,何必再节外生枝,把局面再搞复杂。故而,曹操最终只是厚葬了关羽,就再无其他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