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史海寻踪

陈桥兵变!赵匡胤母亲说了14字,她死前的一句话,又改变宋朝命运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22-04-14

一个人的成功往往和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其中,母教是家庭教育的开端也是核心,母教在孩子的启蒙过程中,更是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自古以来便有例子证明。

前有孟母三迁,孟母不断搬迁,选择合适的启蒙环境,助力孟子的成长,这才有了一代教育学家的出现,孟子用“仁政”、“民贵君轻”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帝王。

十分巧合的是,我国历史上有一位帝王的成功,也离不开母亲的教育,此人就是赵匡胤。他也有一位伟大的母亲,在赵匡胤成长过程中,母亲不断鞭策他认清君主的使命。

在重大决策面前,赵匡胤的母亲还提出自己的建议,帮助国家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所谓“贤母使子贤也”便是这个道理,这位母亲便是杜太后。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黄袍加身的典故又名陈桥事变,这是一次历史上少见的没有人员伤亡的传奇兵变,这次兵变成功改朝换代,开启了新的朝代——宋朝,一代开国皇帝便由此诞生了,他便是宋太祖——赵匡胤。

说起这起兵变的背景也很有意思,当时正逢后周皇帝染病去世,而继任的皇帝尚且年幼,无法稳住政局。更不幸的是,后周的边境经常被骚扰,国家可谓是内忧外患。

为了保住大好河山,拯救黎明百姓,英勇善战的赵匡胤主动带兵,击退敌军。但是随着战争的深入,赵匡胤发现后周已经积贫积弱,难以挽回。

在这样的情况下,面对如此零落的江山,一向胸怀抱负的赵匡胤,不能放任身处水深火热之中的百姓于不顾,他谋划了陈桥兵变。在抵达陈桥前制造流言蜚语,暗示自己是平定天下,解救百姓的英雄。

后来,在一次宴席上假装醉酒,属下赵普与弟弟赵光义就顺势将黄袍盖在赵匡胤的身上(黄袍,是君王的衣着,象征着皇权)。赵匡胤假意醒来,面对的是众人一同跪下,拥护赵匡胤为皇帝的壮观场景。

于是,这军营里的战士便传开了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很快这件事便传到了当时的后周朝堂。由于赵匡胤手握兵权,又深得民心,很快,后周皇室无法改变大局,只能“认栽”,宋朝便成功建立了。

我儿一向胸怀大志,现在果然如此

陈桥兵变后,杜太后便听闻了这桩喜事,但她并没有得意忘形,只是说了14个字“我儿一向胸怀大志,现在果然如此,”这是一个母亲对孩子的自豪,也是对孩子的了解。

赵匡胤的胸怀大志,与他从小受到的家庭教育是紧密相连的,而其中的关键便是杜氏。杜氏从小便出生在家境殷实的家庭中,她的父亲、也就是赵匡胤的外祖父名叫杜爽,此人通晓佛经、乐善好施。

杜爽曾帮助过不少人,接触了多个阶级的人,也因杜太后从小见多识广,比同龄的女孩更懂得待人接物、礼仪宗法,比普通人家女孩更落落大方,比名门闺秀更懂得待人之道。

她有着超出常人的成熟,对事物有着独特的见解,嫁人之后,这样的一份智慧也带到了她对孩子的教育中去。由于赵家世代从军,一个军人需要的不仅仅是英勇善战,更为重要的是对国家、对百姓的忠诚。

回看历史,开国皇帝共同的特点便是骁勇善战,宋太祖赵匡胤成为皇帝后的第一件事便是统一天下。为了黎明百姓的和平生活,他率领军队南征北伐,先后消灭了南方各国。

同时,他消除了唐后期以来的藩镇割据,杯酒释兵权,保障了边境的安危。他真正继承了外祖父杜爽和母亲杜氏的善良,尽己所能,给百姓带去平安。

黄袍加身的赵匡胤,没有辜负所有人对他的信赖,深谙“君舟民水”的道理,为百姓带去福祉。或许也是因此吧,赵匡胤与唐太宗合称为“唐宗宋祖”,足见其地位之高。

金匮之盟

生老病死,即使是圣人也不能逃过,善良的杜太后最终还是来到了她的大限之日。在这段病重的日子里,孝子赵匡胤每天尽心侍奉汤药。

而在最后的温情时刻,杜太后始终不忘挂念身负重任的儿子,偌大的宋朝以及宋朝的黎明百姓,她最后一次谆谆道来“你知道你为什么能得到天下吗?”

孝顺的赵匡胤思考了一会后,慢慢地说道:“是因为祖宗庇佑和母亲的恩德”。这样的回答多少有些“和稀泥”,杜太后听闻此言非常不认可,他便教育道:

“当年后周皇帝早亡,由年幼的皇子继位,这是万万不可的,这是把天下的百姓弃于不顾。百姓需要的是一个贤明的君主,是一个真正为人民谋福利的,而不是一个年幼、不懂朝政的正统之子。

现在你的皇子们尚且年幼,不如就让你的弟弟光义继任皇位吧,他跟随你征战多年,你登基之后,他也尽心辅佐你,你们的理想与抱负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这宋朝的强盛。

这样就不会重现后周的惨剧,我们大宋朝也能千秋万代,长盛不衰了。”赵匡胤听后,十分认同,立马让丞相赵普把这段谈话记录下来,作为传位诏书,放在金盒子,这就是有名的金匮之盟。

正是杜太后临死前的这番话,改变了宋朝的命运,赵匡胤死后,弟弟赵光义登基,史称宋太宗。他的继位,推动了宋朝进一步发展,开创了大宋朝的繁荣。

赵光义的成就囊括多个领域,他不仅有着宋太祖赵匡胤的英勇善战,而且对文治有着独特的见解。统一中原之后,赵光义在文治上下了很大功夫。

他明确了文治制度,改革官员的选拔、任职,不放过任何一个贤才,不放过任何一个贪官,而宋朝在赵光义的统治下,迎来了巅峰与盛世,其子(赵光义)也是一个明君。

所谓“贤母使子贤也”,北宋的开国,由一位贤母与两位贤子奠基,他们为宋朝的发展、我国的历史发展做出了无比伟大的贡献,由此可见母教的重要性。

因为,母亲的教育直接影响到一个孩子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三观便是一个人成才的根基,母教在三观养成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正所谓:“选夫不好毁一生,娶妻不贤毁三代”,说的就是这样一个道理。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13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