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之窗

乡村教育者手记|周问红:因为付出,所以精彩

来源:齐鲁壹点 作者: 发布日期:2022-04-07

编者按:即日起,《青年说》栏目策划推出“乡村教育者手记”,为乡村校长和教师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分享教育一线的所见所闻所感,助力乡村教育先行区建设。

以下是沂源县悦庄镇青龙山小学教务主任周问红的教育手记:

“老师上课啦”,“老师上课啦”,“老师上课了哦”……早上八点,距离上课还有20分钟,微信群里便发来了一条条提醒我上课的信息。看着这一句句温馨的提示,我仿佛看到了他们一张张可爱的笑脸,嘴角溢出了幸福的笑容。

2022年的这个春天,注定是不平凡的,因为我们与疫情又一次不期而遇,但这并没有阻碍青龙山小学师生学习的脚步,没有隔离学校老师对全体孩子的关爱。“网络直播课”“线上教学”这些新名词,被我们用实际行动又一次次完美演绎。回想往昔,感慨颇多。

从事教育工作二十多年,面对网络直播课,尽管已经不是第一次,但我还是觉得心里没底儿,于是在网络直播技术,特别是企业微信的使用过程中,不懂的地方,便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地向管理人员请教,直到弄懂弄会为止。

万事开头难,为了上好第一节直播课,我进行多次试播,在教师群里试播,在所教班级群里试播,直到直播程序熟记于心。为了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先从备好课开始,每个字,每个词,每句话,都要深入研究,自己拿不准的就在学科组里请教、探讨。

尽管有了这么多的准备,但真正第一节课开始时,心里还是一个劲地打鼓。不过,课堂上孩子们的表现却是让我没有想到的: 他们有连麦问问题的,也有连麦积极回答问题的,一个个回复更是及时、准确。整个课堂气氛活跃,没有受到距离的阻隔。

有了第一次直播的经验,以后的每一节直播课,就有了信心和底气。为了让孩子们听懂课程内容,我反复钻研教材,力求更好地把握重难点,教学设计、教学课件一次次修改完善,努力做到精益求精。由于刚开始直播没有经验,容易紧张,我就把教材、教参、课件都熟记于心,甚至于每句话说什么都要记下来,并且反复地修改,做到既言简意赅,又准确无误。

大儿子和老公开玩笑说:“原来当主播的样子是你这样的呀!”可是我说:“开学可以延期,教育不能延迟;笨鸟可以先飞,辛苦点也是值得的。”

线上教学不同于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除去每天的直播,我还要给班里的孩子们布置作业,答疑解惑,批改作业,帮助学困生学习……由于线上学习的局限性,很多学生不能真正领会学习知识,于是我结合企业微信和家长微信群的优势,发语音,发视频,甚至电话讲解,所有该用的方法都用到了。

因为连续长时间地盯着屏幕,加之自己刚刚手术不久,身体开始吃不消,一连串的状况在向我叫嚣:胸闷、恶心、头晕,头疼得像裂开似的,可我依旧咬牙坚持着。因为我是教师,我要为我的学生负责。因为我是教师,我要为我的孩子们做好表率。

刚开始时,有些学生不够适应,作业不会提交或者提交错了位置,打卡更是一片错乱,面对这种情况,我理解孩子们和家长的焦急,便开视频会议一个个地去教,打电话一个个地了解情况。经过一周的努力和摸索,学生都能如期上交课后作业了,学习笔记也记得井井有条。

至今犹记得,因为记笔记没有经验,刘珂宇同学就在妈妈的陪同下,把上课回放看了一遍又一遍,每篇课文标注清清楚楚,令人赏心悦目,这种学习态度令我们每个人动容。我也深深认识到,只有做到对工作一丝不苟,才能对得起这群认真好学的孩子们。

于是,为了让他们的笔记更加完整,书写更加认真,我便与他们一起做笔记,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师生共同发送作业,互相学习、补充,这样既给孩子做好了榜样,又教给了他们做笔记的方法,同时还让我加深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感悟,效果还是挺不错的。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既要做好本职工作,还要照顾家庭,照顾两个孩子,所以很多工作,白天完不成,我便选择了在深夜静静地处理,批改没批完的作业,检查孩子们每份笔记,哪怕细微的不足,我也要给他们指出,指导他们去补充完善。

苦吗?苦。累吗?累。但当脑海中那一张张纯真的笑脸浮现时,所有的苦、累都变成了充实与快乐。

“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在提升课堂质量的同时,我还积极对孩子们进行安抚,教导孩子们正确的、理性的看待这次疫情,及时联系家长,多与家长沟通,共同承担起教育工作。

老师付出了,家长们也都能积极配合工作,开始慢慢地接受这种新的教学形式,陪同孩子学习,与孩子们共同进步。有些家长高兴地给我打电话说:“周老师,我现在陪孩子听课,都听上瘾了,学到了好多新词语、新写法,感觉我的作文水平都提高了呢!”

听着他们絮絮叨叨地汇报,我仿佛看到了他们满意的笑容,这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让我最感动的是下面这位宝妈给我的微信留言:

“作为一位两个孩子的宝妈,开课初期,我内心充满了焦虑和忐忑。网上授课能像在学校上课那样形象生动吗?在家里能有教室里那样浓郁的学习氛围吗?小二还小,会不会打扰老大的学习呢……带着一连串的疑问,我给小二准备好一大堆玩具,陪老大一起走进了第一天的课程。开始调试电脑,耳麦,摄像头,在紧张的准备中,迎来了老师清脆悦耳的讲课声。语文课上,通过优美的图 片,我们一起走进了‘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的春日;数学课上,老师用生动形象的课件向我们展示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英语课上,动画放映把我们带到了李明家的早餐桌……或许是对新鲜事物的好奇,闺女网课听得格外的认真。也或许是知道姐姐要学习,二妮自己玩的不亦乐乎。别样的课堂,一样的精彩。虽然隔着屏幕,但依旧可以感受到老师上课的热情。课后,有不明白的问题,我会不厌其烦地给闺女讲解,实在弄不懂的,就陪她一起看视频回放,查阅相关资料,直到弄明白为止。”

有这样的家长,又何愁我们的教育不成功呢?

这段时间,我已经习惯了每天六点前起床看微信群里是否有新的消息,是否有遗漏的信息。每天定时督促孩子们读书、锻炼。一直以来,我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孩子,这段时间,老师与你同在,有问题,问老师,老师随时为你解答;有困难,找老师,老师一直都在你身边。疫情虽然拉大了我们的距离,但却没有阻断我们师生学习的热情。

线上教学,线上互动,是永远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无论线上线下,只有老师一丝不苟,学生才会更加认真出彩;只有不断付出,才会更加精彩。为了学生,我们一直努力着。

13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