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政策基本敲定,80、90后欲哭无泪,大学生或深受影响
学生时代为何要寒窗苦读,努力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又是什么?从广义说是为社会做出一份贡献,推动社会的发展,实现人生价值。从个人的角度说,是为了能获得一份好工作,过上高质量的生活。
说到退休,年轻人会觉得这是很遥远的事情,但其实并非如此,大学阶段如何去度过,毕业后找到一份怎样的工作,工作的性质和待遇如何,都和将来的退休有着密切关系,影响退休金的多少,决定老年生活会过的如何。
延迟退休基本敲定,预计今年进行试点,80、90后欲哭无泪!
教师、公务员这类群体比较关心退休的问题,大学生也会关注,退休的话题各个行业议论纷纷,尤其是延迟退休基本敲定后,面对这样的退休方式,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想法。
有人提议工龄退休,这让大学生、公务员以及教师行业都十分支持,如果能按照工龄退休,在工作时踏踏实实,一定的年限后就可以享受老年生活了,但这样的提议并不适合国情的发展,老龄化比较严重,延迟退休更有利于大方向,小步调的调整,弹性的实施,分类推进和统筹兼顾,预计今年进行试点。
除了大学生之外,80、90后也是有些欲哭无泪的,以前的90后用叛逆来形容这一代人,如今也不得不向现实所低头,在岗位上努力工作不敢轻易离职,默默的奋斗着。
80后更是如此,生活上,教育上的支出都是不小的,要面临生活的压力,还要面临职场的竞争,一心想着晋升,创造更多的财富,延迟退休对80后晋升也是一种阻碍。
大学生所考虑的并不是自己将来的退休,而是当下的就业,延迟退休老年人一直占着岗位,本就难就业的大学生,更要难上加难了,空岗少大学生又处于饱和状态,竞争会更加激烈,即便是不少学生选择考研,考研的规模也进行了扩招,但大学生们想找到适合的工作,仍不是很乐观。
其实在笔者看来,无论在怎样的政策下,大学生找工作,和自身是否优秀,在大学期间的表现有着很大的关系,大学生应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是吐槽现状。
大学生应理性看待延迟退休问题,争做顶尖大学生,重视在校期间的表现
步入大学,是给高中时期之前的埋头苦学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也是新篇章的开始,大学生虽然还是学生的身份,但和高中以前的生活是截然不同的。
高中之前的生活中几乎只有学习,每天两点一线。大学要丰富多彩很多,平时要学习专业课知识,还有很多选修课可以选择,闲暇时间可以泡在图书馆看看书,周末还可以参与社团的活动,遇到合适的人可以谈恋爱,这样的大学生活是非常令人向往的。
大学生活很美好,但终究还是要面临毕业的,从校园到职场的转化,学生们要面临的压力也是巨大的,很多学生会陷入到迷茫当中,但有这一类大学生,不但不会焦虑,还会有信心勇往直前。
这类学生就是在大学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人,他们努力且上进,争做顶尖大学生,常常会总结自己的不足,学历不够就会去提升学历,能力不足就会去抓住任何可以锻炼的机会,注重学校期间的表现,能获得奖学金,也能成为导员的左膀右臂,所以学生们应该理性的看待延迟退休问题,提升完善自己才是关键。
大学生应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基础,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准备?
证书可以是求职面试的加分项,让简历更加出彩,在临近毕业前,证书一定是都应该拿到手的,是实力最好的证明,不要小看英语类的证书,觉得工作和生活中用处不大,拥有英语等级证书,能跨过各大企业的门槛。
很多学生仅对计算机有一定了解,但并不知道办公软件的作用有多大,只要是文职类的工作,即使是教师也要用到,所以学生们在校期间,就应该学会,为就业打下基础。
实力的工作经验对于应届生来说也是很宝贵的,有过实习经历和没有实习的同学,在思想等方面会存在很大差别,所以学生们在真正大学毕业前,应多去实习。
笔者寄语:各个行业的人都应该用积极的态度去看待,可能70后会很开心,80、90后以及00后大学生会无奈,但这并不是影响晋升、影响就业的根本问题。延迟退休政策基本敲定,预计今年进行试点,80、90后欲哭无泪,每个阶段的人,往届毕业生和在校的大学生,都应该重视自我能力的提升,从自身出发去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