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之窗

俞敏洪炮轰中小学教师:一辈子也就只精通一个科目,格局狭小

来源:Hc和v 作者: 发布日期:2022-03-22

最近某著名培训机构创始人俞敏洪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自己关于我国中小学教师的一段视频,没想到这段视频一经发布引来了很多网友的争议,主要是因为俞敏洪在视频中炮轰我国广大中小学教师格局狭小,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俞敏洪在视频中直言不讳的说道,我非常质疑现在很多中小学教师的教师资格,而且认为很多中小学老师,一年当中都不读几本书,其实一辈子也就只精通一个科目,长年累月的下来,自然对这些课本上的东西比较熟悉,但是也正是因为这样导致了这些老师的格局非常小。很多老师在自己的专业上是佼佼者,但是在别的知识层面是一个弱势群体,所以对于孩子的全面发展是不利的。

甚至在视频最后俞敏洪直接说道,现在的很多老师根本就没有教书育人的资格。作为一个中学教师,这里我想问俞敏洪,你自己觉得格局是否足够大,自己是否能做到各方面都完全精通?新东方的老师是否一个人可以胜任全科,可以从幼儿园教到大学?是否只有你新东方的精英们才有教书育人的资格?你自己的知识又是从哪学来的?

社会学者根据职业的本质、特征将其划分为专门职业和普通职业。在20世纪中叶以后,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被普遍认可与自觉建设。教师是人才培养的主要承担者,担负着培养一代新人的重任,在学生发展中起着引导作用。这是长期以来为全世界所认可的,不是一个人可以否定的。

随着教育优先发展的步伐加快,教师的教育素质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社会认可度日渐高涨。毋庸置疑,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教师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考验。

在商场上,常常有许多公司都想将“市场上所有客户及潜在客户‘一网打尽’”,抢夺并拥有市场上的“那杯羹”,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可是,这一目标并不现实,效果只会适得其反。

原因就是,许多经理人极不情愿放过每一个商业机会,不懂得拒绝诱惑,并作出必要的选择,创建一项“专攻”战略,如果公司想做“无所不能的全才”,那么最终只能成为“四不像”。

商场如此,我们的教育也如此,学生如此,教师也如此。我认为,教师的成长也要:“术业有专攻”。古今中外,有哪一个教育专家是所有方面都精通的集大成者?

一位名师曾说过:“最好的老师,首先应该是某一个学科领域的专家。”教师应该在教学之余学有所专、研有所长。

教师的“术业有专攻”,首先,直接受益的是学生。学生每天能够近距离亲近这样的“专家”,每天能够聆听这样最前沿的学术成果,无异于是在接受最现代的“高”、“精”、“尖”武器的武装,无异于是在经历思想的打磨和感受精神的滋润。其次,受益的是教师本人。因为教师“术业有专攻”,可以拓展教学途径、增添教育智慧,可以充分体现职业尊严、享受工作幸福,可以提高生命、生活质量。

如果教学业务不专,上课上得浑浑噩噩,学生不爱听,试想一下,不被学生喜欢的老师,怎么会拥有师者尊严呢?学生就是我们的口碑,学生对一位教师的评价和认可,就是我们教师可以继续向前成长的动力,所以没有什么不可能,没有什么借口和理由不去努力,让我们都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习力,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和反思,不断积累经验,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把我们的教师专业基础打牢!

回到现实,平时总会听到大家谈论想成功是智商还是情商重要?后来又说还得有财商,这一切都重要,但最重要的是要有大格局。你可以心细,但不能过于琐碎,心思缜密目的是做事更周全。你规避不掉人性的自私,但不能丢弃了对其他人的尊重及对其付出的感恩。

工作中你可能是员工也可能是团队带头人,不是一定能做到换位思考,但至少你要明白你所做的是实现集体工作目标的一部分,你的工作质效会影响全局,责任心自然就在过程中展现无疑。

13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