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史海寻踪

日本侵华时几乎每天有肉吃,那肉又是哪来的呢?真相让人直冒冷汗

来源:大国将令视频 作者: 发布日期:2022-03-21

几千年来,中国一直都是日本的老师,但到了近代,西化程度更高的日本国力大涨,但变强的日本非但没有与其他亚洲国家打造共同富裕的亚洲,反而走上了军国主义扩张的道路,给亚洲各国带去了深重的灾难。其中,中国无疑是最大的受害者,日本长达十四年的侵华战争更是令中国伤痕累累。

中国战场上,中国军队与日本军队的实力差距还是相当巨大的,当时的日本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工业国,而中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因此当中国军队每人只有一杆“汉阳造”,靠十几颗子弹勉强战斗时,日本军队可以大肆进行炮火轰击。而且,在日本侵华时,日军几乎每天都有肉吃,中国的军队却饱受饥饿的困扰。那么日军的肉是哪里来的?真相让人直冒冷汗。

工业国的后勤保障

由于日本在那个年代就已经完成了工业化,因此日本军队的补给可以轻松地使用大量军用卡车来运输,相比之下,中国的军队竟然和几千年前一样,只能靠骡马等牲畜来运送物资,两者的后勤补给效率完全不在一个等级。

日本可以将大量肉类通过工厂的流水线加工成军用罐头,通过发达的后勤运输前线士兵的手中,因此日军的士兵经常吃得到肉质罐头。不过,中国军队也经常为了肉罐头袭击日军的后勤线路,而且战果往往很丰盛,据抗日老兵回忆,日军的罐头口感还是不错的。

剥削当地的百姓

日军在中国的国土上可谓无恶不作,即使是手无寸铁的普通民众,日军也不会让他们过上平稳的生活,而是竭尽所能地剥削着当地百姓的每一滴血。日军占领的地方,往往会制定极其严格的税法,许多民脂民膏都被日军搜刮。如果是没有钱财的普通百姓,日军就直接抢夺家养的牛羊牲畜。

这些原本是当地百姓生产工具的牲畜,被日军夺走后也只会做成日军的肉食。而失去了牛羊的百姓们基本上就处于走投无路的境地,因此,他们除了拿起武器反抗日军,已经别无选择。

臭名昭著的扫荡

相信每个看过抗日剧的人都对“扫荡”这个词非常熟悉,每次这个词一出现,就意味着日军又要来村子里进行搜刮。在当时中国的广大农村,男性青壮年要么出去打仗了,要么已经被日军杀害了,剩下的老弱病残根本无力反抗日军的欺凌。他们为了生活,总得养殖一些牲畜,但实际上他们只是沦为了日军的养殖场。

每次扫荡,日军都会劳师动众,因为对于日军来说,这也是他们重要的补给手段,所谓“以战养战”。日军虽然使用着精良的装备,骨子里却还是与野蛮的土匪毫无区别。因此,虽然日军的“扫荡”策略的确搜刮了许多物资,但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日本在中国的失败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定局。

13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