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史海寻踪

十二生肖之“马”字解读,古代国家军事国力的代表

来源:遥远的无知 作者: 发布日期:2022-03-18

十二生肖中如果说哪种动物对人类历史影响最大,大家思索一下,应该都会给出同样的答案。那就是“马”,因为在历史上马确实太重要了。现在我们来看一下汉字“马”的由来和演变,看看马在历史上的贡献。

甲骨文的马(如下图),其实就是一匹马的简笔画。长脸、大眼、鬃毛、特意夸张化的马蹄,活生生的就是一副骏马飞奔骏驰的画面。

《说文解字》中写道:马,怒也。武也。解释说,马是爆发力像发怒一样的动物,是国家武力的象征。古时候,人们是通过战车的数量来衡量国家的军事实力的,百乘之国算是小国,千乘之国就算大国了,如果是万乘之国那就是超级大国。

没错,那时候人们是通过战车的数量衡量一国的军事实力,百乘(shèng)之国就是小国,千乘之国就是大国了,万乘之国是超级大国。历史的舞台上,有马的国家经常劫掠没有马的国家,像北方游牧民族在天寒地冻之季就经常南下掠夺粮食;再像元朝和清朝的建立,都是马背上的民族南下侵略,实现的统一。

金文的马比甲骨文简化了许多,但相比而言,马头上的飞扬鬃毛和强劲的身体,展现的更像是一匹战马战争胜利后扬蹄长鸣的画面。(如下图)

汉朝刚建立的时候,国家没有太多的战马,汉高祖刘邦被匈奴包围的时候,差点就死了。为了改良马的品种,汉朝多次派人重金购买北方的好马。

最典型的就是汉武帝那时,用金子铸造了一匹战马到大宛国想换取汗血宝马,对方居然不换。为此汉武帝派李广前后三年时间内,发动了两次远征大宛国的战争,最终战胜大宛国,获得好马数十匹,普通马三千多匹。

为了马发动战争,可见当时马有多么重要。

唐朝同样重视养马,尤其是盛唐时期,马匹是非常充裕的。著名的唐三彩就有马的造型(如上图),所塑之马板板正正,神采飞扬,一看就是很训练有素的样子。

隶书的马,相比较于金文的马和篆文的马,似乎有些失去了一些活力的感觉(如下图)。

虽说古时候,得马者得天下。然而历史的车轮从不停转,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会甩掉很多风光一时的东西,马就是一个例子。

明朝的时候,军队中其实已经广泛使用火枪了。然后清朝入主中原后,却非常排斥这些,依然迷信弓箭和马匹。想想也是,你火枪怎么会被我们弓马打败呢?再加上清朝后期的闭关锁国,导致近代中国被欺压被侵略的事实。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军最精锐的3万骑兵遭到排枪齐射的屠杀,全军覆没。“马”就这样悲壮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就像现代的简化字的“马”,已经没有了以往的风采。

马,改变了人类的历史,也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精神世界。西方欧洲的骑士精神,就是当时的重装骑兵的贵族荣耀文化的象征。再由骑士精神进而发展为绅士风度,慢慢地流行成社会的一种风尚。

你喜欢马吗?放到现在,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强弱,是靠哪些方面来体现的呢?欢迎评论留言。

13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