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之窗

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学英语?打破学阀垄断,90%以上的人都有责任!

来源:城市文化观察 作者: 发布日期:2022-03-18

近期,全国政协委员许进的提案掀起轩然大波,他认为:90% 以上的人在日常工作中用不到英语。让大家花费那么多时间,去学习一门工具性的知识,有点得不偿失。不如让孩子去学习音体美这种对身体对健康对成长有好处的知识。

作者 华中城市研究院院长冯煜晖

我看到评论区,大多数网友都不太认同这位代表的说法。据悉,许进为清大筑境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九三学社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委员。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提案委员会委员。他所在的建筑设计行业正是对英语需求很高,大量新兴设计理念来自海外的行业,自己身居高位,不让别人学英语,很容易让人造成垄断学阀的感觉。他讽刺90% 以上的人在日常工作中用不到英语,恰恰是彰显自己是那极少数要用英语的学阀。

明确反对

我反对任何减少已有课程知识量的提案,纵观人类历史,知识的存量在不断增加,对客观世界的深入认识,也需要增加知识获得量,但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这样看来增加一门学科的权重势必要削减其他学科的权重。

但事实上很多人都忽略了现代科技提升了获取知识的效率。四十年前,最好的教科书也只是黑白文字配上简要的不能再简要的图,最好的老师不过是高中毕业去教高中生,他们都不一定真正理解自己所教的内容。但是现在,哪本教科书不是图文并茂,色彩分明,同一学科的教科书本身也多种多样,教科的老师至少是大学水平,甚至有清华北大教小学幼儿园,网络的普及也带动了一大批媒体教学。有这些从未有过的教学硬件加持,现在的学生理应学习获得更多。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我们可以不学国外的文化,但必须学习国外的科技,才能在军事实力和科技实力上盖过其他国家,而国外的科技大多是用英文来记载和交流的。不高考不强制会有那么多人学?英语之前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是很重要的东西,高考英语大学四六级一是起到选拔作用,而是起到类似扫盲的作用,对国家也是有利的,这跟个人愿不愿意学是两码事。不愿意学的高中学完英语,大学应付应付四级考试就完事了,愿意学的去报英语专业钻研,这才是自由。

英语重要性

英语的重要性体现在学术论文,计算机,进口设备铭牌和说明书,以及出国通用性上,它们至少会有英语版本。我操着一口工地英语去了西班牙语国家阿根廷,法语国家刚果金,越南都能用,机场至少会说英语~通用性上英语完爆其它小语种,而小语种只要不在他的国家就没卵用。

高中阶段的英语还是有必要作为主课通识,学生基础能力的存在。大学开始本就可以根据需求自行学习,如果英语不作为主课,那么现在学生英语水平更是落一大截,对外认知的机会和眼界降低,甚至会更形成阶层固化。更不要说将来无论文理深入,英语文献,原著,电影等等各种应用场景大把需要,4,6级都是最基础的水平了。与其考虑去主课,还不如优化下考察范围和实用度。

二外学习

人的语言天赋是很强的,即使没有普及翻译软件,人真正到了外语环境,时间久了就多少会一点。没有外语环境,学外语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用不上,按督工说服不紧以后没必要学,过去也没必要学。(当然,会ABC我不认为是英语,这是常识,这里之初二以上的系统英语)关键是学习第二语言的方法,单词语法,听说读写,这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启发,主科地位不能降。但是有条件可以不把外语限制在英语,现在高考也可以选其他语言,现在制度就很合理,有推荐其他外语课也要铺开。

高中以及一下削弱了,但考研考博考雅思托福并不会削弱,而有钱人家的孩子外语抓的相当到位,像美国好多富豪一样,他们的孩子中文水平小小年纪就能达到高中水平,英语以削弱普通人的孩子能补上吗?大学考了一个学校,结果英语水平不够完全没法考研,上升渠道就这么断了,恶性循环下去阶级就固定了。

而且这还是教育上的自我固定与限制,现在也就学习是普通孩子上升的通道了,虽然已经有了差距,但还是要往正轨上拉。我觉得提高语文的权重也是一样的道理,普通语文老师那能将学生成绩提高。

基础英语的重要性

对英语要求越高的领域,翻译机的效果越差,这些领域才是英语真正能发挥生产力的区域啊。不只是英语,数学也是,对于不少理科专业,有好的数学功底,学习起来效率效果都更高,难道因为“大多数人日后只用得到四则运算”,且不说减少比重分值,单纯是延后教学,都会在人才培养的筑基方面拖后腿。

英语应用范围真的很窄?数学真的是四则运算就够了?所谓“大多数人的应用范围”又是如何定义?国家想要有世界领先的竞争力,每个公民的每一项素质都要提高,一直停留在“够用了”的舒适圈里面真的好吗?

更不要说,无论你如何更改比重,或者说是教学方式,都无法在短期内减少国内学习的内卷问题,内卷的成因和目的才是学生和家长压力大的来源,大部分人大提议的优化中小学教育问题都类似于头痛医脚。

确实应该把“掌握一门沟通的语言”的必要和“应试教育下一门评分项目”分开讨论。前者从“好事”变成后者的“必要的事”,这中间的逻辑是什么。就这一点说,代表提出的翻译软件替代就是部分指出“掌握一门语言”的难度随着技术进步产生可替代性。

所以英语的应试存在必要,就集中在了必要性这点。不然考拉丁语和考英语没本质不同,都是一个翻译软件就跨越初级门槛的东西。所以相比波兰语捷克语,英语是一种“即使有翻译软件,也要让自己做的比软件更好”的语言。因为有这种重要性,所以付出多么巨大的代价都是值得的。它就和1+1以及啊喔鹅一样重要,重要到不会它我们就做不成人。

13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