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家佳作

《龙吟狮吼的山川》出版,钩沉济南神通寺历史过往

来源:齐鲁壹点 作者: 发布日期:2022-03-15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焦守广 实习生 史婉君

“四门塔上有历史,龙虎塔上有故事。”高飞与神通寺于幼时结缘。凭着对家乡神通寺的敬意和“玄奘不东”的信念,高飞历时4载,在多方帮助下终于完成《龙吟狮吼的山川:济南神通寺史迹钩沉》一书,详细地介绍了神通寺的历史文化。

《龙吟狮吼的山川:济南神通寺史迹钩沉》

高飞 著

山东大学出版社

这本书的前三章分别探讨了四门塔的历史渊源、龙虎塔的佛教故事和千佛崖造像的深刻内涵,后四章以神通寺开创者竺僧朗的传奇经历为纽带,链接起那个时代与竺僧朗或神通寺有所交集的高僧大德的道范净行,再现与之相关的历史人物的非凡过往,揭示出神通寺在波谲云诡的中古时代是如何于筚路蓝缕中一步步走向辉煌的尘封往事。

神通寺原名郎公寺,约建于东晋初年,距今约1400多年,由竺僧朗所创,是山东佛教的发祥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保存“最好的佛教遗址”,四门塔更是被国务院两次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

高飞在这本书中用文字再现了神通寺的盛时风采、千载辉煌,就像明代“后七子”李攀龙咏神通寺的诗中所述:

相传精舍朗公开,千载金牛载不回。

初地花开藏洞壑,诸天树杪出楼台。

月高清梵西峰落,霜清疏钟下界来。

岂谓投簪能避俗,将因卧病白云偎。

如今神通寺因历史久远早已圮废,原地只留遗址,然而朗公上求菩提、下化众生的精神却仍传承至今,正如清代诗人董芸所述:“朗公精舍古神通,劫火残烧五代空。唯有四门孤塔下,长松九顶尚青葱。”

四门塔

20世纪初四门塔的南壁和东壁伤痕累累

原四门塔文管所所长刘继文在谈及这本书时直言,这本书突破了以往关于神通寺的书籍的局限,将佛教的历史文化和神通寺的人物糅合到一起,深入分析了神通寺壁画造像的意义和内容,是一本难得的神通寺历史文化的教科书。作者高飞对神通寺的历史演变、佛寺遗存、佛教历史和中国历史的掌握更是令他敬佩,并戏称高飞写了这本书可以说是“功德无量”。

介绍佛教古刹的书虽然有很多,但这本书尤为难得,它内容详实又简单易懂,用语平易近人,各种佛教故事和历史故事层出不穷又妙趣横生,细致详尽地讲述了神通寺背后的历史以及竺僧朗等高僧大德的伟大旅程。它甚至可以说做到了让从没接触过佛教历史的人在读过这本书之后,对神通寺的了解也能达到“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甚至“见山又是山,见水又是水”的境地,让读者真正地看到了文物背后的故事、看到了石雕木刻中传递的微言大义。

13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