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史海寻踪

河南90岁老农去世,其遗物暴露身份,竟然是深藏40年的大功臣

来源:史记文学社 作者: 发布日期:2022-03-12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对于这样不在乎名利的无名英雄,我们身边有很多,今天我们故事的主人公就是这样一位深藏功名40年的大功臣。

2011年的一天,河南的一个老人因病去世,家人在给老人整理遗物的生活,无意间发现了一张破旧的奖状,而上面的内容震惊了老人的家人,原来这竟是一张特等功臣的奖状。

面对这样一张特别的奖状,老人的家人们不知道如何是好,他们只知道自己的父亲年轻时候当过兵,后来就退伍了,至于其他的,则是一无所知,至于老父亲为什么会又这样一张奖状,他们就更不知道了。

所以,就赶紧把这个重大的发现上报给了当地政府,经过各方面的调查核实,最终确定了老人的身份,也由此解开了老人身上隐藏多年的秘密。

那么,这位老人是谁?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老人隐藏身份的背后又有着什么样的隐情呢?

卢文焕本人

老人名叫卢文焕,1921年出生于河南灵宝的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家庭生活贫困。

而当时的各种战争正是打得火热,河南作为我国的中原腹地,更是成了各路兵家的必争之地。

所以在当时各路军阀的争夺下,河南成为了战争的主要战场,而河南的百姓们顿时陷入了战争的水深火热之中,从此哀嚎遍野,民不聊生。

卢文焕的父母也在战乱中不幸去世了,而这个时候的卢文焕才只有10岁,对于这么小的一个孩子,孤苦无依地生活在战乱年代,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

但是,卢文焕为了生存下去,辗转流落到了一个地主家里,从此开始了给地主打长工的生活,但是,这个长工却不是那么好当的。

经过战争的影响,地主家也是深受伤害,所以这个时候的地主就变得异常苛刻,对待长工们更是不当人对待,稍有不如意,就会棍棒相加。

旧社会的长工

这个时候,抗日战争也是打得火热。

国民党为了能够先于日军占领河南腹地,直接就把花园口给炸了,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暂缓了日军的南下,但是,由于花园口的爆破却造成了黄河决堤,奔腾的黄河水倾泻而来,给河南的大半数的地方造成了严重的洪灾。

老百姓顿时心生怨恨,俗话说得好,官逼民反,这里的百姓们也实在是被逼的没办法了,为了活命,各路土匪纷纷成立,烧杀抢夺,打家劫舍。

这个时候,有一个土匪头子非常出名,那就是李子奎。

李子奎起初就只是打家劫舍,从不伤人性命,但是久而久之,慕名来投奔他的的小土匪是越来越大,自己的土匪队伍也是不断的得到壮大,之前的小打小闹已经不能够来支撑整个队伍了。

所以,李子奎就逐渐带着弟兄们大肆地烧杀抢掠,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大恶霸。

土匪头子李子奎

当时,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内战也是正值激战时期。

国民党在知道了李子奎的事情后,就想着是否能够把这个人收为己用。

所以,就用尽了一切办法对李子奎进行招安,还给李子奎弄了一个大官当当,任命他为保安团的少校营长,美其名曰是为了百姓,让李子奎去剿灭共匪。

对于这个决定,李子奎心里美滋滋的,从此就开始和国民党的叛军狼狈为奸。

就这样,在国民党的支持下,李子奎开始了名义上的剿匪工作,打着为民除害的旗帜更加肆无忌惮地进行着土匪的行为,一时间引起了当地百姓的众多不满。

在当时,只要是一听到李子奎的名字,百姓们都是瑟瑟发抖,可见,对于李子奎的恐惧,大家是有多么的深刻。

但随着解放战争的进行,解放军在毛主席的正确领导下,逐渐占据了上风。

眼看国民党势力就要被一举歼灭,再也没有能力兴风作恶,但是面对这样的形势,李子奎却不愿意接受现实,企图凭借着自己多年积攒下来的势力来对抗共产党的统治。

为了能够狠狠地打击我党,李子奎就从农村的那些农民干部手下下手,先后杀害了多达600多名党政人员。

李子奎的做法在当时还被国民党的上将胡宗南大力赞扬,得到胡宗南支持的李子奎,收复了国民党的旧部,从此脱去了土匪的外衣,为了称霸一方的军阀。

对于,李子奎势力的不断壮大,我军逐渐意识到了严重性,1946年的时候,终于决定集中一切力量开始了清剿土匪的工作。

同年7月,河南省成立了专门的陕洛剿匪指挥部,并且规定必须在半年之内解决河南的匪患问题。

接到这个命令,我军就对李子奎所在的势力进行疯狂的攻击,最终击败了李子奎的队伍。

得知这一消息,当地的老百姓们那时载歌载舞,庆祝剿匪活动的胜利,庆祝他们终于可以迎来新的生活。

但是,虽然剿匪行动取得胜利,但是作为最大土匪头目的李子奎却被逃走了。

虽然兵法上常说,穷寇莫追,但是对于李子奎这个漏网之鱼,解放军深知他的厉害。

所以,最终决定对他乘胜追击。

但是李子奎狡诈异常,我军一直没找到他的藏身之处,终于,在1949年12月7日,我觉得到了关于李子奎的消息,原来,躲在函谷关镇的一个地主家中。

经过调查,这个地主名叫建治安,他的老婆竟然是李子奎的妹妹,所以才允许李子奎躲在自己的家中。

所以,经过商议,我军最终决定派出一队精英,到函谷关镇去缉拿李子奎。

最终挑选出来了12名队员,组成突击队,而卢文焕正是其中一员,奉命前去捉拿李子奎,命令他们只准成功,不准失败。

突击队员们,接到命令连夜赶路,快速来到函谷关镇。

经过打听,终于找到了情报中所说的地中家,立即展开抓捕,但是,李子奎是何等的狡猾呀,怎么可能在这里任人宰割呢?

所以,在突击队员极力搜索的时候,李子奎就已经从后门逃走了,家里就只剩下了地主夫妇两人,这两个人简直是胆小如鼠,在突击队员的恐吓下,不费吹灰之力就道出了李子奎的藏身之地。

原来,他们之前已经制定好了应对政策,一旦不幸李子奎暴露了自己的行踪,被解放军得知,他就会藏进不远处的一处旧窑厂里,由地主来掩护。

知道这个消息之后,突击队员就让建治安带路,来到了李子奎藏身的旧窑厂。

到达地方之后,经过观察,发现这个窑厂有前后两个出口,除此之外,再没别的出路。

所以,当下就命令每个出口派出三名队员蹲守,防止李子奎再次逃跑。而剩余的队员中,再派出一名队员进洞抓捕李子奎。

那么,到底由谁进洞抓人呢?经过再三考虑,班长选中了卢文焕。

年轻时的卢文焕

可能是由于卢文焕也出生于河南的缘故吧,班长想着李子奎他们同是河南人,真是有什么特殊情况,两个人沟通起来相对来说就会更容易一些。

所以,就让卢文焕进洞去了。

临进洞的时候,班长有发出命令,对于李子奎务必要抓活的,不到万不得已,千万不能开枪。

说到这里,行动就正式开始了。

他们让建治安在前面带路,假装进去给李子奎报信说外面安全了,可以出来了,然后由卢文焕跟在建治安的后面进行突袭。

这个时候的建治安心中知道,这个机会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时机,只要自己能够立功,好好配合,之前帮助李子奎的事情就都可以既往不咎。

所以,刚一进入旧窑厂,建治安想赶紧把李子奎叫出来,所以就喊道,子奎呀,你可千万不要开枪呀,我一家人的性命可都在你手上呀,赶紧出来吧。

可谁知,建治安的这一举动,却是好心办坏事。

李子奎从建治安的口气中听出了不对劲,所以事先做好了准备,这就让卢文焕的抓捕工作陷入了被动。

卢文焕也知道自己的计划已经暴露,索性也不再利用建治安来作掩护了,自己接过他手中的煤油灯,在洞中一通寻找。

旧时期窑厂内部

突然,在前面的缝隙中出现了一个黑影子。

卢文焕立马熄灭了手中的油灯,一步冲上去,拿枪抵住了李子奎,但是与此同时,李子奎也发现了卢文焕,并在卢文焕冲上来的那一刻也拿枪抵住了卢文焕的脑袋。

两个人僵持不下,谁也不敢先开枪,但是,各自心中也是暗下决心,做好了和对方同归于尽的准备。

经过长时间的对峙,到底是卢文焕占了年龄上的优势,最终生擒了李子奎,押着出了旧窑厂的窑洞。

至此,令百姓深恶痛绝的一代土匪头子李子奎终于落网。而卢文焕也因擒获李子奎有功,获得奖励,被颁发了特等功臣的奖状。

获得奖励之后的卢文焕,后来退伍回了老家,隐姓埋名,结婚生子,过起了普通人的生活。

一转眼几十年过去了,再也没有人提到老人当年的功劳。

直到老人不幸病逝,家人从他的遗物中发现了这张尘封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奖状,卢文焕当年生擒土匪头子李子奎的英勇事迹才又重新被世人所知。

卢文焕老人不追名逐利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虽然老人已经去世,但是,英雄的精神永远留在我们的心间!

13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