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史海寻踪

与民争利,五行缺德:唐德宗李适的悲喜人生

来源:娱乐小走 作者: 发布日期:2022-03-11

唐朝后期的帝王当中,罕有英明睿智之主。唐德宗李适就是一个这样的人物。他出生于唐明皇治下最繁荣的天宝元年,却在14岁那年遭遇到了安史之乱,连自己的母亲都在安史之乱中失踪了。

在苦难中成长起来的帝王,可能应该更加显明。但唐德宗不一样,这位帝王并没有感受到自己身上的担子有多重,却把个人存亡视为第一要务。李适即位后,面临的是一个藩镇割据,阉党乱政,大臣们党争不断的朝局。并不比崇祯后来好多少。虽然在历史上,唐德宗的评价并不算坏,但此人还是五行缺德,唐德宗这个庙号,就是对他一生精确的诠释。

唐德宗推行的两税法新政,被视为一大创举,但这实际上是唐德宗为了解决自己手头不足的问题,想出来的下下策。面对藩镇割据的局面,朝廷的收入入不敷出,只有将地税和人头税确定下来,一年上缴两次。这算是一个创举,但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此举只能加重百姓的负担。

唐德宗对大臣几乎没有好感,对藩镇也无可奈何,只对宦官委以重任。面对世袭罔替的藩镇集团,唐德宗虽然痛心疾首,但也毫无办法。对藩镇的削弱,让唐德宗成为了唐朝历史上第四个逃离长安的帝王。

唐德宗决心建设一支属于自己的军事力量,但统帅却交给了宦官。这是唐朝历史上宦官的巅峰时期,掌握着唐帝国仅有的核心军力。但此人最为受人诟病的,是他对钱财的无尽追求。

在唐德宗统治的中后期,唐帝国的苛捐杂税实在让天人公分,各种税目品种繁多,让百姓苦不堪言。为了敛财,唐德宗甚至纵容宦官在市场上公开抢夺,简直跟强盗无异。韩愈的贬谪,白居易的《卖炭翁》都跟此有很大的关系。

13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