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帝最宠爱的孩子,曾对她说,汝若为男子,朕必立为储
在乾隆帝的一生之中,共有四十多位嫔妃,育有十七个儿子和十个女儿。在众多的嫔妃中,惇妃并不是一个非常出众的人,在皇宫中生活的三十多年中,她最高的位份也只是妃位,但这位比乾隆帝小35岁的妃嫔却在乾隆帝晚年为他生下了此生最为宠爱的孩子,她就是皇十女固伦和孝公主,这位在乾隆帝众多子女之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女儿,给乾隆帝的晚年生活带来莫大的宽慰。而公主的生母惇妃汪氏也“母以女贵”,在乾隆晚年的后宫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惇妃汪氏
惇妃汪氏,满洲正白旗人,都统四格之女。乾隆二十八年,十七岁的汪氏入宫,封为永常在,她比乾隆帝小35岁,这一年乾隆帝五十二岁。初入宫中的汪氏在嫔妃众多的后宫中并不起眼,一直到六年之后才由常在晋封为贵人,同年十月封惇嫔,三年之后晋封为惇妃。乾隆四十年(1778年)正月,惇妃汪氏在翊坤宫生皇十女,即固伦和孝公主。这时的乾隆帝已经六十七岁了。年近古稀之年的乾隆帝对这位爱女的出生欣喜不已,不仅对公主的生母惇妃大加赏赐,给予这个女儿的关爱也是超过所有其它子女的,经常有世间稀少的珍宝被送入淳妃宫中,赏赐给十公主以及她的母亲。倚仗着女儿,惇妃渐渐地被宠坏了,不但不像刚入宫时那么谨慎小心,反而经常会为一点小事,就打骂宫女太监出气。乾隆四十三年的时候,惇妃一怒之下,居然把一名宫女活活打死了,这一年公主刚满三岁。
清宫的宫女制度与前朝不同,宫女都是在八旗自己的眷属里挑选出来的,在宫里如果得到皇帝宠幸,便能得到晋封,即使不能,到了一定年纪也还要送回家中嫁人的,通过正式选秀入宫的女子,一般出身较高,得幸后甚至能直接封为贵人(并不如清宫剧中随意就可施以杖毙)。淳妃打死宫女的事件一时间在后宫引起轩然大波,更令步入老年后奉行宽和的乾隆帝大怒,皇帝一生气,后果很严重。乾隆帝命收回象征惇妃身份的册印,收回赐于淳妃的各种宝物,惇妃既然带罪,自然没有抚养女儿的权力,十公主遂被送到其它的嫔妃宫中。乾隆帝本来是要狠狠处置此事以给宫中嫔妃立威,但是顾忌到爱女十公主,他手下留情,只是将惇妃革去妃位,并降其降为嫔位。
乾隆同时还斥责惇妃:““惇嫔平日受朕恩眷较优,今既过犯,事关人命,其得罪本属不轻,因念其曾育公主,故从宽处理,如依案情而论,即将伊位号摈黜,也不为过。”乾隆说自己虽为“天下主”,“掌生杀之权”,但也“从未有任一时之气,把太监等立毙杖下”。因此,乾隆就惇妃殴毙使女事件告诫诸皇子道:“诸皇子各有福晋、格格,家庭之事当法朕于宫闱,不稍溺爱徇情”,“纵性滥刑,虐殴奴婢,不但福晋、格格等不宜有,即诸皇子亦当切戒。”被降了位份的惇妃经此教训,再也不敢肆意妄为了。而被送走的十公主不停地啼哭,日不能食,夜不能眠。心疼不已的乾隆帝只得又将公主送回其生母处抚养,女儿既然回了惇嫔宫中,乾隆想念女儿时,便只能去那里看望。不到一年,淳嫔在宫中的位份就又恢复成了惇妃,不得不说这是十公主之力。
乾隆帝
乾隆喜怒暴发,宦寺之属,少有差失, 辄施鞭棰,虽盛怒之时,见公主则辄解。公主极富英武之气,''性刚毅,能弯刀弓,少尝男装随上狡猎,射鹿丽黾,上大喜,赏赐优厚。''公主貌类父亲,乾隆帝曾说:“你如果是皇子,朕一定立你为储。”十三岁的时候,乾隆开始为女儿筹备大婚的事宜,晋封十公主为固伦和孝公主,他还让十公主享有乘坐金顶轿的资格,超过了她所有的姐姐们。而乾隆帝为女儿选定的人家就是自己宠臣和珅的长子丰绅殷德。乾隆五十四年,公主下嫁和珅长子丰绅殷德,妆奁十倍于其余诸皇女,辇送器玩於主第者, 槪论其直, 殆过数百万金,公主于归, 乾隆特赐帑银三十万两。 大官之手奉如意珠贝, 拜辞於公主轿前者, 无虑屡千百。
皇室中良好的教育使固伦和孝公主非常能干,见识长远,所以乾隆的溺爱并没有使公主养成骄纵之气,反而愈见其才。婚后,她也很关心丈夫丰绅殷德的前途。乾隆爱屋及乌,对丰绅殷德亦宠爱而加,“赏戴红宝石帽顶三眼花翎、金黄带、紫缰、服色与贝子同。”命丰绅殷德为内务府大臣,兼正白旗汉军都统。公主与丰绅殷德婚后十分恩爱,常以儒家礼仪来要求自己的丈夫,丰绅殷德也不负公主所望,深受皇上重用。二人婚后曾育有一子,可惜好景不长,二人的幼子早夭,此后,公主不曾再生育。
嘉庆四年的正月初三,十公主刚满二十四岁的这一天,她的父亲、人生的保护伞乾隆皇帝驾崩,享年八十八岁。正月初十,和珅就在乾隆的棺木前束手就擒,朝臣们纷纷上书要求将他以大逆之罪凌迟处死。十公主为保全夫家,进宫向皇帝哥哥哭求,嘉庆帝才不得已答应赐和珅自尽,并且不株连丰绅殷德,保留公主和额驸的财产。经历这样一场大变后的丰绅殷德在嘉庆十五年(1810年)五月郁郁而死,时年三十六岁。后来固伦和孝公主过继一个儿子叫福恩,世袭了轻车都尉,公主逝于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九月,终年4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