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大臣向朱元璋请假6天,不料第7天才回来,朱元璋:“处死”
在社会上,诚实守信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无论是在哪个朝代,诚实守信同样是很重要的。通常我们在生活中都会承诺他人一些事情,当然,这还需要在自己能够做到的前提下再选择答应别人,若是没有考虑好,就不要轻易答应,同时这样会影响两个人之间的关系,而若是在生意上,这肯定也会影响到自己的信誉,若是之后想要跟他人谈合作,想必也是十分困难的。所以每个人做事都要守信用。答应了其他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否则你就会失去他人对你的信任。相信大家都明白这其中的道理,毕竟身上具备这样的品质是十分重要的。不过通常在平时生活中发生这样的事情,大多都不是特别严重。若是在古代的话,那就很严重了,而且就因为不守信用就为此付出了惨重代价,甚至是因此而丢了性命。
可能在现如今这个时代,一些诚实守信的人会接受到一定的惩罚,但这样的后果并不是最严重的,若是在古代封建时期,在帝王面前。婆守诚信,那么这个人所面临的惩罚必定是更加残酷的。在历史上就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有一位大臣跟皇帝申请请假6天,最终皇帝同意了,结果这位大臣却在7天后才回来,为此,皇帝则拍案大怒,下令将其推出去斩首。若是面对这样的情况,你会是怎样的心情?
然而,这件事情发生在朱元璋执政期间,这位大臣叫做周衡,明太祖朱元璋,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作为草根出身的他,虽然文化水平并不是很高,但他是十分勤劳的甚至都可以当作典范,在他执政期间为国家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朱元璋可谓是历史上的一位明君。只是这是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
朱元璋身边的谏臣周衡
“伴君如伴虎”这句话相信大家都听过,在当时那个时期,皇帝是拥有最高权力和地位的,他的命令也是众人不敢违抗的,大臣们每天都要听从皇帝指挥,若是在这其中出现一些状况,甚至有些大臣还会为此丢掉性命,所以他们在皇帝面前,不管是说话做事都小心翼翼的,生怕会触怒龙颜。
不过在朱元璋执政期间,有这样一位大臣,其他的臣子都对皇帝唯唯诺诺,只有他一个人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为了能将天下治理好,朱元璋就就让他留在了朝廷里,并给他了一个官职,其实这位这臣子就是周衡。在明朝初期饱读诗书,有勇有谋的周衡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最终他来到了朱元璋的面前,参加了最后一场考试,对于他的智慧和表现,朱元璋还为此感到很是震惊。
因税收问题让朱元璋看不顺眼
最终朱元璋将其留在了身边,并为他安排了一个谏官的职位,这让他在一众大臣中显得很是另类。每次上朝,他都会凭借自己的能力来说出自己对一些事物的看法,他的眼里,心里始终都在为百姓着想,他还希望自己能够为治理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然而之后所发生的一件事情,却让这位大臣为其丢失了性命。
根据史料记载,周衡上任没过多久,朱元璋就颁布了,不再对江南一带百姓征收赋税的命令,当众人的事消息后,就引起了百姓们的热议,为此,百姓们还称朱元璋是个贤明的君主。这对那些贫困的家庭来说,简直就是雪中送炭。面对朱元璋颁布的这个命令,周衡对其也十分赞赏,他觉得朱元璋在未来能够成为一个贤明的君主。
只是并没有过多久,朱元璋又恢复了江南地区的税收,面对这一情况,众多百姓们也是怨声载道。为此,周衡心里很是难受,那时没有丝毫犹豫地去到了朱元璋面前,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和立场。他觉得既然天子答应了百姓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若在这个情况下恢复税收,肯定会引起百姓们的不满。
所以,为了不让朱元璋失去民心,周衡也在一直极力劝阻。说了这么一大堆道理之后,周衡丝毫没有给朱元璋留任何面子,朱元璋当时被劝得很是恼火,可他明白这样的道理,他恢复税收也是为了朝廷运营,也就是从这件事之后,朱元璋就看不惯周衡了。
请6天假后,朱元璋:推出去斩首
在这件事情过去后不久,周衡为了回乡祭扫祖坟,于是就向朱元璋申请假期。像这种尽孝道的事情,朱元璋自然是批准了,并且还给他放了六天假。只是在这期间却发生了意外,在他回到家里之后,因为私事被绊住了脚,所以他并没有在假期结束前回到朝廷,而是在推迟了一天后才回到朝廷销假,其实这种情况并没有那么严重,只是为何朱元璋却一直揪着不放?
主要是因为朱元璋想到了周衡之前一直说的信用,所有他才越想越来气,最终下令将周衡推出去斩首。结果周衡因有事晚回去了一天就迎来了杀身之祸,虽然大臣有错在先,但也不至于遭受这么大的惩罚。这主要还是因为他在之前得罪了朱元璋,所以被秋后算账而已。
结语
想必这样的情况,若是放到现在,也会产生不好的影响,但后果也没有那么严重。不管怎么样,诚实守信是十分重要的,但为人做事还是要小心谨慎,以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矛盾。不知大家对此有什么其他看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