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之窗

二月里来,教培“完蛋”?

来源:精灵虎有话说 作者: 发布日期:2022-02-08

作为行业消费风向标的春晚,2022年果不其然,没有了教培行业的任何踪迹——可是,就在一年前的2021年春晚,无论是开演前的广告还是正式节目,都没能脱离教培行业的烙印。

物极必反,才不到一年,这个行业就像消失了一样,没有出现在人们的眼前了,而2021年春晚前的疯狂,倒像是回光返照般,成了这个行业最后的辉煌。

但是春节过后,行业的“倒春寒”或许才刚刚开始。

尽管时节已是立春,但整个城市还依旧弥漫着节日的氛围,毕竟在传统中国人的眼中,大年过后才算出节。尤其是今年,恰逢北京冬奥会正在举行期间,大家过节的热情就更加高涨了,在这个节点上,女足取得亚洲杯冠军,更是喜上加喜,很多热衷于体育、运动的人,也就因此更加兴奋,全然忘记了前几日男足带给大家的不快与失望,顺便不忘挖苦调侃一下男足。

东边日出西边雨,几家欢乐几家愁。欢乐常常有,愁苦也不缺,尤其是对于刚刚过完春节的教培人而言。

放在往年这个时候,教培机构、教培人早就全面开工了,为什么?无他,挣钱耳。

俗话说得好,无利不起早。

寒假往往是教培机构招生培训运营的高峰期,家长也都自己觉得正好趁假期,给孩子多报几个培训班,补一下课,这样开学成绩就不会落下,至少可以在原有基础上可以再往上提升一点。另外,随着节后各个单位开工在即,父母们都要开始上班,把孩子交给培训班,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而对于教培机构而言,过完年,除了给寒假班的孩子再抓紧补一点课,收一波儿钱(刚刚走亲访友完拿到“压岁钱”的家长,手上还有钱),将过年的开销找补回来,岂不快哉?!

最重要的是,面对即将到来的开学旺季,寒假收尾、收心、准备工作,直接决定了开学的招生业绩情况!因此,教培机构都不敢马虎。

于是,春节刚过,印传单、发广告、建学员群、低价课程引流、家长会、电话邀约、地推······层出不群的招生宣传方式开始陆续上演,甚至同质机构还要互相抢生源,有些“教培一条街”的同行甚至为此不惜大打出手。

这些纷乱庞杂的火热现象背后,目的都只有一个,谁抢占了年后的招生先机,谁就能够优先抢到家长的“钱袋子”——尽管大家的目的出奇地一致,但谁也不愿意明说,因为毕竟都是做教育的,不想赤裸裸地谈金钱。

然而,事情的本质并不会因为花言巧语的包装而发生变化,哪怕是那些在节日期间疯狂打广告的教培机构,他们也无非想通过家长聚集的时间,完成新一轮的收割。

这一商业领域上的定向、定时“攻破”,几乎已经是行业心照不宣的公开准则,因此,无人敢掉以轻心。

疯狂得太久必然遭遇重创,天下苦教培久矣的呼声在2020、2021两年的“两会”上达到了高潮。

于是,重拳出击下的教培行业,在2022年春节过后的这个寒假的尾声里,像这料峭的春寒一样,陷入了冷清。

各个教培机构在寒假里突然没有了大规模的宣传广告,也不敢进行传统的招生会、家长动员会,甚至连学校招牌都在早先时候被拆除了。面对新东方、学而思等头部机构退出所遗留下来的巨大空间,各个中小机构虽然眼馋,但却似乎没有办法。绝大多数教培人在节后的第一选择便是转行找工作,因为他们对这个行业的未来不再抱有信心与希望了——然而更重要的是,这个行业似乎没有以前那么“挣钱”轻松了。

可以预见的情况会是,“跑路”、关门的新闻接下来还会继续上演。

因为教培行业的资金运转周期,通常都不会低于一年(很多机构,都是直接按年进行收费的),如此算来,从2021年的7月开始,到现在,也不过才区区7个多月,真正的结局,似乎要等到2022年的暑假过完才见分晓。

尽管,很多机构现在就已经弹尽粮绝、人走茶凉,快熬不下去了。

距离各个公立学校开学还有不到两周的时间,返校的高峰期同时也是检验这一轮尚未关门的教培机构的生命力的最后时刻。也许,很多机构会绝处逢生,也许,连开学都撑不到。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想要补课的学生、家长仍然存在。

尽管,各个学校在刚刚过去的这一学期,都没有明确公布成绩,但失去补课机会、场所的家长们,焦虑并没有减少。他们很清楚自己的孩子的真实成绩及水平。明说虽不允许,但暗示大家都懂。在很多家长眼中,能够会改变孩子成绩的,似乎只有校外培训机构。

而当下的选择,就是去更高价的机构、去私人家里、去更隐蔽一点的机构。这种现象,换一个打比较的说法,叫做“通货紧缩”,而教培机构,就是“通货”。

需求的存在与调整、转向尽管日渐式微,但也带给了这个行业的从业者某些安慰,至少,在人人喊打的表面现象背后,还有一群实实在在的“刚需”,因此,着急转场的人,不妨停下脚步,观望一下再说。

只不过当下最要紧的是,生活本身可能留给观望者的时间、空间并不多。

疫情似乎在这个春节并没有大规模爆发,但即将到来的返城务工大潮以及大规模区域间人口流动,奥运会期间的高风险国家及地区人员流动都会带来某种不确定,再加上整体经济的下滑(从春晚的小品《还不还》就能看出,还不上钱的人的确增多了),作为非民生且受到严格政策约束的教培行业,未来真的很叵测。

也许,这是新一轮大浪淘沙、去粗取精的自然优化过程吧?

如果是这样,对于家长、孩子们而言,倒也不失为一件好事情。

但高峰的确不会存在了!

所以,接受低谷甚至接受行业消亡的心态要有,不然,新的危机有可能波及生活更深层次的部分。最好的办法是,一边观望的同时,不要盲目退出,但也找好退路。

这样,做好两手准备,像人们经常说的那样,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也许才是最好的选择。

每年的倒春寒都会有很多农作物甚至家畜预料不及、防范不足而冻伤、冻死,对于教培机构、教培人而言,今年的“倒春寒”也许马上也将到来。

冬天刚刚过去,春天已经到来。但对于教培行业、教培人而言,“倒春寒”似乎更可怕。

抵御行业“倒春寒”的有效办法,就是自己穿暖点儿,不然,在二月的春风里,也会迎来“似剪刀”般锋利的裁剪。

那个时候,再哭喊的话,“勿谓言之不预”也!

13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