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之窗

“直升”、“指标到校”、“中考”各有利弊,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来源:徐图谈教育 作者: 发布日期:2022-01-26

大家都知道中考分流几乎是5:5的比例。

在这样的淘汰率下,家长对于中考的紧张程度也显而易见地高涨:成绩不理想的,担心孩子考不上高中;成绩好的担心考不上重点。

只有特别好或特别差的稳坐钓鱼台,因为基本都有谱了,八九不离十的结果又有什么好紧张的?

可是高中学校还有其它“不太拼”成绩的途径,这就是大家都知道的“直升”和“指标到校”

其中,“指标到校”是公立学校特有的政策,而“直升”则是公立和私立都有的,六年制学校(本校既有初中部又有高中部)。

之所以称之为“不太拼”,是因为无论是直升还是指标到校都是以一定的“比例”进行的,所以从人数上而言不会只有几个名额,特别是直升,有的私立学校的直升比例可以达到50%以上。

而如果选择了直升,那么学生可以不用参加中考,而直接升入所选择的高中;如果是指标到校,则还是需要参加中考,且成绩需要达到普高线。

那么在条件吻合的情况下,是选择直升、指标到校还是参加中考呢?

因为考试的不确定性,使得选择困难

“成绩不稳定”几乎可以称得上是绝大多数学生的“通病”。

而这样的不稳定,除了基础知识有漏洞外,还与心态、状态都有关系。因此即便是“学霸”都有失常的时候,就更不要说成绩普通的学生了。

所以没有哪一个人有足够的底气拍胸脯保证自己绝对能考好。而正是因为如此,是否选择指标到校或是直升就成为了一件非常难以抉择的事情。

但即便如此,还是有衡量的标准的,以“指标到校”为例:

名校的指标到校或是普通重高在普通初中的指标到校,能走一定要走

比如成都的479中的指标到校名额,无论孩子在所在的初中学校成绩是不是年级第一,有这个机会就一定要把握;

因为中考是全市的统一考试,因而孩子的成绩对于全市学生而言,排名究竟如何,在没有考试之前谁都说不清楚。

唯一能比较靠谱的是,普通初中学校学生的成绩如果“硬”考高中的话,会比较困难。

家长可以咨询老师通常情况下本校排名对应的高中学校的层次情况,以此来判断是否使用指标。

比如说成都三十六中,如果有二十中的指标到校,不走的话,是不是傻?

普通重点高中在著名初中学校的指标到校名额,要看情况

比如说二十中给七中万达的指标到校名额,走不走?

这要看情况,如果说孩子在七万的成绩属于优秀,比如说前50,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她)有实力冲击更好的高中,那么就可以放弃这个机会;但是如果孩子成绩不稳定,且平时成绩排名也是百名之后,则可以考虑走指标到校。

除了以上这些情况外,其它的情况就看家长和孩子自己的选择了。

对于高中学校要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每年的指标到校的学校和名额基本上都是固定的。

成都市因为今年的高中会扩招5000个以上的名额,这里面有新建学校的招生,也会有老学校的扩招,但总体说来,不会有太大的变动。

家长可以在这之前了解自己孩子所在学校的指标到校情况,这里面有几个注意事项。

结合自己的计划,对于接收的高中要有一个了解

对于成都而言,如果是479,那就没什么好说的,无脑冲就行。

那如果是石室天府?或者是铁中,川大附中呢?

这要结合自己的计划,如果觉得自己孩子实在是优秀,是冲击清北的选手,只是因为初中学校优生太多,479的名额又有限,那就参加中考就好,其它的高中学校都不要去选。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最终还是不得不归结到“适合”。

但在没有读高中之前,最苍白无力的也是“适合”,因为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我怎么知道适不适合?

偏偏高中知识与初中相比较,是呈一个断崖式的上升,真的是犹如天堑,所以我们甚至连“以此类推”的伦理也站不住脚。

最多只能从他人那里打听打听这些学校升学率如何?平均分多少?校风校纪怎样……

最终只能凭借自己的成绩看看能上哪个学校。

所以这根本就不是适不适合的问题,这就是分数问题

只不过同一个分数段或许会有几所学校的选择,这个时候升学率反而不是最重要的了,因为既然是同层次下,这些数据都会差不多

这个时候可以考虑如学校与家之间的距离、是否住校、学校软硬件设施如何等,这些方面进行考虑。

所以也有的孩子喜欢直升,因为在同一个学校已经读了三年,有了感情也不用再去适应环境,也挺好的。

大家对于“指标到校”和“直升”的问题是怎么看的呢?

13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