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是否已为人父母,此书带来欣喜和感动都值得你好好看看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倏忽间,我们已经踏入了2022年。
过去的一年:有收获、有成长、有感动、有惊喜、有突破、当然也有许多不足和遗憾,但没关系,都翻篇了。
新的一年,重新启航,去迎接2022年赠予你的惊喜吧。
01
1)经过2021年的洗礼和磨练,赠给自己2022年的关键词就是:开源节流
开源节流,方能细水长流;
到年底结算时,盘点下自己的财务收支情况,确实有点过度消费,需要好好地规划和调整。
同时提升财商,规划理财,做好公司现金流管理。
2)2022年规划和目标
当然这个规划和目标只能是我自己看了,以前小时候给自己订目标的时候总是默默地给自己下任务,谁也不告诉,那时总是“迷信”的认为:“只要说出去了,就实现不了了。”
就这么默默地给自己定任务,然后实现它,感觉特别有成就感。
现在我们出来工作了,被别人催着定任务和目标,盲目地给自己的定目标却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真正要想实现的,没有内驱力,目标总是达成不了,对自己越来越没信心和成就感;
最近在听樊登读书里史蒂芬·科特勒写的《跨越不可能》就有分析了这一现象:建议我们不要逢人就讲自己的目标。为什么呢?
人的大脑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他讲得多了,就觉得自己已经做过了。如果你整天跟别人说这个了不起的目标,说多了就麻木了,就会对这个目标没感觉了。你会觉得这个目标似乎已经实现过了。
就算真的实现了目标,你再跟别人说一遍,那种快感就没有了。所以他不建议把这个挑战性的目标跟周围的人分享得太多。如果你分享得太多,你很有可能会对这个目标失去新鲜感。
02
元旦期间除了陪家人,闲来无事看了最近买的几本新书(买书上瘾不知是不是一件好事,这个也得克制)
其中的一本《郑渊洁家庭教育课》是最让我觉得惊喜和激动的,似乎抽中了盲盒。
刚拿上书看了几页,就迫不及待了又下五本分别寄给我的朋友和家人们,甚至包括我的前夫;
如果他也能阅读上此书,那受益将是我女儿;
郑渊洁的童话书几度陪伴我度过我的整个童年,回来想起都是如此幸福,当时只要郑渊洁的童话书一上新,我就让我妈帮我去买,或是借同学来看,整个童年几乎未错过郑渊洁的童话书,他写的12生肖故事、皮皮鲁和鲁西西、舒克和贝塔成了我们那个年代的童年记忆。
当然也非常感谢我爸妈支持我们在我们的学生时代,让我们大量阅读了一些课外书籍,甚至毫不吝啬地对我们书籍的重金支持;
我觉得童年时期没有童话书籍的陪伴会是一个有缺憾的一个童年,好在我是幸运的;
因为阅读一些经典童话书是可以保持孩子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促使孩子保持探索世界好奇心的一扇窗户;
03
郑渊洁这本家庭教育课,里面有40堂课,每1堂课都集结了郑渊洁为人处事、自我管理、育儿育女、如何自学、甚至他的写作技巧等的大智慧和宝贵经验,还是郑渊洁式的轻松、愉快、幽默、诙谐的熟悉的方式向你娓娓道来,让你读起来轻轻松松地、不知不觉地就把这本书读完了;
合格的家长的标志是:
把为家族创造荣耀的重担自己挑,
给孩子构建一个轻松惬意的人生。
不合格的家长的标志是:
把为家族创造荣耀的重担让孩子挑,
自己则不思进取。
郑渊洁一直强调言传不如身教,要想让孩子怎么做,你要做给他看,而不是你说让他去做,郑渊洁写童话30年来,每天从早上四点半起床,写到早上六点半,78年开始以写童话谋生,85年开始创刊《童话大王》,风雨无阻地坚持了30年,是怎样的一种自律;
儿子和女儿都是一路见证着他爸爸这么写过来的,怎样的一种毅力;
04
1)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为人父母了,我们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因为你的各种行为无时无刻地在影响着孩子,孩子真是上天派给你的小天使,因为她让你再一次成长和学习;
郑渊洁一直把他的两个孩子当成自己的老师(这与我的观点不谋而合,哈哈),因为孩子给予他创作带来源源不断的灵感;
郑渊洁当时为了把儿子领回来自己教(当时小时候看到这里面,好羡慕,要是郑渊洁是我爸就好了,还可以回家读书,哈哈....)自己编写了10部故事体家庭教材,而且全是以童话形式编写哦,这令当时作为孩子的我们来讲多么令人羡慕。
孩子也从乐趣中学到了知识,也更激发了孩子探索这个世界的好奇心。
能一直保持着孩子的好奇心是多么的重要,爱迪生因为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发明了电灯,成为了科学家。达·芬奇涉足如此多的领域并取得非凡成就被别人称为天才,正是因为其强烈的好奇心......;
2)如何与老师打交道
“作为家长,这个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你的孩子的学习成绩。我们的孩子的某一门课成绩不好,你认为这是谁的原因呢?真不是孩子的原因,我认为应该是老师的原因。为什么?这门课的老师不欣赏你的孩子,所以你的孩子上这个老师课的时候,也就不喜欢这个老师讲授的这门课。”
对这个我深有体会和认同,并不是说老师教的不好,老师的精心也有限,不可能每个学生都照顾到,但是对于孩子来讲,对一件事没了兴趣,就关闭了孩子在某个领域的机会之门。
怎么让老师欣赏您的孩子,作为家长,知道如何和老师沟通非常重要,郑渊洁也在这本书分享他与老师沟通的艺术,并且无形中也能了解到孩子在学校的情况。
3)时间管理
能掌控时间的人,都是非常自律的。
许多成功人士,都是掌控时间的高手。
郑渊洁为了每天坚持写作,白天有时又要陪孩子玩,而且又容易被许多事情而打扰无法静下心来写作,有一次还甚至为了不影响自己写作把儿子送到爷爷家“托管”,又怕儿子又因此自责是因为有了“他”爸爸才不能好好完成写作的。
从此郑渊洁便每天早上坚持4:30--6:30为自己写作时间,这一坚持便是30年;
每天把他一天的中最重要的事先做完,内心就换来了踏实。剩下的时间就可以更加从容地规则自己的各项事务了。
其实时间管理就是自我的管理,规划好每天哪些是你最重要的事(每天不得不完成的)、重要且紧急的事、紧急不重要的事、不紧急不重要的事,自己的心里规划好时间去一项项完成。
完成了就在完成清单上画个勾。
这样也会让自己处理起事情游刃有余,能从容不迫地掌控时间。
4)关于写作
郑渊洁是童话大王,是坚持每天4:30-6:30雷打不动写作30多年的作家,一个人创办一个人的期刊,在这个书中也有分享他写作的心得,他也有给孩子们上的写作课,他的写作课很有意思,是直接现场演示写作;
她女儿曾问她写作技巧:
第一是别人怎么写我就不写不怎么写。
第二是怎么说话就怎么写。
5)方法比努力更重要
古人说:欲先攻其事,必先利其器。磨刀不误砍柴工;说的都是同一个道理:方法比努力更重要!
学习也是一样,掌握好学习方法远是拼命学习和死记硬背更重要,掌握好学习方法,能让孩子更加轻松且有兴趣的学习,爱上学习。
郑渊洁为了让女儿在高中实现学习上的弯道超车和逆袭,12年的学生生涯就是一场学习竞赛的马拉松,要保存马拉松最后的胜利,小学和初中时要保存实力,练习追功。
郑渊洁充分地让女儿体验学习的各种快乐,和保证充足的阅读时间。
还培养她女儿三个方面的能力:
1、做事能迅速抓住重点,擒贼先擒王。
2、擅长逆向思维去思考问题。
3、拥有想象力和好奇心。想象力也是创造力,好奇心是对知识探求的一种欲望,也是兴趣的使然。
这本书虽然写的是郑渊洁家庭教育的40堂课,我觉得这40堂课是郑渊洁智慧人生的总结,从育儿、育女、成长、学习、管理等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可以说我读这本书真的是非常欣喜的,愿把这份喜悦分享给您。
最后附上郑渊洁的一篇童话,这篇童话的灵感来自他的孙女。
《一棵树上百花齐放》
春天是这棵桃树很享受的季节。
桃树开花时,她感觉自己成为世界的中心,很多人到她身边欣赏她,目光不够用,就拍照回到家继续看。很多蜜蜂光顾她。很多阳光笼罩她。很多雨滴留恋她。
这天下午,一位小孙女和爷爷来到桃树下。孙女对爷爷说,如果这棵树上能开不一样的花多好。
爷爷说,难度太大了,童话都不敢这么写。
孙女对桃树说,我觉得你行。你看上去和别的树不一样。
桃树还是头一次听见有人对她说话,而且是赞美。
桃树对小女孩儿说,明年的现在你来,我百花齐放给你看。
孙女说一言为定。
爷爷对孙女说,你和桃树聊完了?咱们回家。
孙女告诉爷爷,这棵桃树答应她,明年百花齐放。
爷爷说,当然百花齐放,现在她就不止百花。
孙女说,是不一样的花百花齐放,有桃花,有樱花,有百合花,有迎春花,有丁香花,有枣花,有海棠花。
爷爷说,这个想法好。
从这天起,桃树开始努力。她要脱胎换骨,她要包容,她要兼收并蓄,她要创新,她要与众不同。
第二年的春天,孙女和爷爷来到桃树下,他们看到桃树身上挂满了种类完全不一样的各种花。
孙女对桃树说,谢谢你。
桃树对小女孩儿说,我应该谢你,是你的话让我想到了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