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史海寻踪

他原是抗战名将,被刘帅一战打出心理阴影,从此郁郁不得志

来源:小苗的开心 作者: 发布日期:2022-01-03

在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中,素有“徐州三王”之称,就是出身于江苏徐州的三位名将:王敬久、王家修、王仲廉。

前面两位都已经介绍过了,今天再来介绍一下王仲廉。

很多人知道王仲廉,都是从豫北战役了解的。

1947年3月,豫北战役打响,刘邓大军采用“围点打援”战术,通过全力围攻汤阴县城,来吸引敌人的增援部队。当时沿着北汉路火急火燎赶来增援的,正是王仲廉麾下的两个纵队。

其中,第2纵队49旅是半机械化部队,被称为“豫北主力中的主力”,结果仅仅两天的时间,就宣告覆灭。被打懵了神的王仲廉自知不是刘邓的对手,灰头土脸地撤了回去。

不夸张地说,豫北一战,直接给王仲廉打出了“心理阴影”,以至于几个月后,王仲廉再次惨败,直接被蒋介石撤了职,关了起来。

不过,别看解放战争时期的王仲廉表现如此狼狈,但是在抗战时期,他也曾是响当当的抗战虎将!

1937年南口阻击战中,王仲廉以4个团共计6000余人的兵力负责南口正面防御,和日寇两万余人拉锯长达20多天,到撤退前夕,4个团的兵力仅残余不足1个团,伤亡比例高达80%!

战后不久,王仲廉升任第85军军长,率部参加台儿庄战役,负责反攻枣庄。

为了鼓舞士气,王仲廉特地把指挥部安置在最前线,部下考虑到其安危,建议把指挥所后移,王仲廉斩钉截铁地说:“在此敌我胜败未分之际,唯有继续猛攻,不能容许任何单位后移,影响军心士气!”

说话间,日寇的一发炮弹就落在了指挥所旁边,距离王仲廉只有四五步的距离!幸运的是,这发炮弹竟然是一发哑弹,王仲廉哈哈一笑,说:“瞧见没?小鬼子的炮弹都怕我们!”

不得不说,这胆识,这气魄,着实不一般!

在王仲廉的鼓舞下,将士们自然也是勇猛无畏,一举创下以劣势炮团消灭日寇优势炮团的奇迹,并彻底击溃枣庄之敌,保障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

更难能可贵的是,在那个动荡不安和崇尚武力的年代,王仲廉却早早认识到了教育强国的重要性,1942年初,王仲廉和妻子郭鸿远在安徽太和县创办了一所战时学校。

由于缺乏资金支持和教学资源,学校只能容纳500名学生,但前来报名的却足足有1900多人!怎么办?王仲廉心一横,全部收下!

为了将这些学生们安顿好,王仲廉致电重庆,正式成立国立21中。可是,重庆方面的拨款远远不能满足教学之需,近两千学生的日常开支达到百万元,而重庆却只给了10万元的拨款,剩下的钱从哪来呢?全靠王仲廉夫妇自己筹集。

为了凑经费,王仲廉不惜把自己的汽车卖掉,妻子更是把自己的嫁妆卖掉了,经过多方筹款,终于把学校给建起来了。

国立21中虽然只办了3年时间,但却培养了不少青年人才,像后来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王文兴,就是从这所学校出来的。

1947年8月,因在鲁西南战役中惨败,王仲廉被蒋介石撤了职,并被关了起来,再也没有得到重用。

去了台岛后,王仲廉闲来无事,就开始撰写回忆录,著有《征尘回忆》《铁血染征衣》《追思投考黄埔往事》等著作,于1991年病逝,享年87岁。

13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