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史海寻踪

日本兵松野觉,被俘后2次自杀未遂,后主动参加新四军,26岁牺牲

来源:我不会娱乐 作者: 发布日期:2021-12-13

车桥战役是抗战后期,粟裕指挥第1师官兵主动发起的一次攻坚作战行动,在这次战役中,有一个日本人战死了,粟裕接到报告后非常难受。

那么这个日本人是谁?为什么会战死?为何又令粟裕难受呢?

这个日本人的名字叫松野觉,于1918年出生于日本广岛,昭和15年(1940年)入伍,为丸山旅团平间大队上等兵,这个大队驻防在江苏省如东县丰利镇。

1941年12月底,粟裕率领新四军第1师攻打丰利镇,在第1师强大的攻势下,日军被打得落花流水、四处逃散,防守丰利的日军羽田队长身受重伤。

上等兵松野觉背着羽田队长躲进附近村庄的一间牛棚里,第二天一早,牛棚的主人起来放牛,发现了受伤的羽田队长及上等兵松野觉。

牛棚的主人警觉性非常高,他没有打草惊蛇,而是立即报告了新四军1师。

但牛棚主人的脚步声还是惊动了松野觉,他一看势头不对,背起昏迷中的羽田就往外冲。松野觉身材较瘦,背着羽田根本就走不快。他们刚走出没多远,就被闻讯赶来的新四军战士追上了。

松野觉的武器早就丢失了,但他却不肯束手就擒,他放下背上的羽田,赤手空拳地和新四军战士打了起来,但他早已饥饿难耐,根本没有多少力气,很快就被新四军战士打倒在地。

当时新四军有规定,对于日军官兵,能抓活的尽量抓活的,所以新四军战士没有开枪。松野觉被打倒在地,流着鼻血。

松野觉斜视着逼在胸口上的雪亮刺刀,两眼中闪动着凶光,咬牙切齿地用日语哇哇大叫:“开枪吧,打死我吧!打死我!”

令松野觉没有想到的是,新四军战士并没有开枪,而是弯身扶起了他,他看见扶他的新四军战士腰间有一颗手榴弹,伸手就去拉引线。

另一个战士一看不好,一枪托击中了他的手臂,但是他仍不肯就范,不断对新四军战士拳打脚踢,拼命挣扎,不过很快被新四军战士制服在地。

尽管上级有不准开枪的命令,但是新四军战士们仍然非常生气,这个家伙虽然是阶下囚,但看他理直气壮的样子,倒像个民族英雄似的。

这个寻死不成的松野觉索性躺在地上不肯起身,并不断大喊大叫,战士们只好七手八脚把他绑在门板上,抬到了驻地。

新四军将松野觉带到新四军驻地后,他仍然愚顽不化地抱着“为天皇效忠杀身成仁”的想法。

当时新四军的关押条件不好,有一次,他竟然砸开房门偷偷跑出去投河自杀,新四军战士发现立即将他救了上来,这是他第一次自杀未遂。

没过几天,他又砸开房门逃跑,他一口气跑了一夜,但是他不会汉语,更不会苏中方言,第二天一早,当他哇啦哇啦说日语的时候,立即在根据地的边上被我民兵抓获。

当他被押回区公所时,还念念不忘着效忠天皇,在区公所,他在挨近一张放有菜刀的桌子时,抓起菜刀就往脖子上抹,幸亏被民兵夺了下来,要不然这下他准玩完了。这是他第二次自杀未遂。

由此可以看出松野觉受武士道的毒害有多深,但这也并不奇怪,那个时候的日军战俘大都是这样顽固不化。

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横扫东南亚,也将美军打得节节败退,日军的狂妄气焰嚣张到了极点。

新四军和日军经常作战,新四军打死日军数量也不少,但在每次战斗中,想打死一个日军比活捉一个日军容易得多。

因为日军根本就不相信他们会战败,所以打起仗来个个不要命,日军的顽强程度令人无法想象!

日军负伤后只要发现有被俘的可能,就会想方设法去自杀,而且自杀的手段也相当残忍,其中最为普遍的是剖腹自杀,另外还有多种自杀方法。

有一次战斗,十几个日军被新四军包围在一个孤零零的草房子里,如果不投降绝没有突围出去逃生的可能。令新四军没想到的是,这些日军竟然在绝望中燃了草房,烈火伴随着阵阵惨叫,十几个日军集体自焚了。

不过,这些日军下级士兵,大多数也都是穷苦人家出身,这场侵略战争打破了他们平静的生活,使得他们骨肉分离。

这些个日军深受武士道精神的毒害,武士道精神已经控制了他们的灵魂,他们觉得如果在这场“圣战”中战死,就会有一块刻有自己名字的木牌放在靖国神社里,供后人朝拜和敬仰。

日本人非常讲究出身,对于这些出身低微的日本士兵来说,如果死后能进入靖国神社,那将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而且家里人也会受到别人尊敬与政府的照顾。

而一旦当了敌人的俘虏,那么就会成为孤魂野鬼,没有一个安身之地,家里人也会受到鄙视。

日军认为新四军的俘虏政策和他们一样,不是杀就是剐,因此日军宁肯自杀也不愿意投降。我军宣传的俘虏政策,日军根本也不相信。

我军从建军开始,就一直坚持优待俘虏的政策,从来不虐待更不要说残杀了,我军规定,只要敌人放下武器,就不再把他们看成是敌人。

自从松野觉来到新四军的根据地后,没有人歧视他,敌工科长程叶文和政治教员宋之光,反复跟他讲我军的俘虏政策,并用日语和他谈心,但松野觉根本听不进去,总认为我军有什么阴谋。

师里领导对日本俘虏非常重视,当时粟裕工作非常忙,就让副师长叶飞和3旅旅长陶勇亲自请他吃饭。新四军准备了丰盛的饭菜,叶飞在饭桌上亲切地对他说:

“你们日本人喜欢吃鸡蛋吧!来,多吃一点儿。”

陶勇旅长也和蔼地说:“刚来这里,有不习惯的你提出来,我们可以考虑。”

松野觉一见到新四军领导对自己这么客气,他想当然地认为新四军是想从自己里榨取什么军事秘密,他猛然站起来说道:

“我绝不泄露皇军任何秘密,你们从我口里不会打听到什么的。”

叶飞一听哈哈大笑说道:“你一个士兵,能知道多少秘密?”

松野觉说道:“我对你们既然没用,要杀就杀吧!”

叶飞一听放下了筷子,对松野觉严肃地说道:

“我们对于已经放下武器的敌人,绝不伤害他的生命,也不侮辱他的人格。这是我们新四军的政策,这一点你完全可以放心。”

当把这句话翻译给松野觉听时,他有点吃惊,但他从表情可以看出叶飞说话是真诚的,而不是在说谎,松野觉心想,我们领导都对我说,新四军抓到日本兵,是要挖眼睛、割鼻子、剥皮的。可是,他们对我倒是既客气又文明,这可怪了。

日本军官告诉松野觉,新四军官兵都是野蛮人,都是文盲,是野蛮的土匪武装,他们来中国是解放中国人民的,但他在新四军的队伍里,很多干部挂着钢笔,而且有的人还会日语,尤其是政治教员宋之光,在日本留过学,讲一口流利的日语。

而叶飞和陶勇还和松野觉谈武士道精神,讲日本的历史,一看就是有文化的人,而且日军军官告诉松野觉,新四军是乌合之众,但是他在新四军的驻地,看见新四军官兵军容严整,纪律性很强,战斗精神异常顽强。

就是这次饭桌谈话,使松野觉“效忠天皇”的顽固思维,开始出现了转机。

1942年春,松野觉从3旅来到新四军1师师部,这里已经有几位解放过来两三年的“日本同志”,这些“日本同志”已经参加了新四军的工作,而且工作积极性很高。

有一次几个日本同志开玩笑说自己是坏人,松野觉听后非常生气地和他们辩论道:

“不应该把皇军说成是坏人!”

有一个“日本同志”叫佃田,他是被新四军解放的第一个俘虏兵,他的思想已非常进步,他对松野觉说:“松野君,日本军队无恶不作,还能算人吗?不是坏人是什么?”

松野觉辩解道:“我们是日本人,是日本把我们养大的,不管怎么样,我们都需要爱国,爱我们的军队,怎么能把我们大日本皇军叫坏人呢!”

“你说得对,我们要爱国,爱日本人民,但是我们不能爱日本的军阀和天皇,皇军就是为军阀为天皇服务的,它对内镇压人民,对外侵略他国,不仅给其他国家带来灾难,也给我们自己带来灾难,难道我们还要爱他吗!”

佃田发自肺腑的一番话,使松野觉听了以后无言以对。但他仍然是一幅郁郁寡欢的样子,但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情让他深受震动。

新四军有一位日本战俘叫山本,他得了严重的传染病“日本痢”,像这种病在日军里是没有人愿意接近了,但是新四军的后勤部陈部长却亲自照料他,给他很多好吃的。

新四军的医疗条件极其有限,这种病只有回日本才能治愈,在他病情稳定以后,新四军就把他放了回去。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山本回到日军后,却被日军用火活活烧死了。

当松野觉知道这个情况后,他愤愤不平地说道:“日军确实是坏人!”

这件事使松野觉的思想彻底转变,他决心参加新四军。

半年后的一天,松野觉领完津贴,就直接去找后勤部陈部长,他把一沓肉贴放在桌子上说道:

“陈部长,我不要肉贴了。”

肉贴是新四军为照顾日本同志而发的,他们每人每月可以领到相当于四五斤肉的“肉贴”。这对于生活保障非常不容易的新四军来说,能做到这一点是非常不容易的。

陈部长笑着说道:“肉贴是首长批准的,是对你们生活的照顾,这是规定,也是政策,你就拿着吧。”

松野觉坚决地说道:“不,我在新四军工作,既是为了解放中国人民,也是为了解放日本人民,为啥非要给我特殊享受呢!我要同中国同志一样战斗和生活,我今天正式申请加入新四军。”

松野觉说得斩钉截铁,这令陈部长非常高兴,他将这个情况报告了组织,组织上经过认真的研究,批准了松野觉的要求,他成为了拥有新四军军籍的新四军战士,并成为反战同盟的一员。

1942年的秋天,日本反战同盟成立了苏中支部,松野觉由于出色的表现,被当选为支部宣传委员,到了1943年,松野觉加入了中共。

这个前两年还满是武士道精神的日军上等兵,终于在新四军的感化下,成为一个共产主义战士了。

到了1944年,日军的气势已江河直下,新四军开始进行反攻,这些日本同志主动配合新四军开展政治攻势,不断在战场上喊话,瓦解敌人的战斗意志。

松野觉经常冲在前面喊话,有一次离日军的碉堡只有50米远,他用日语喊道:

“对面的战友们,我叫松野觉,日本广岛县人,我代表反战同盟和你们讲话,请不要开枪!不要再为日本军阀卖命了,日本是日本劳动人民的日本,不是日本天皇和军阀的日本,我正是为了人民的幸福和欢乐,才来叫你们停止这祸国殃民的战争的。”

松野觉在喊话时经常会遭到日军的嘲笑,但是嘲笑过后,松野觉仍然讲述他的遭遇,并和日军聊天,松野觉的亲身经历很有说服力,很多日军在松野觉的政治攻势下举手投降,这也使新四军减少了不必要的伤亡。

也因如此,松野觉成为日军顽固派的眼中钉。

1944年3月5日,新四军第1师发起了车桥战斗,车桥防御工事坚固,车桥据点里日军非常顽固,拒不投降。

车桥战斗打响后,松野觉拎着高声喇叭筒,低身飞快地跑着到一个日军碉堡前喊话。当时风很大,加上激烈的枪炮声,松野觉的喊话非常困难,据点里的敌人根本听不见。

当天色快亮的时候,枪声稀疏了,风声也小了一点,松野觉趁此机会,又喊起话来。松野觉的声音在夜空中传得特别远,碉堡里的敌人听得非常真切,并朝松野觉喊话的方向开枪。

但是松野觉仍然不断喊话,然而他遇到了日军的顽固派,松野觉喊得口干舌燥也没有效果,他知道喊话已经没有用后,便从身旁的新四军战士那里夺过一支枪,直接参加了战斗。

松野觉的枪法非常准,而且他的位置靠近敌人的碉堡,他一连打中了两个敌人,但第三枪没有打到敌人,他推上一颗子弹准备再次射击。

就在这时,碉堡里射来了一颗子弹,正好打中了松野觉的头部,松野觉当场牺牲,他这就这样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了日本士兵的觉醒,献出宝贵的生命,年仅26岁。

松野觉的牺牲令新四军官兵非常愤怒,在“为日本友人报仇!”的口号声中,新四军占领了车桥。

车桥战斗中新四军生俘了24名日军,其中有14名俘虏参加到反战同盟组织中,而这都因为新四军的俘虏政策,当然也是先前被解放的日本士兵为他们树立了榜样。

车桥战斗胜利后,松野觉和他的许多中国战友一同安葬在车桥镇烈士陵园。

日本兵松野觉,被俘后2次自杀未遂,后主动参加新四军,26岁牺牲,这体现了我军俘虏政策的伟大。

我军不仅俘虏政策伟大,而且能够落到实处。

其实优待俘虏的政策要执行到基层每个士兵身上。是很难的。因为作为作战的敌人,是彼此仇恨的,更何况战争时期的军人会有很多负面情绪的积累,这些情绪很容易发泄到俘虏身上。

但是我军严格执行优待俘虏政策,使很多日军战俘自愿加入到反战同盟中,所以日军对我军的俘虏政策非常害怕。

13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