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位高考状元无一行业领袖,这是清华北大的问题吗?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21-11-29
目前大环境下,是否要鸡娃,似乎并不是一个问题,哪怕国家出台了双减政策,但是家长并不买账,哪怕花费高价雇佣私教保姆、住家教师等高端一对一新教培,也在所不惜,学而思的教辅材料在网上被卖空了,他们都想着,别人不补但我在补,不就超过别人了吗?甚至在暗暗感谢,国家提高了补课的成本。
另一面,那些没有实力或者不愿意给子女营造过大压力的父母们则陷入新的焦虑之中,不少选择去举报,或者无奈被动跟随,种种迹象表明,“鸡娃”的内卷式教育,还并没有离我们真正远去,很多家长们正在寻求各种方式回归内卷。
那问题来了,鸡娃的结果是什么?第一种,毫无疑问是鸡娃失败的,这也是绝大多数家庭的命运,钱花了,罪遭了,孩子并没有如愿变成自己希望的优秀模样,甚至连50%中考分流都没有挤过去,这也是国家双减主要原因之一,因为实在不忍心看着大家这么无意义的卷下去了,代价实在太大。
另一种,就是鸡娃成功,孩子考上985、211,甚至成为了状元,但这就一定成功了嘛?调查显示,恢复高考以来的3300名高考状元,其中近9成高考状元选择了清华北大,但是没有一位成为行业领袖。
他们干什么去了?全部去从事高薪工作了,据统计状元选择金融专业的最多,其次是计算机。成才率低于社会预期,对社会而言鸡娃没有意义。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鸡娃的方向就错了,我们只是在批量制造做题机器,而不是选拔人才,被刷掉的不一定就差,晋级不一定就好,学习的目标变成了升学,升学的目标是为了就业,就业的目标是为了赚钱,买房子,过上人人羡慕的生活,这真的对吗?